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光榮的三點思考

又迎來了一個“五·一”節,又讓我們想到了勞動。這話題年年提,尤其是對我們中學生。熱愛勞動的態度,勞動光榮的觀點,不僅是養活自己的需要,更是人生觀、世界觀的需要。在此,筆者作了三點思考。

 

“勞動光榮”經歷了三個階段

如果把勞動分爲體力勞動、簡單勞動與腦力勞動、複雜勞動,普通勞動與創造性勞動,“低級勞動”與“高級勞動”的話,那麼,對於普通勞動、低層勞動的態度,經歷了這樣三個階段。

五四時期,二十年代提出“勞工神聖”的口號,根據馬克思主義觀點,即工人階級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工農是財富的創造者,構成了勞動光榮的共識。這些口號由激進的知識分子傳播,讓低層勞動者獲取了理論上的自尊,漸漸成爲一股強大的輿論力量,支撐工農武裝,完成社會變革。

第二階段是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習慣稱前三十年。此時工農階級已經是領導階級。無產階級專政下,低層勞動者獲得了“主人翁”的地位,充滿了自尊。“農民伯伯”、“工人叔叔”、“工人老大哥”都是這一時期的語言現象。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許多理論教條化、僵化,比如按照恩格斯“勞動創造了人”的理論,把勞動片面理解爲體力勞動。由猿進化爲人的過程中,是勞動使人的手解放出來,成爲直行的動物。複雜勞動腦力勞動者,尤其是知識分子普遍受到抑制、打擊,進行“(體力)勞動改造”。計劃經濟之下,認爲商人沒有直接製造產品,個體商業活動被視爲非法行爲,謂之“投機倒把”,給予取締。

第三階段是八十年代至今,尤其是九十年代開始,腦力勞動,商業行爲不斷被認可,而且逐漸成爲勞動者嚮往的追求高效率、創造性勞動。服務業、文化項目等第三產業也被拉動內需等理由推崇着。勞動依舊光榮,而在實際上卻淡化體力勞動價值。表現在語言領域是出現了“打工”、“農民工”等概念,蘊含着低層勞動者的自卑。隨着科技發展,體力勞動的重要性在降低,而在“創造”、“轉型”、“升級”等口號下,那些“高層勞動者”挑戰規則,侵犯道德等現象屢禁不止,腐敗現象至今嚴重。“磚家”這個民間稱謂就是一種諷刺。值得思考的是,整個經濟在這種狀況下快速發展。

 

艱難的道德選擇

總結三個階段,可以概括爲:重視低層勞動者完成了道德平衡,重視“高層勞動者”發展了經濟。發展與和諧、公平之間,“有德君子”賺不到錢與“缺德小人”賺大錢之間,好似魚與熊掌之間不可兼得。

其實,一個人幾乎終生都會伴隨着這種選擇:利己與利他,愛心仁義與自私佔有,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幾乎沒有人能夠迴避。

當然,不能反過來說窮人都是君子,富人都是小人。勤勞致富、科技致富者就是富人中的非小人。此外也有一定數量的機運、冒險致富者也不是小人。爲富而仁者是君子。有人說,大老闆搞慈善就是財富的第三次分配,是最有意義的分配。換句話說,選擇致富沒有錯,但致富後要選擇回報社會,給社會以慈善。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也不少。孟子認爲:有恆產者方有恆心。在義與利之間,在恆產與恆心之間,孟子的觀點剛好相反。

這又怎麼解釋?

