五代十国,是最臭也是最香的时代,很多放到今天就是要动不动坐大狱的流氓地痞,恶霸等等在那个时代就是如鱼得水的时代,也就是肆意妄为的时代。

这么多的华夏子孙,想要在这乱世中,脱颖而出,实在是很难,文绉绉的,苗条的,娘娘腔的,见血就晕的,心软如同林黛玉一样的,心肠半黑不白的,没有虎背熊腰的,还是安安分分的做老百姓,每天烧香拜拜佛能投胎到李嗣源或者郭威柴荣的时代吧,毕竟是小康粗安的时代,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嘛!

那么五代十国这么多的皇帝,拢共才几十位,节度使,权臣,那是今天上位明天掉脑袋的差使,风险这么大,还是有源源不断的人前赴后继钻营,五代十国总共只有两个名叫“温”的,一个是大家都熟悉却嗤之以鼻的朱温,一个是李唐后主李煜的义祖徐温。

都说朱温像曹操,毕竟毛主席就曾经说过:“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想想五代时期谁会像曹操,估计大家也会说朱温了。其实曹操和朱温除了狡猾以外,打的地盘差不多除外,别的没有什么共同点。曹操多才多艺,朱温大字不识几个,曹操矮小,朱温虎背熊腰,曹操做人有底线,朱温连儿媳妇都搞,不是人。更重要的是,曹操一生从未称帝,朱温却大摇大摆的废了皇帝,自己这么大点的地盘,就开始嘚瑟起来了。

要说真正像曹操的,也就是徐温了。

徐温是连云港人,早年就是盐贩子,唐末对盐贩子已经是严打了。抓到就是杀。风险这么大,还是很多人干,没办法,就是要吃饭,盐贩子中最牛的就是黄巢和后面的钱镠,五代十国最吃香的是哪种人?流氓、土匪、盐贩子。

遗憾的是什么呢?早期的盐贩经历没啥用,或者徐温没放在心上好好利用,就纯粹挣钱而已,没发现其中的奥秘,后来跟了主子杨行密,因为没啥突出,职位不高,没有战功,一个大汉没战功好像是吃白饭的,徐温敦厚,不爱说话,是个不怒自威的人物,眼神看谁都跟瞪着谁似的。

跟着杨行密已经七年多了,各种大把交战的机会,都不上,各种建立功名的机会都不去,就喜欢帮杨行密踏踏实实做好后备军务,就是后勤,占了粮仓不忘发给老百姓吃的喝的,给杨行密长脸。

杨行密在的时候,大多数徐温混的不咋地,乏善可陈,真正闪光点是在杨行密挂了以后才慢慢出头。

杨行密对他一般,杨渥就不一样了,他对徐温不太顺眼,因为他难看。

杨渥这个年轻人还是很有脑子的,懂得培养嫡系人马。杨行密教得好,手上有兵有亲信来保护自己,总比握着没用的玉玺强多了,但徐温一看,这小子这么年轻就懂枪杆子出政权,将来还得了?徐温在干嘛?他的日子也不好过。本来他和张颢拥立杨渥,有大功,却没有论功行赏。为什么?因为杨渥这小子有头脑,聪明过头了。本来这两个人有拥立之功,应该赏,但杨渥就开始瞎琢磨,这俩人掌握中央禁军(牙兵),权力太大,不但不能赏,还得稀释他们的权力。杨渥就采取了增加广陵城内亲信军队的办法。

虽然徐温、张颢,左右衙的牙兵加起来多少人,不清楚。但杨渥调到广陵的军队还是有数的,他手里掌握了八千以上的兵力,徐温的日子,能好过么?

不作死就不会死,杨渥住的地方,一下子又这么多的军队来来往往日夜守护,人多,地方就占满了,杨渥就没地方打马球,马球需要广阔的地盘,杨渥就这样把手上的亲兵打发到城外去了,对于徐温来说,他在城里的兵力差不多足够收拾杨渥了,事态发展正合心意,杨渥这小子,就这么轻松的驾崩了。

没了杨渥还有张颢,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内,杨吴大权掌握在徐温和张颢两人手里。但两人共治国政的状态定然不可能长存。

两人是牙指挥使,掌握着实力绝对雄厚的牙军,加上占据首都广陵,现在只剩下就是狗咬狗了,看谁笑到最后。

还真是徐温笑到最后,张颢虽然有兵,但是他下手忒晚了点,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徐温派了猛士才几十个人就闯入张颢家,轻松的砍下头来,没啥阻碍。

徐温不像张颢那么残暴重刑罚,纵兵抢掠老百姓。他刚毅深沉,为人简朴。虽然不识字,但有案件需要他审理的时候,他哪怕让别人读供状、口供等,也能把案子断的合情合理。加上早年开仓放粮施粥行善,完全是个亲民型的领导,威望直线上升。

作为左右牙都指挥使,掌握杨吴的军政大权。此后二十年间,他牢牢掌握了权力。

做权臣不是很轻松的事儿,看看徐温一辈子表面上很风光,其实每夜睡觉的时候都要紧握刀刃,如履薄冰,没有强大的心理压力,就不能干这种活儿,看,徐温去世后,他的儿子们,都一下成了脆弱的多诺米骨牌,一碰即倒,天下还不是他的干儿子李昇夺去了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