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短視頻逐漸成爲信息記錄、傳播、分享的主要方式之一,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這一年,短視頻急速爆發成爲投資風口,全民進入抖音時代,資本紛紛湧入,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基本形成了抖音與快手並駕齊驅、新入局者百團大戰的局面。

這一年,短視頻平臺快速向前奔跑,一路披荊斬棘、過關斬將。但奔向目標的路上存在各種問題,踩紅線、侵權事件頻發、流量變現困難......

這一年,一個個短視頻品牌興起,到底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短視頻究竟是全媒體標配,還是雞肋?對於觀看者來講,短視頻是否“有毒”?

不管結局如何,過去一年的大小事件也都成爲了歷史中的一個個節點。2019年已經到來,葉探花盤點了2018年短視頻行業十大關鍵詞,一起回憶行業的每個時刻,希望給短視頻行業一點啓示與借鑑。

抖音爆火

2018年,彷彿在一夜之間,抖音代替了春晚,席捲年輕人羣體。

就如同它所製造的衆多爆款,抖音本身就是一個爆款,日活用戶從2018年春節前後的4000萬左右,不到10個月飆升至1.5億以上。截至2019年1月,抖音國內日活躍用戶數突破2.5億,國內月活躍用戶數突破5億。改變了快手在短視頻行業一家獨大的格局。

2018抖音國內DAU增長圖

抖音瘋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三個:一是十幾倍多於快手的預算,在所有可能的渠道瘋狂買量;二是極致的觀看體驗,用戶不需要動腦,只需要滑動手指,就能瞬間獲得快感,“有毒”保證了買量的有效轉化;三是行業紅利期,抓住對手低谷全量進攻,戰略上掌握主動權。

明星效應、紅包加成、魔性運營,讓抖音在2018年2月15日至3月7日,持續登上中國AppStore單日下載量冠軍寶座,打破了至2017年初以來非遊戲類APP所創下的冠軍持續天數記錄。

自抖音“出圈”後,崛起腳步也越來越快。不僅與行業巨頭快手並駕齊驅,且呈超越之勢。3月份,抖音公佈“記錄美好生活”的新slogan,將目標人羣從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下沉,開始了與快手正面的交鋒。

百團大戰

從2018年初開始,騰訊、網易、百度等加大對短視頻的補貼,到BAT各大巨頭繼續佈局短視頻,行業格局迎來新變化。且題材上呈現更加垂直細分的發展勢頭。

火山小視頻、抖音、秒拍、美拍、快手、土豆等平臺羣雄逐鹿,其中不乏已達到入口級的產品。

據不完全統計,2018上半年短視頻APP多達127個;而下半年騰訊、愛奇藝、百度等平臺不斷加碼短視頻,在上半年的基礎上,新增了至少15款短視頻產品。

短視頻行業入局者的勢頭很猛,從一開始的快手、抖音,出現了微視、Nani小視頻、波波視頻等新的攪局者,“新貴”們之間的較量也是背後巨頭間的博弈,存在很大變數,短視頻行業距離“寡頭時代”似乎還很遙遠。

短視頻陣容最爲強大的當屬“今日頭條系”和“騰訊系”。

頭條系短視頻產品主要是抖音、火山和西瓜三款,以及下半年推出的皮皮蝦組成的短視頻矩陣。雖然產品不多,但人氣各個都足以傲視大部分同行。

而騰訊走得是以量取勝的方法,2018年騰訊先後推出了微視、yoo視頻等14款短視頻產品。儘管騰訊流量龐大,且進行了明星、高額補貼等多個方式引流,但背暫時沒能出現爆款,在數據上仍與巨頭們有一定差距。如今騰訊轉變打法,重點加碼yoo視頻,集中力量或許能爲這個龐大的“家族”打造出一個人氣爆款。

騰訊短視頻矩陣

除了頭騰兩大巨頭外,百度、愛奇藝、新浪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網易雲音樂、知乎、陌陌也沒有錯過。雖然入局較晚,但加入戰局的“大佬”太多,誰能打贏這場仗依然是未知數。

勢均力敵

剛剛過去的一年,不管主動還是被動,短視頻都進入大多數人的視野,並上演一幕幕攻防戰。參戰者雖多,但其基本格局仍以抖音和快手爲主。

兩大短視頻巨頭一直暗中較量,抖音進攻性更強,快手倒是有些不急不燥的節奏,其商業化步伐也進展的頗慢,似乎更注重平臺的長遠目標。儘管這一年新入局者的加入讓競爭進一步加劇。但最新消息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快手日活已突破1.6億,下半年以來增長非常迅速。而來自第三方平臺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抖音日活也徘徊在1.6億-1.7億之間。