怪不得著名經濟學家、《國富論》的作者亞當斯密,終生大部分精力卻在研究道德,著有《道德情操論》一書,兩本書都值得同學們一讀。怎樣利己而不損人,怎樣利人而少損己,不損己,幾乎是社會學家共同研究的話題。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滿意的答案。許多人在追尋第一桶金的來源,而教育更關注的是道德選擇。這一切都與勞動成果的分配有關。

可以選擇利他的價值觀,可以選擇利己而不損人的價值觀,也可以選擇利己又利他。在經濟上損人利己的心理本質就是不勞而獲。而一個人,必須選擇勞動光榮的價值觀念,不管將來是低層勞動,還是所謂的“高層勞動”。

 

爲什麼選擇勞動光榮的價值觀念

假如有三種致富途徑,一是勞動致富,科學致富,二是冒險、機運致富,三是武力、權力致富。我們支持第一種,同意第二種,反對第三種。第一種前者指普通勞動致富,是慢速的,漸進的,穩定的,與和諧社會一致的;後者是科學致富,是同學們都向往的。當自己通過不斷努力掌握了高級技術、能力,包括使自己具備企業家素質後,致富是順手拈來的。大部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來自於此。第二種如投資辦企業,如炒股,這個也可以算是一種廣義上的勞動,而本質上是冒險致富。上一階段鼓勵冒險,獲取了經濟的高速發展。而下一階段,在物質基本滿足,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後,冒險一定會降溫。冒險的本質是付出最小的勞動獲取最大的利益。第三種已經是犯罪了,與偷竊詐騙屬同類。犯罪不是勞動。勞動是創造財富或者有利於財富創造的。經濟領域的犯罪本質就是侵佔別人的勞動成果,就是不勞而獲。

所不同的是,青少年一般不會有明確的“犯罪理想”,卻還有人希望將來升官發財。升官的目標或許沒有錯,而把升官掌權與發財構成因果關係,等於用不勞而獲的心理埋下了犯罪的伏筆,這樣的人生註定是不安的。

不管同學們將來能夠成爲高級勞動者也好,將來只是個普通勞動者也好,勞動是人生之本。勞動者是真正的人。我們學校教育的目的,都是爲了將來成爲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勞動者。

從前有翻身不忘本之說,現在經常說致富不忘本。也有人說當上官後不忘本。

本,即根。繁華的生活表象背後,一定是辛苦的勞動在支撐。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勞動。人會主動、能動地去勞動,積累勞動成果,以備長期之用。繁華由此而生。

勞動是道德之本。自食其力是作爲一個健康人最起碼的道德要求自食其力,養活老小,是人的尊嚴。有餘力,爲家鄉,爲社會做點事情,是完整的人生。

“君子愛才,取之有道。”此道,即勞動之道。勞動者最光榮。

反過來,不勞而獲是不道德的源頭。好逸惡勞者,總是讓人瞧不起。持這種態度的人,不管他投資也好,當官也好,一開始其人生就殘缺了。

如前面的第三種,他們不是通過勞動獲取財富,他們把別人的勞動成果據爲己有。許多貪官、罪犯,他們原來也是勞動者,也可能是勞動能手,而在誘惑面前忘記了勞動光榮這個做人之本,因此走上不歸之路。

我們許多青少年也忘記了這個道。像前一階段居然出現了“寧願坐在寶馬車後哭,也不坐在自行車後笑”的觀點。有人評論自行車後也可以是哭的,有人說坐在寶馬車後不一定哭,筆者以爲,要自己騎自行車,或者自己通過勞動掙到錢買來寶馬車來駕駛。婦女解放這麼久了還這麼全心地依賴丈夫,女性獨立觀、勞動觀怎麼還這麼弱?

依賴父母現象更多,不要說“拼爹”,就是啃老族現象也不能小看,這些都是渺視自食其力,嚮往不勞而獲,走向危險心理的前兆。其本質就是輕視勞動。

因此,認同了勞動光榮的觀點,培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就等於領取了終生幸福的船票。

 

理想很美好,現實有些骨感。美化現實的後果是“夢醒後無路可走”,將會因失望而使生活灰色。而以勞動爲美,美在勞動姿態,美在勞動技能,美在勞動成果。勞動的人生纔是美好的人生,健康的人生。越早認識勞動,越早調整自己,就越能夠獲取平和的幸福的人生。

同時,對於有志於社會、民族、國家的青少年,有志於爲公平的世界而努力奮鬥的青少年來說,明白了這個道理,更能夠“志存高遠”。這纔是真正的少年得志,纔是人生大幸。

 

浙江省溫嶺市新河中學 江富軍

2013-4-26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