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快速發展的這些年裏,房價處於持續快速上漲的狀態之下,很多人都看中了房地產這塊肥肉,瘋狂炒房,利用高槓杆以獲取最高的利潤,面對這穩賺不賠的生意,如果是筆者能回到那個年代,就是砸鍋賣鐵也要炒房,相信有很多人也是這樣想的,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在中國炒房並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種趨利的集體行爲,這也是多年來房地產的快速發展所致。

就是因爲炒房的風險較小,剛需也比較多,不論是剛需還是炒房者都瘋狂的利用槓桿炒房,有數據表示2018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了16.17萬億元,同比多增2.64萬億元,而其中住戶部門貸款增加7.36萬億元,佔據最多的就是房貸。在這些年裏全款買房逐漸的變少,貸款買房已成主流,甚至有全款購房能力的也選擇貸款購房,大家都認爲這是銀行願意借給你的額度最大、利息最低的貸款,儘管房貸利率有所上浮依然不能阻擋他們買房、炒房。

這些年裏,買房的人多、炒房的人也多,利用的槓桿可想而知有多大,不止是購房者利用了槓桿,很多房企也是向銀行借貸開展業務,銀行與個人以及房企的關係都是密不可分的,據悉,我國居民部門債務佔GDP的比重已經突破了53%,這個數據是非常高的。若房價下跌首先影響的就是房企和購房者,房企利用槓桿拍下的高溢價地塊得不到好的開發、買不到好的價錢,房企就會遭遇困難,銀行也將受到影響,而購房者在房價大跌的情況下將出現資產嚴重縮水的情況,家庭資產將會嚴重流失,對家庭產生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而目前房地產依舊是支柱性產業,一旦房價出現明顯下跌,房地產必將受到很大影響,其他相關產業也會遭遇困難,這影響的不僅是房地產本身,將對整個社會都產生影響。目前房地產的金融屬性太強烈,中國房產佔家庭財富比值達77%,這個比值也過高,房價一旦明顯下跌出現的情況可能是我們都無法想象的。

房地產對我國經濟、我國家庭的影響太大了,所以我們目前的目標就是要減輕房地產的金融化,做好家庭財富的配置,將家庭財富多元化發展,這樣房地產的波動對我們的影響就能更小。而目前的調控政策就是朝這方面在發展,“房住不炒”,穩定房價,減輕房屋的金融屬性,杜絕炒房,減輕中國經濟對於房地產的依賴性,促使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展實體經濟,提高居民收入,降低房價收入比,使大家買房能更容易,實現住有所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