抖音凌厲攻勢下,快手2018年8月之後化被動爲主動,由防守轉爲進攻,社區呈現出旺盛生命力,這頗令人意外。

都說2018年是短視頻決戰之年,現在看是低估了短視頻所能帶來的改變,以及快手價值觀和打法的威力。而對於短視頻平臺而言,這場戰爭或許纔剛剛開始。

資本湧入

在直播融資減緩的當下,短視頻成爲資本追逐的寵兒。

今年上半年短視頻領域的19起融資案例中,有8成處在A輪及之前,6起融資處在天使輪,而短視頻領域僅4月份至少有7起融資,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起融資案例。

據不完全統計,梨視頻獲6.17億元A輪融資;小象互娛完成3000萬元pre-A輪融資;阿里系最大短視頻內容供應商“耀世星輝”獲2.1億元A輪融資;騰訊4億美元追投快手;百度視頻完成1億美元B輪融資;動次APP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南拳互娛”獲500萬元天使融資;二咖傳媒完成4000萬元A輪融資;貝殼視頻獲數千萬元融資。類似這樣的短視頻平臺或者短視頻製作公司獲得投資的新聞經常傳出。

資本對短視頻的青睞,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短視頻未來的發展活力。而由短視頻衍生而來的新物種則正在見證着短視頻本身蘊藏着的巨大潛能,短視頻+電商、短視頻+社交、短視頻+生活……這些以短視頻爲圓心的表現方式正在打開有關短視頻發展的全新邏輯。隨着短視頻開啓更多的嘗試,一個以短視頻爲主要內容切入點的時代由此開啓。

隨着更多的變現模式出現,短視頻將會進入到真正意義上的變現期。不可否認的是,在經歷了市場培育、資本驅動、格局大戰之後,短視頻行業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監管趨嚴

短視頻風口引得資本爭相入局,但野蠻生長背後的內容亂象也迫使監管不斷升級。

今年3月份,廣電總局下發特急文件,規範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其實主要指向兩件事,包括短視頻版權和視聽節目許可證。此後,廣電總局責令今日頭條與快手整改,下線問題節目,永久關閉“內涵段子”客戶端軟件及公衆號。6月份,美拍被三部門約談整改。7月份,國家網信辦會同五部門依法處置“內涵福利社”等19款短視頻應用。8月份,廣電總局對快手、抖音等應用存在的問題作出警告和罰款的行政處罰。在短視頻監管上,形勢依舊十分嚴峻。

內涵段子被永久關閉

不難看出,主管部門對短視頻在導向、低俗、資質和版權上已經開啓了全面的管控,這不僅可以祛除劣幣低俗的內容,也讓優質內容成爲巨頭爭奪的對象。監管的密度和力度之大,短視頻也隨即遭遇最強政策風險。

眼下短視頻行業的泛娛樂產能已經嚴重過剩,用戶也逐漸開始審美疲勞。部分短視頻平臺存在的“社會責任缺失”問題,引發整個行業內容供給側改革和價值迴歸。

變現困難

從平臺補貼到自我盈利,短視頻正在經歷蛻變。

做短視頻不賺錢是大多數達人的共識,投入時間長、拍攝成本高,回報卻沒有保證,需要通過廣告、商演等方式變現。然而這一塊大頭更受制於人氣等侷限,大蛋糕基本被頭部機構和達人佔據。

爲改變這一困境,短視頻平臺開始嘗試多種變現渠道。成立商業平臺是各大平臺的“標配”,快手、美拍、陌陌、抖音均在其中。

除此之外,電商變現更是互動視頻平臺所向往的變現方式。3月份抖音視頻出現購物車按鈕,打通電商入口;6月份,快手與有贊達成合作,佈局短視頻電商導購。而用戶粘性極高的快手還在雙十一到來前的11月6日舉辦了首屆賣貨節,上線“快手賣貨王”的比拼活動。快手一哥“散打哥”創下1.6億元的銷售額。

快手紅人散打哥在3小時內帶貨5000萬

短視頻紅人的粘性和平臺調性,顯然爲快手電商帶來了極大的幫助。嚐到甜頭的達人們也紛紛將目標對準電商,更有公會負責人表示2019年的短視頻重點將轉移至電商。

電商自然是最賺錢的選擇,但短視頻平臺的電商變現仍面臨着衆多難題,如怎樣保持電商銷售與粉絲感情間的平衡等等,都是主播和平臺需要衡量的。

佈局海外

國內短視頻巨頭平臺一直都有進軍海外的野心。

就在抖音正式上線僅僅一年左右的時間,就開啓了其全球化的征程,主攻東南亞市場,同時向歐美進軍,甚至頭條官方放出豪言,將投入上億美元來支持抖音進軍海外市場。

2018年,在日本地區評選的年度最佳應用榜單中,抖音海外版應用Tik Tok登頂第一。根據第三方市場數據機構App Annie的統計數據顯示,抖音海外版已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在40多個國家的應用商店內排名前列,是全球增速最快的短視頻APP。

