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牛市醞釀,科技類別領先——星石投資2019年度策略

過去的2018是極具挑戰的一年,中美貿易摩擦疊加國內去槓桿,投資者情緒普遍悲觀,A股最終拾級而下,調整幅度全球居前。展望2019,大多數人更加悲觀,但與大家觀點相反,我們認爲中國A股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

中國的長期供給側改革仍在持續,以技術創新替代廉價勞動力,以科學發展替代生態環境的肆意破壞,中國蓬勃強大的新經濟正在呈現出難以忽視的力量,儘管它可能還需要時間來積蓄才能真正實現從量變到質變,但高質量的經濟增長正以無可阻擋的趨勢來臨,它決定了資本市場的長期價值,是復興牛市醞釀的最根本基礎。

而我們期待的復興牛,或許最終爆發在2020年,也或許在2021年,但不管何時爆發,2019年無疑是不可忽視的播種時間。此時,每一個真正的價值投資者都應該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俯下身來,潛心研究,在A股即將迎來長期滾雪球的長坡上,找到“最溼的雪”,爲復興牛最終的爆發做好準備。

2019,在這個耕耘播種之時,我們認爲以科技類別爲核心的成長股將會引領A股,成爲黎明前黑暗的那一道光。

具體內容如下:

政策利好不斷,經濟逐步見底:

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成爲穩增長的主要發力點,通過更大規模的減稅、更加有效的降費、較大幅度的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以及擴大財政赤字率等手段對沖經濟下行,穩定基建投資、製造業投資和消費;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通過降準和定向降息等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利率下行的趨勢有望從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傳導至信貸市場,廣譜利率的下行,爲宏觀經濟營造了更好的貨幣環境,貨幣傳導機制也有望得到疏通。2019年傳統經濟動能雖有放緩的壓力,但在一系列逆週期調控的宏觀政策對沖下,經濟有望逐步見底。

美國陷入衰退,貿易摩擦緩解:

美國稅改效應正在衰減,投資、消費等均面臨一定的回落壓力,美國利率債期限利差的收窄以及信用債信用利差的走闊均體現了市場的悲觀預期,9年長牛的美股從估值和交易槓桿上來看已經比較脆弱,美國走向衰退或是大概率事件。增徵關稅的負面效應已經在美國出口數據上有所體現,在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雙重約束下,本就是雙輸的貿易戰,如果繼續提高關稅或者擴大關稅清單給美國帶來的痛感將會更加清晰,我們判斷失去國內抓手的特朗普或許該考慮收縮戰線。在中美雙方博弈力量不斷變化的背景下,貿易摩擦有望得到緩解。

產業持續升級,經濟動能切換:

中國經濟新動能的星星之火正在慢慢積蓄能量,龐大的工程師紅利爲產業升級和經濟動能切換提供了基礎,我國專利、科研論文的數量和質量都在提升,世界排名僅次於美國。從微觀案例來看,中國在通信、互聯網、高鐵、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高科技領域,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從宏觀數據來看,經濟動能的切換也已現端倪:新動能對新增就業的貢獻率達到了70%,高技術製造業對製造業投資增量的貢獻達到了近60%;網上零售對社會零售增量的貢獻達到40%;出口國內附加值逐步上升,資本品出口所依賴的進口中間品下降;第三產業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日益提升,2018前三個季度達到了60.1%,其中現代服務業信息技術與軟件服務對GDP增長貢獻接近20%,達到了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的一半。

復興牛市醞釀,科技類別領先:

新動能正在慢慢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是資本市場能創造長期價值的內核。在新舊動能切換的宏觀背景下,我們認爲復興牛市正在醞釀,以科技類別爲核心的成長股機會最大。

覆盤A股市場二十幾年的走勢,我們可以發現每次確定性最強的大行情,都是來自於經濟動能的切換,從1990s消費製造的紡織家電、2000s工業製造的地產鏈、再到2010s信息時代的移動互聯網,每一次具有時代意義的牛股都是產生於當時支撐經濟增長的產業和行業。綜合當下人口、技術、政策等因素,代表未來經濟新動能的行業將主要集中在先進製造、新興消費和現代服務業,尤其是以技術驅動的高端先進製造業或將成爲高質量經濟增長的主要基石。那麼未來最好的投資機會大概率也將產生在這些領域。

立足當前,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提速,一方面設立科創板註冊制,擴展創新型企業的權益融資渠道,將爲A股市場孕育更多的優質創新型企業;一方面持續優化交易制度,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引導市場摒棄炒作之風,真正有成長潛力的優質公司有望迎來更好的市場環境。

因此2019年,我們將沿四條主線配置以科技類別爲核心的成長股:

一是已經具備全球競爭優勢的先進製造業比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經過多年的研發投入與市場洗禮,一部分先進製造業已經建立起全球優勢,投資機會將出現在進口替代、甚至進軍國際市場的過程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便是一個典型的代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受益於需求端去燃油化、智能化大趨勢,正進入快速普及期,需求處於爆發前夜,而從產業鏈的視角看,無論是產業鏈完整度還是產業鏈各主要環節上的市場份額來看,中國都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

二是受益於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智能製造比如工業機器人、雲計算、人工智能、5G等

製造業向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升級是確定性趨勢,傳統制造業中存在着巨大的設備更新改造、技術升級的機會,以技術升級替代產能擴張。中國當前的投資重心正逐步移向以智能化及信息化爲主的先進製造部分,高技術、新型基礎設施或將成爲未來的重點投資方向。

三是兼具消費屬性和科技屬性的行業比如醫藥生物

醫藥行業是一個兼具科技屬性和消費屬性的行業,作爲必選消費品,醫藥行業在經濟放緩過程中表現出較強的穩定性,而作爲知識密集型行業,優秀的研發企業往往具有較強的成長性,是價值成長股的典型代表。我們主要看好醫療服務、高端仿製藥和創新藥三個細分領域。

四是其他弱週期成長股

自下而上的看,一些週期相關性較弱、成長性較強的細分子行業也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比如擴張能力較強的新零售企業以及競爭格局好、品牌號召力強、定價權高的大衆消費品等。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載信息和資料來源於公開渠道的,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適當性等不作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觀點等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不作爲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