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清朝有三大謎團,一爲太后下嫁攝政王、二爲順治出家、三爲雍正奪嫡。這三大謎團中最爲撲朔迷離,也最爲戲劇性的,莫過於雍正奪嫡。從雍正繼位之初,人們就懷疑他得位不正,於是乎雍正奪嫡的故事後來就成了各類武俠作品、清宮劇使用最爲廣泛的題材之一,雍正往往是裏面人人得而誅之的反派角色。

  一代帝王康熙帝不僅胸有韜略,做事英明果斷,而且還特別能生。他一生共有過35個兒子,除了夭折的,有20個兒子成年。滿人不興漢人立長不立幼那一套,作爲康熙的血脈,他們人人都有上位的機會。然而誰也沒想到,最後的勝出者竟會是四阿哥雍親王胤禛。於是乎民間就有了這麼一個廣爲流傳的故事,說康熙重病在牀,已不久於人世之時,遺詔上本寫的是“傳位十四子胤禎”,但被四阿哥和隆科多篡改成“傳位於四子胤禛”,於是四阿哥就順理成章地成了接班人。這種江湖傳言雖然荒唐可笑,但康熙帝確實對十四阿哥相當喜愛,做皇帝的一貫“天威莫測”,假如康熙真的選擇十四阿哥做他的接班人,清朝的歷史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四阿哥vs十四阿哥到底哪家強

  外強中乾的帝國

  康熙帝留下的是一個看似強大、實際上不過是一個空架子的大清帝國。新皇帝接手時,國庫存銀只剩下可憐的800萬兩,虧空大的嚇人。錢都去哪了呢?想必各位也能猜到,當然是被王公大臣們裝進自己腰包裏了。歷朝歷代無論哪個王朝的國庫空虛,都是關係到江山社稷的大問題,想辦法把虧空的國庫填滿,無論新皇帝是誰,都是剛上位的當務之急。不過,虧空的問題就連康熙帝也很頭疼,因爲官員們也有“不得已”的原因:明清兩代官員的俸祿極低,清代正一品官員年俸不過150兩,七品縣令只有45兩。這點錢養家餬口都成問題,若要聘請師爺幕賓,同僚往來應酬,打點上官,則根本不夠。

  成大事者都離不開錢、錢、錢三字

  更何況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虧空牽連到從中央到地方不計其數的官員,要想讓他們老老實實地交待罪行、吐出贓款,可不是件容易事。正所謂官官相護,貪官要是不巴結上官,結成關係網,靠喫獨食發家,那肯定混不了多久就被幹掉了。除此之外,官員們還有一招“乾坤大挪移”神功,就是來檢查的時候先借錢糧把賬目填平,等檢查完了再把借來的錢糧還回去,這一招是地方官的拿手好戲,屢試不爽。

  這樣看來,要想解決如此難題,必須熟悉下情,意志堅定,敢於承擔罵名。十四阿哥允禵(雍正登基後把十四弟胤禎改名允禵)心高氣傲,血氣方剛,若是成爲皇帝想必也將有一番作爲。不過,他很難做到雍正帝這般冷酷刻薄,不近人情的地步,雍正帝是一個連皇弟虧空,也要催賬的存在,雍正的十二弟允祹因爲主管內務府時的虧空,照樣被追索還錢。連自己弟弟都得還錢,還有誰敢賴賬?

  更有甚者,雍正帝連死人也不放過,人死賬爛那一套在他這裏不管用。因爲灘污、受惠、虧空畏罪自盡的官員,還要找他們的子孫、家人算賬,把他們的家底抄個乾淨,按雍正的說法,必須“追到山窮水盡處,畢竟叫他子孫做個窮人,方符朕意”,因此得了個“抄家皇帝”的綽號。雍正帝在治世也用重典,貪官們真沒法活了。

  反灘不狠到這個份上,就剎不住灘污成風的官場風氣。恐怕除了雍正之外,沒有哪個能比他更狠更無情的了。十四阿哥剎不住灘污府敗之風,大清王朝的衰敗將大大提前,後面有沒有“乾隆盛世”,清朝的國祚是否還能維持200餘年,就很難說了。

  除了建立軍機處以外,雍正帝還將告密即密摺制度發揚光大。這項制度雖早在順治、康熙朝就已有之,但將這項制度常態化、規範化,還是雍正帝的傑作。密摺好比大臣們和皇帝之間的專線電話,寫好之後直接送到皇帝手中,沒有其他中間環節,想揭發誰就揭發誰,還不怕泄密。擁有密奏權的大臣們相互監視又各不知情,只有皇帝一人穩穩坐在這張大網的中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掌握下面的情報。在這項制度的陰影下,大臣們只能夾着尾巴做人,不敢肆意妄爲,無形中削弱了他們的權力,進一步強化了君主專制,清朝也由此將中央集權推向頂峯。

