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寶寶是牛奶蛋白過敏

我國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生率爲3.5%,來兒童醫院消化科就診的兒童20%的情況也是牛奶蛋白過敏引起的症狀,今天就讓兒童醫院的消化科醫生來跟大家說說牛奶蛋白過敏的診斷和治療

門診中很多來看消化科的寶寶,家長的主訴是粘液血便,量多量少因人而異,一週可能也並不是每次大便都有,但是作爲家長,只要寶寶的大便不是金黃色糊狀的,就會擔心是不是有問題,心急的馬上就會帶着尿布來了,心大的可能會觀察一段時間,一週左右沒有改善也要來了。

首先要詢問病史:

1. 發病年齡:多三個月以內。

2. 臨牀表現:粘液血便數日,或伴有溼疹。

(PS:很多家長會考慮是否是乳糖酶缺乏,一般乳糖酶缺乏的大便是泡沫樣的帶有酸臭味。)

3.餵養史:可能母乳餵養,可能奶粉餵養,也可能混合餵養。

(PS:最常見的過敏原是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而所有的動物奶類裏也都有β-乳球蛋白,所以不論是母乳餵養還是普通的奶粉餵養,不論是牛乳還是羊乳,都有可能會引起蛋白過敏。)

4.生長發育:體格檢查正常居多,往往體重都還長得不錯。

5.其他家族史:父母有過敏史的居多等。

接着做一些生化檢查:

1. 血常規:主要看嗜酸性細胞值是否升高(一般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此指標容易升高),血紅蛋白值是否偏低(應與維生素K缺乏而導致的消化道出血相鑑別)。

2.大便常規:看看是否是腸炎引起的。

其他指標不急着做,例如:

①拍片子,如果是腸套疊症狀會比較急,肯定等不了。

②測過敏原,一般測過敏原都是測IgE介導的,是速髮型的,而牛奶蛋白過敏很多事非IgE介導的,所以可能不能得到陽性結果。

③皮膚點刺(SPT):採用新鮮牛奶或商品化牛奶蛋白過敏原提取液進行皮膚點刺,陰性可基本排除IgE介導的,陽性尚不能確診,需排除假陽性以及致敏狀態。

所以簡單有效的牛奶蛋白過敏診斷的方法是:牛奶迴避、口服激發試驗。

懷疑牛奶過敏-----迴避奶製品+改用氨基酸配方奶(2-4周)

-----若症狀緩解,初步診斷牛奶蛋白過敏或進一步激發試驗(喫回普通配方奶,症狀又發生)。

-----若症狀未緩解,進一步需求兒科過敏專科醫生的幫助。

如果母乳餵養,母親需迴避牛奶及其製品至少2周,過敏性結腸炎患兒母親需持續迴避至少4周,若症狀明顯改善,母親可逐步加入牛奶。若症狀未在出現,則可恢復正常飲食,若症狀再現,母親在哺乳時均應迴避飲食,並在斷奶後給予氨基酸或深度水解奶粉。嚴重牛奶過敏患兒,母親飲食迴避無效,可直接給與氨基酸或深度水解奶粉。母親在迴避飲食期間,因額外補充鈣。

牛奶蛋白過敏的患兒採用氨基酸或深度水解奶粉6-12月以後根據個人情況再慢慢轉歸部分水解奶粉,再到普通奶粉和鮮奶。

另外也沒有證據顯示母親在妊娠期間迴避牛奶和雞蛋會減少子代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所以各位新手爸媽或者準爸媽們,不要過早擔憂,然後生孩子,可能還是要憑運氣的,祝大家都好孕。

注:文章中所有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