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和平谈判,这场战争就不会结束。”

《Entebbe》官方翻译为《火狐一号出击》太奇怪了,没有体现出影片的主旨,看着名字更像是一部有关特种兵的动作电影。实际上电影讲述了恐怖事件背景下,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冲突矛盾。所以个人觉得《恩德培7日》翻译的更加贴切。

一架航班被劫持,飞机上有几百名乘客,其中102人为以色列公民,恐怖事件矛头指向很明确,就是以色列政府,恐怖分子的企图通过劫机事件来迫使以色列政府释放巴勒斯坦的几十名恐怖分子。

我们都知道目前在国际上比较统一的态度就是拒绝与恐怖分子谈判,此时的以色列也持此态度。个人觉得以色列关于是否谈判的态度上并不像其他国家那么坚定,或者说至少对巴勒斯坦等周边国家有些保留。战争中交换人质很常见,以色列交换人质的比例之悬殊让人难以想象,用几百人换一个战俘很常见,曾经在新闻中看到,以色列用多达1000名战俘交换一个普通士兵的情况。

影片背景下巴勒斯坦的恐怖分子绑架了102名以色列公民,只为了换取几十名恐怖分子,这样的比例对以色列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以色列之所以愿意用如此高的比例交换,是因为以色列民众更加珍视生命,人是第一位的,只要人还在,仗随时可以再打。在以往的交换人质过程中,以色列民众支持交换的比例将近80%。另外一方面,以色列军队的士兵考核相对比较苛刻,据报道,以色列空军院校有时一整年中只有一个学员毕业。

本片中的恐怖分子并不是特别的暴力,他们主动释放一名谎称怀孕的女性。飞机降落在乌干达,虽然人质居所的条件一般,但保证了基本的生活条件,还给每个人提供了床垫。看管过程中也很人性化,乘客们可以自由的进出卫生间,儿童还可以在户外踢踢球。

在劫机的四个人中,有两个德国人,虽然是激进分子,但并非军人出身。这就说明,普通人在极端思想的浸染下,很容易被鼓动。两名德国人一开始也没有杀害人质的念头,可是在其他恐怖分子的左右下,慢慢将枪口对准了乘客。对于观众来说,好坏往往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因为我们习惯于在影片中划分正反面角色。可如果将整个巴以冲突的由来考虑进去,就会发现,对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很难说正义的问题,更多是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带来的隔阂。

关于劫机事件,官方的态度也耐人寻味,国家之间往往道义显得一文不值。当时的乌干达总统阿明因为以色列拒绝援助怀恨在心,提供机场帮助恐怖分子迫降。什么出师有名,或者名正言顺那是君子的座右铭,国家之间首先考虑的是利益,正所谓今天的敌人可能是明天的朋友。

以色列内部也出现了分歧,总理与国防部长主张不同的解决方案。总理在政治方面考虑的更多。刚才也说了,以色列民众更倾向于安全解救人质,所以总理如果贸然采取军事行动很容易被赶下台;国防部长主张直接采取军事行动,拒绝与恐怖分子谈判,更不能做出妥协。很多观众看到这里,又自觉的站起队来,不是觉得总理是邪恶的政治家,就是觉得国防部长丧心病狂不顾人质的死活。

观众之所有会有这种心理状态,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有些人面对暴力,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打击上暴力行为上,很容易站在国防部长一边;有些人更多的在考虑人质的安全,关心在暴力之下如何让民众有一个冷静平和的心态。最后总理与国防部长达成了共识,决定采取军事行动。试想当时讨论的结果决定释放在押的恐怖分子,相信很多观众也会觉得以色列政府为了人质的安全做出了绝大的牺牲。

为了突出营救行动的节奏感,让一段群舞与营救场面交叉进行。营救过程没有拖泥带水,很快救出了人质,作为世界经典战役,如此高效的营救更加符合战斗情况。以色列军队牺牲了一名士兵,4名人质身亡。乌干达总统阿明在联合国强烈谴责以色列此次军事行动,但事后却赞许了以色列特种部队的作战能力。

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积怨怕颇深,在总理与巴勒斯坦签订和平友好协议之后,遇刺身亡。国防部长也积极参与到了促进巴以和平的事业中,但他们二人都没能看到巴以和平共处。宗教可以给予人们信仰,让人们在苦难面前不至于失去希望。但当两种宗教信仰发生冲突时,信仰的坚定又让两国除了战争别无选择。

参与营救行动的士兵内塔尼亚胡在1996年获选以色列总理,电影中他女友曾经表示: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如果内塔尼亚胡认为自己别无选择,那他也终将成为巴以冲突的“人质”。时至今日,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依然没有任何的和平协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