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譽減值背後竟是各類醜態,多年未見的怪象是如何形成的?)

“這是我經歷A股30年來,從未目睹之怪現狀。”投資者劉怡對1月30日多家公司爆出巨幅預虧黑天鵝事件事件如此反應。

2019年1月30日下午及晚間,是A股市場值得銘記的時刻。這一天,A股預告虧損家數達到230家,當天合計預告淨利潤虧損1909億元至2228億元。這個數字是2017年A股虧損公司虧損合計的1.5倍至1.8倍。

投資者用“天雷滾滾”來形容這一天的業績預告。其中天神娛樂(002354.SZ)虧損73億元至78億元;龐大集團(601258.SH)虧損60億至65億元;*ST凱迪(000939.SZ)虧損50至60億元……

資產減值黑雲席捲A股。除了多家公司涉及商譽減值外,還有大量公司的存貨、應收賬款、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固定資產等“資產類”科目在年底集中大額減值。

究其原因,經營性虧損乃直接原因,但前期併購泡沫擠破,以及忌憚商譽攤銷法可能導致三年連續虧損而退市,各家上市公司像“商量好了似的”,集中爆雷,會計準則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淋漓盡致地被上市公司“鑽空子”,醜態畢現。

1月末的“天雷滾滾”

1月31日,是A股上市公司年報業績預告的最後一天。共有691家上市公司於1月30日下午和晚間公佈年報預告,其中預告虧損的就達到230家。合計預告淨利潤虧損1909億元至2228億元。平均每家虧損8.3億元至9.7億元。

相當一部分大幅預虧的公司,涉及商譽減值。但實際上,第一財經記者發現,除商譽外,1月末大幅預減的原因,還有其他資產,比如應收賬款、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固定資產等等。

應收賬款投資,俗稱保理業務,也引發了鉅虧。比如華業資本(600240.SH)預虧46.5億至50.5億元,其中並未涉及商譽減值,而是其投資購買的27.25億元應收賬款債權,以及餘額29.52億元的應收賬款優先級金融產品等,公司稱,無法判定上述應收賬款投資業務的未來可收回性。

華聞傳媒(000793.SZ)可能是資產減值最全面的一家公司。商譽方面,對三家子公司的19.53億元商譽,全額計提商譽減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方面,預測對持有的東海證券17,069.10萬股計提8.09億元減值;同時對公司投資的P2P公司——草根網絡計提1億元資產減值;另外,對海南國文文化旅遊產業投資基金的10億元投資款,可能因文旅基金無法按預期收回所有底層資產的債權本金及收益而遭受損失,預計全額計提減值;對義烏商阜創贏投資中心的3.33億元投資款因商阜創贏的其他合夥人可能涉嫌挪用導致無法全部收回,預計全額計提減值。

勁勝智能(300083.SZ)因業務戰略調整,不再從事精密結構件生產製造,對21.44億元存貨計提減值。

信威集團(600485.SH),對海外銷售業務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20億元。

有些公司只提到將計提大額減值準備,但未具體提及是何類資產作減值,比如印記傳媒(002143.SZ),預虧21.4億元至32億元,而印記傳媒賬面商譽爲零。

資深市場人士認爲,2018年和2019年,是考驗A股市場“資產質量”的“鑑定年”,前期非理性併購形成的泡沫,捱至這兩年便是商譽壓力測試之年;而經營性風險,則直接對存貨、應收賬款、以及各類權益類投資造成減值壓力。

商譽減值“洪水”

前期炒作股價的“功臣”,併購和講故事形成的1.4萬億商譽,現如今被視爲“洪水猛獸”。截至1月31日,A股市場共有289家公司在業績預告中提到了商譽減值。

比如天神娛樂預虧損73億元至78億元,其中預計計提商譽減值的金額就達到49億元。三季報天神娛樂的商譽爲65億元,而其三季報淨資產不過94億元。最新市值不過44億。投資者形容,天神娛樂的虧損,整個公司賣掉也不夠虧的,還要再搭上一個上市公司。

虧損額超過上市公司最新市值的名單,還遠遠不止天神娛樂,還有華業資本、利源精製(002501.SZ)等多家公司作伴。

最先向投資者科普“商譽減值”的堅瑞沃能(300116.SZ),除已經在2018年4月對收購沃特瑪形成的商譽全額計提46億資產減值外,2018年年報還將計提22億應收債權減值。同時,年報還將對明達科技計提1億元商譽減值。據此,堅瑞沃能2018年年報將鉅虧50億元至54.5億元。而2017年末,堅瑞沃能歸母淨資產不過只有41.37億元。

