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一方面,單靠微信自身培養用戶點擊“在看”的習慣是不現實的,所以微信用“看一看”裏的流量來鼓勵公衆號運營者引導用戶點擊“在看”,形成使用參與“看一看”的習慣。“看一看”的轉折點發生在2018年12月21日,彼時微信迎來7.0時代,將“點贊”變爲“好看”,後又將“好看”改爲“在看”,用戶可在“看一看”裏瀏覽朋友點過“在看”的文章。

在微信的願景裏,“看一看”逐漸挑起了重擔?

作者 | 小曼

責編 | 大紅

出品 | 微果醬

微信“看一看”近日頻頻更新,有人在“看一看”裏獲得了新的流量,拯救了公衆號的打開率;有人在“看一看”裏瞭解好友的閱讀喜好,“偷窺”了一下他人的隱私。

從兩年前正式露面卻無人問津,到現在激起一片浪花,“看一看”一路走得很艱難,卻終究還是走到了我們面前,真實地刷了一波存在感。“看一看”令人刮目相看?

5月28日,“ 看一看 ”中的「朋友在看」模塊內測更新。點擊朋友的暱稱,可訪問朋友的個人主頁,查看對方七天內“ 在看 ”的文章;點擊自己的暱稱會跳轉自己的個人主頁,右上角有“消息”和“設置”選項。但截至發稿前,訪問朋友個人主頁的功能已下線。

提請注意的是,好友分享在朋友圈的文章以及好友在朋友圈分享文章下互動,也會分別被標註爲 「XX在朋友圈分享」「XX在朋友圈提到」顯示在「朋友在看」中。

今天的“看一看”早已不同於一開始面世時的青澀模樣,它幾乎成了另一個有血有肉的“朋友圈”。這一步,它走了兩年之餘。

2017年5月17日,微信6.5.8 for iOS版推出微信實驗室功能,“看一看”正式上線,主要功能就是內容推薦,讓用戶瞭解好友關注的熱點和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看一看”的轉折點發生在2018年12月21日,彼時微信迎來7.0時代,將“點贊”變爲“好看”,後又將“好看”改爲“在看”,用戶可在“看一看”裏瀏覽朋友點過“在看”的文章。在「朋友在看」版塊裏,還會顯示當日熱文。即好友沒有點擊“在看”,多好友閱讀的文章也會帶「n+用戶看過」的標籤顯示在該頁面。

一路走來,“看一看”在細枝末節上進行了很多改動,唯一不變的是它從始至終只有「發現」欄這一個入口。儘管入口少,但發展至今的“看一看”已然羽翼豐滿。我們既能在“看一看”裏看到來自公衆號的圖文、視頻,也能看到騰訊系產品的內容。於微信而言,“看一看”又意味着什麼?微信的內容社交進化

不可否認的是,因爲“在看”這一入口,“看一看”一度被不少運營者認爲這是拯救公衆號閱讀下滑的一劑良藥。事實上,在我們的觀察中,“看一看”也正在發揮這一作用。果醬妹在過往文章《揭祕微信“看一看”,如何給一篇文章帶來百萬閱讀?》中對“看一看”的流量分發做了分析,“看一看”在文章閱讀來源中的佔比相當可觀。

有用戶向果醬妹爆料稱,其一個非原創的公衆號每天“看一看”的閱讀來源佔比爲30%到70%,但文章收藏、漲粉、流量主變化都不明顯。令其不解的是,其一個原創公衆號反而沒能獲得來自“看一看”的流量。

圖由網友“我想靜靜”提供

在“看一看”裏,「朋友在看」代表的是社交推薦,形成的是一個基於社交的閱讀圈子。但“在看”這一功能卻讓用戶有了不少怨言,這種反對的聲音在微信內測「在看個人主頁」時達到了高潮,該話題閱讀甚至達到4.1億。

用戶不喜歡「在看個人主頁」這一功能,無外乎是擔心自己的隱私。事實上,無論是「在看個人主頁」,還是即便用戶不點擊“在看”,「XX在朋友圈分享」「XX在朋友圈提到」這樣的標籤也會顯示在“朋友在看”中,無一不暴露了用戶的個人隱私,社交壓力撲面而來。

現在的“在看”,已然將用戶從一個無需顧忌的匿名分享的角色,公然示之於衆,所有的分享都成了實名制。這種用戶角色的轉換,是微信對用戶習慣的挑戰。儘管目前已經看不到好友的「在看個人主頁」,但並不代表微信妥協了。

隨着微信用戶體量不斷擴大,微信的願景已不僅僅是做一個單純的工具,而是一個有活力的社交生態。搭建生態,離不開內容。內容也自然而然成了微信佈局社交生態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運營者要想獲得用戶的主動實名分享,必須創造出更多優質內容。從這一點來看,“朋友在看”裏的內容得到了有效、良好的補充;另一方面,單靠微信自身培養用戶點擊“在看”的習慣是不現實的,所以微信用“看一看”裏的流量來鼓勵公衆號運營者引導用戶點擊“在看”,形成使用參與“看一看”的習慣。

這個用戶習慣,對微信來說至關重要。在月活躍賬戶數超11億的當下,微信有意通過“社交推薦”來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社交佈局。其中第一步,就是打造一個適合閱讀的場所。張小龍在今年微信公開課上曾提到,閱讀只是朋友圈的一個輔助性的副產品,用戶其實並不太願意從朋友圈裏面中斷,花幾分鐘閱讀一篇文章,然後再回到朋友圈。

一直嘗試讓閱讀迴歸價值的微信,把目光鎖在了“看一看”。“看一看”裏逐漸細化的標籤,讓用戶一眼就能做出選擇,無疑是提高了用戶的閱讀效率。但「朋友在看」似乎纔是一直深諳社交的微信的最終目的。

張小龍認爲,要做一個讓所有人閱讀的大衆閱讀產品,似乎只有基於社交推薦,纔有機會。我們在「朋友在看」裏看到了越來越多熟人社交的標籤,這是微信利用自身的社交體量進行的內容分發,看起來會比沒有感情的機器人更有人情味、接地氣。但把用戶的喜好全盤托出,不得不讓人深思社交之下的隱私保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