抖音海外版高歌猛進

而抖音的對手——快手也在調整海外業務。有媒體報道,海外業務的實際負責人、原快手首席增長官劉新華已於2018年12月初離職,宿華或將親自接受海外業務。

剛剛過去的2018年,短視頻行業可以說達到了鼎盛時期,隨着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崛起,國內短視頻市場的爭奪和廝殺就從未停止,不過目前國內市場已經趨於飽和,不少投資者轉而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希望能在海外複製短視頻爆紅的奇蹟開拓新的賺錢領域。

但目前來看,視頻類出海的商業模式與國內並無不同,都是通過內容來吸引粉絲及潛在人羣,再通過引流實現商業變現。如何才能精準匹配短視頻內容創造者和廣告商還未得到有效解決。短視頻的海外之路也很難走。

MCN模式成主導

在短視頻從風口走向爆發的關鍵期,誰都不願意倒在曙光前。

2018年,爲了迅速提升流量與內容,不少平臺選擇了加大對內容的補貼力度,以吸引優質創作者,或者更直接,用紅包提成等方式拉動新用戶的增長。

後者用低成本創造高回報,裂變式的分享拉新方式吸引了大批用戶的參與,而前者則讓不少公會爲自己悄然安上短視頻MCN這一稱號,而這一爆發來自2018年4月的微視補貼活動。

網傳微視實行大力度達人補貼政策,這讓在朋友圈裏“招募主播”的各大公會負責人在短短一個多月內統一了口徑,“改行”招起了短視頻達人,甚至宣稱對接官方,掌握一手資源。

但這對於有實力、有準備的部分公會而言,是個自然而然的轉型。甚至在更早的時候,國內某知名公會就在抖音上孵化了好幾個粉絲過百萬的達人,邁向了“直播公會+短視頻MCN”的道路。

不過,對於只想撈一把補貼的熱錢,而並非想真正“轉行”的公會們而言,掙錢的熱切大都落了空。

大多數公會都面臨着持續生產和策劃內容能力不足、高成本低迴報、水土不服等問題。加上短視頻變現能力相對直播更低,大多數高薪招募達人的公會都因此閃了腰,最後只能黯然離場。

侵權頻發

短視頻侵權事件頻發,或因侵權手段較爲簡單。

9月9日,北京互聯網法院正式掛牌成立,開門受理的第一案,是“抖音短視頻”訴“夥拍小視頻”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據悉,這也是“15秒短視頻”這種作品形式的首個訴訟案件。

事實上,2018年9月份,針對重點短視頻平臺企業存在的突出版權問題,國家版權局就曾按照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18”專項行動的部署安排,約談了抖音短視頻、快手、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等15家企業。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15家短視頻平臺就共下架刪除各類涉嫌侵權盜版短視頻作品57萬部。平均下來,意味着幾乎每天都有1萬部侵權盜版短視頻作品被下架刪除。

短視頻成爲侵權重災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客觀原因。首先,短視頻曾在一段時間內未能明確是否可以享受著作權保護,在多位短視頻主播看來,即便有人起訴,由於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也基本無需承擔任何法律風險。另外,此前市場上曾有個不成文的慣例,即傳播5分鐘以內的視頻屬於合理使用,這也導致短視頻熱度攀升後,大量簡單剪輯、掐頭去尾的侵權作品出現。

但是,隨着短視頻領域第一案落定,這一現象纔有了規定。上述抖音訴夥拍小視頻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案中,法院指出,涉案的15秒短視頻雖然篇幅短小,但具備很強的獨創性和正能量,應當屬於“類電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才爲短視頻證明了身份。

精品化

從野蠻生長到精細化運作,短視頻正在進入新階段。

早期的短視頻是一個野蠻生長的過程,無論是從內容產出還是從運作機制上,短視頻都給人一種“非主流”的感覺。正是因爲如此,短視頻在早期並不被主流的市場所接受。直到後來,資本和互聯網巨頭不斷加持其中,我們纔看到了短視頻的發展勢頭,並且開始將短視頻納入人們的視線裏。

隨着垂直化短視頻平臺的興起,各種平臺開始嵌入短視頻功能,短視頻也開始與其他媒介形態進行融合,短視頻行業的產品類型與服務更加多元,朝着更加垂直和細分的方向發展。在短視頻領域,內容精品化將是一個長期趨勢,短視頻與多種媒介進行融合也加強了短視頻內容精品化,產業鏈將出現很多機會。

經過幾年成長,傳統媒體佈局的短視頻也雛形初現,比如《新京報》的“我們視頻”、SMG中心“看看新聞”、北京時間“時間視頻”。這些新類型平臺大多主打泛資訊生產,專注於國內外時政新聞資訊,依託於新浪或騰訊的渠道進行內容分發。相對於商業化平臺的娛樂性,傳統媒體生產的短視頻以嚴肅硬新聞爲主,新聞的現場性更符合短視頻的碎片化和社交化場景傳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