東方精工(002611.SZ),對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100%商譽計提減值,預計計提金額爲30.60億元至41.42億元。

*ST工新(600701.SH)對漢柏科技商譽全額計提減值6.25億元。

鵬起科技(600614.SH)預計2018年發生商譽減值15.5億元至17.7億元。預付款、應收款項以及存貨合計計提8.4億元至10.7億元。對外擔保計提預計負債2.5億元。

康尼機電(603111.SH),預計大額商譽減值20億元至22.71億元,而上述商譽是2017年併購龍昕科技才形成的,僅收購一年即要全額計提商譽減值。除此之外,康尼機電還要爲龍昕科技此前的違規擔保,計提5-9億元預計負債。

掌趣科技(300315.SZ)對被投公司形成的商譽減值,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及長期股權投資,共計計提減值準備36.60億元。

聯建光電(300269.SZ)計提資產減值27億元及其他資產減值3億元。

聚力文化(002247.SZ)對蘇州美生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0~25億元。

人福醫藥(600079.SH),預計歸母淨利潤虧損22億元至27億元,其2016年收購美國公司EPIC Pharma,商譽減值損失及無形資產減值損失,合計達到30億元。

另外,有一些公司未來得及測算出商譽減值的具體數額,但提前預告商譽可能面臨減值。比如猛獅科技(002684.SZ),公告稱減值測試尚在進行中,年報極大可能需要大額計提商譽。

忌憚攤銷法“凌遲”,不如“自戕”來得痛快

業內人士認爲,商譽減值比預期中來得更爲猛烈和集中,與前期財政部組織商討攤銷法覈算商譽有着很大關係。

比如人福醫藥,2018年年報擬計提商譽減值和無形資產減值損失合計30億元。公司於2016年5月底以5.5億美元收購標的資產Epic Pharma及附屬企業100%股權,2017年已經出現收入和淨利潤下滑的情況,但公司並未減值;另外,減值的另一主要原因是重要產品羥考酮緩釋片在美國FDA審覈過程中尚未獲批,該事項前期既已存在,並非2018年突發事件,且已反映在 2016 年資產收購的估值中,交易所對2018年30億商譽和無形資產的鉅額減值的合理性表示懷疑。

對人福醫藥這種減值跡象並不發生在2018年的公司也扎堆在2018年年報計提商譽減值,業內人士認爲可能與攤銷法的壓力不無關係。

攤銷,意味着鉅額商譽每年按固定數額衝減利潤。這要求上市公司每年有足夠的利潤來覆蓋攤銷,如果淨利潤連續三年無法覆蓋攤銷額,則公司三年淨利潤將全部錄得負數,上市公司將面臨退市。“趁攤銷法還沒有實行之前,先把商譽減值做足,那麼未來不僅退市風險大大減少,做出盈利也是易如反掌,”資深財務人士表示。

即使預告盈利的公司,也並非沒有減值風險。比如,航天機電(600151.SH)預盈2500萬至3500萬,同比增長3.34億至3.44億元。公司稱,商譽減值測試相關工作尚在進行中,具體減值金額存在不確定性。

最終出爐的2018年年報,航天機電會不會跟風減值商譽,不得而知。但可以推測的是,航天機電現有商譽4.36億,如果按20年攤銷,則每年則吞噬淨利潤2000多萬元,而2018年航天機電“辛辛苦苦”通過轉讓子公司權益改變會計覈算方法,以及轉讓兩家子公司和一家參股公司股權所形成的這2500萬至3500萬元利潤,將被每年的商譽攤銷吞噬。

航天機電的賬面商譽數額在A股上市公司中並不算多,也遠遠稱不上“典型”,即便像航天機電這樣的商譽非典型案例,都忌憚攤銷法,那麼其他高額商譽公司就更可想而知了。

截至2018年9月底,百億級商譽規模的上市公司有13家,商譽佔資產比例超過30%的公司家數爲149家。

更令人擔心的是,資產減值風險可能擴展到金融市場。展業後金融機構與上市公司利益關聯捆綁。大股東高比例質押,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30日,A股大股東疑似觸及平倉市值達到27487.94億元。商譽爆倉,股價下行,質押在券商等金融機構手中的股票形成“堰塞湖”,風險擴展至金融系統。