  而十四阿哥則和他的四哥大爲不同,他曾在康熙面前爲八阿哥辯護,惹怒了康熙,受到嚴厲斥責。雖然捱了罵,但十四阿哥如此仗義,自然很得其他阿哥們的歡心,人緣遠比孤家寡人的四阿哥好得多。康熙封其爲撫遠大將軍王之後,十四阿哥一躍成爲競爭皇位的熱門人選,八阿哥集團全力支持他上位,對他極力吹捧,“才德雙全,我兄弟內皆不如,將來必大貴”,和兄弟們打得火熱。他一面在西北征戰積累政治資本,一面招賢納士,爲登基做準備。因此,他若上位將衆望所歸,名正言順。這樣一來,他登上皇帝的寶座,會比雍正帝寬厚得多,位子坐得也舒服得多,也就無需大費周章地去極力剷除兄弟們的勢力,收拾說一套做一套的大臣們。做這樣的皇帝,只要按部就班做好守成之君就好,何苦去折騰自己的兄弟和大臣們,惹得一身騷呢?十四阿哥想必將延續清初寬鬆的政治環境,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留下仁君的美名。

  “武功赫赫”的威名

  清朝入主中原後,雄踞西北的準噶爾部成爲清朝最大的威脅。準噶爾部所在的西北地區是中西交通的必經之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還威脅着京師的安危。爲了鞏固北疆邊防,康熙帝曾三次親征朔漠,追亡逐北,導致噶爾丹敗亡,準噶爾部遭到重創。但好景不長,準噶爾部在策妄阿拉布坦汗的領導下再度強盛起來,頻頻犯邊,還意圖進取西藏,利用黃教挾喇嘛、班禪以令青海、蒙古各部,所幸被清軍擊退。無論哪個新皇帝上位,都得面臨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

  清朝與準噶爾汗國對峙

  雍正七年(1729年)三月,雍正帝命清軍兵分兩路,大舉征討準噶爾部,意圖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消滅準部。按照慣例,出兵之前要先放嘴炮,雍正帝歷數準噶爾部多年來的罪狀,所以“特發兩路大兵,聲罪致討”,任命的領兵大員中其中一位是名將嶽鍾琪,江(瞎)湖(扯)傳言(淡)是岳飛的後代。這嶽鍾琪信心滿滿地提出十大優勢必勝論,哪十大呢?“一曰主德、二曰天時、三曰地利、四曰人和、五曰接糧之廣備、六曰將士之精良、七曰在騎營陣之盡善、八曰火器兵械之銳利、九曰連環迭戰攻守之咸宜、十曰士馬遠征,節制整暇。”也就是說一打準贏。這張嘴就跑火車,哪裏有半點岳飛的做派?

  俗話說的好,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被雍正帝寄予厚望的這次遠征卻被和通淖爾之戰的慘敗打了個措手不及。傅爾丹統帥近2萬大軍在和通淖爾遭遇3萬準軍,血戰後只逃回2000餘人,多員大將戰死,可謂損失慘重;雖然第二年的額爾德尼昭之戰大敗準軍找回了場子,但要想消滅準部已然無法實現。爲了避免重蹈覆轍,雍正帝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勞師遠征。此後幾年,清朝和準噶爾部邊打邊談,不分勝負,清軍坐守巴里坤、哈密、吐魯番等地毫無建樹,進入了相持狀態,一直拖到乾隆二十年(1755年)才趁準部內亂之機出兵消滅了準噶爾汗國。

  平定準噶爾是清朝前中期的“重點工程”

  十四阿哥處理政務的本事雖然看不出來,但軍事才能卻着實有兩把刷子。當年率領清軍入藏擊退準軍的,正是這位十四阿哥。出征之前,康熙帝主持頒授大將軍敕印,授予其王爵,不僅表示了對十四子的充分信任,也是對其軍事才能的肯定,“大將軍王是我皇子,確係良將,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十四阿哥也不負康熙帝重託,在出徵的四年裏戰功卓著。雖然雍正帝上臺後拼命抹殺他的功績,但我們仍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一是他曾平定西藏戰亂,護送達(龘)賴六世入藏,得到了康熙帝的肯定;二是他擊退了策妄阿拉布坦的進攻,挫敗了準噶爾部控制西藏的野心。如果繼位的是十四阿哥,他很有可能像康熙一樣,在戰場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西北問題不至於拖到康熙的孫子輩纔得到解決。

  平心而論,兩位阿哥都是有才幹有作爲的皇子,但就清朝當時的情況而言,雍正帝恐怕是當時的最優選擇,也是最有創造性、最有改革性的皇帝。他挽回了大清王朝正在下落的國勢,爲後來的“乾隆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給他的帝國和那個時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比之下,十四阿哥的個人魅力雖然更高,但在他的治下,清初積累的弊病恐怕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他個人或許能獲得比雍正帝好得多的名聲(對統治階層內部的仁慈和赫赫武功),清朝的國勢卻恐難更上一層樓,攀上“乾隆盛世”的高峯;而未曾改變的統治架構在面對內外交困(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樣前所未有的危局時,也恐怕難以應對,而早早結束大清王朝的國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