金融企業的資產減值案例也在不斷增多。1月30日晚間,安信信託(600816.SH)預告。因受資本市場波動的影響,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降,部分金融資產需要計提減值準備。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後,2018年度公司扣非業績虧損14.6億元到18.6億元。

“這是A股誕生三十年來未有之局面,也是二級市場淪爲一級市場‘垃圾桶’的真實寫照。”爲什麼會出現今天這種“天雷滾滾”的鉅額減值局面?劉怡認爲,因爲A股市場的“代謝功能”出了問題。

2015、2016年,併購以20、30倍市盈率併購的案例層出不窮。2016年上市公司併購案例中, 即有逾百家溢價率超過1000%。這兩年的怪現象比如,有些併購標的註冊資本只有一兩百萬,甚至註冊資本只有認繳,就以幾個億的估值賣給上市公司;有些公司剛成立幾個月,業務還沒有開展,就被上市公司併購。

“A股只進不出,那麼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非理性高溢價併購得不到監管,導致資產配置混亂,於是資本市場的三大功能:優勝劣汰、資源配置以及價值發現,前兩大功能基本失效。而後一項功能也因垃圾資產太多而部分失效。”

另一位受訪的市場資深人士則認爲,現在需要反思和看清的是,1.4萬億商譽的本質是什麼?本質就是那些一二級市場聯手的“資本玩家”,收回投資成本外,另外再賺了1.4萬億。“商譽是收購高出淨資產的對價,超過淨資產的對價,那不就是給了那些資本玩家麼。高對價給了他們,高商譽扔給了上市公司。”

除了一二級市場的資本玩家,從1.4萬億溢價中獲益的還包括一些券商以及信託公司等金融中介發行的資管計劃,“這些資管計劃在併購之前就持有併購標的權益。而中介機構爲了賺取中介費,做高估值玩併購,現在看來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如果不能改變二級市場是一級市場的“垃圾桶”的現狀,今天可能是商譽,明天可能是存貨、應收賬款等其他資產科目,總有一款適合‘新型韭菜’”,劉怡說。

利潤操控說來就來

商譽減值多集中在深交所的中小板、創業板公司,其中達華智能(002512.SZ)、人福醫藥等多家公司收到深交所問詢,質疑是否“業績大洗澡”。

“今年想虧多少虧多少,明年又可以衝回,然後想賺多少賺多少,利潤操縱,股價操縱變成一件很容易的事。”上述資深財務人士說。

利潤操控說來就來。初靈信息(300250.SZ)1月29日晚間發佈年報業績預虧公告,預虧損3至3.05億元,1月30日股價一字板跌停。1月30日我間再發布一季度報告 ,大幅增長720%~750%,1月31日股價至本文發稿時開盤即告漲停。

一位市場人士稱,這種鉅額虧損,就是利用會計準則,來一次“大洗澡”,別看上市公司2018年鉅虧如許,來年包袱甩掉了,盈利反而變得輕而易舉。“我相信2019年十大牛股,有大部分將出現在今天暴雷的230家公司中,這就是A股的現狀,好了傷疤忘了庝,利用資產減值來調節利潤非常方便,而且合規。”

2018年A股公司虧損合計可能達到2017年三倍

截至2019年1月31日,A股3583家公司中有2485家通過三季報、專項業績預告,以及全年業績修正預告,對2018年業績作出了預告。

還有1098家公司沒有做出業績預告,上述各項資產減值和雷可能還沒有到最後釋放的時候。

根據WIND數據統計,A股上市公司合計預告淨利潤下限7385億,上限9319億元。其中390家公司預告虧損,合計預告虧損額上限3285億元,下限2799億元。

而2017年年報,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虧損額合計不過1249億元。目前僅僅是公佈了預告的兩千多家公司,合計虧損額下限即達到了去年全部A股虧損額的兩倍,而虧損額上限達到了去年全部A股虧損額的三倍。

目前尚有1098家上市公司沒有公佈業績預告,可以預測,2018年年報A股上市公司合計虧損額將超紀錄。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390家預虧公司,如果按預計虧損額下限計,有21家虧損額超過2017年末的歸母淨資產;如果按預計虧損額上限計,有25家虧損額超過2017年末的歸母淨資產,這表明,2019年年報出,至少21家公司將因淨資產爲負而面臨退市風險。

附2018年年報預計淨資產爲負的A股上市公司(按虧損上限計)單位: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