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房地產行業的多年發展,中國城鎮化進程完成率也達到了近60%,每個城市都充滿着喧囂的氣息、霓虹燈的光亮、非凡的熱鬧,看起來一些寫字樓和商鋪都有着非凡的投資潛力,在我們眼中,寫字樓是收益高,入駐高,不用操心的投資方式,每天上下班都夾雜在來來往往的人流中,每個寫字樓似乎都是滿滿的人氣和嚴謹的氛圍以及認真的一羣人。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後其實並沒有如此完美,殊不知,現在寫字樓空置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在未來3-5年裏商業項目平均空置率將達到20%。

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發佈的中國寫字樓數據可以得知,目前天津、重慶兩個直轄市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已接近40%,武漢、西安空置率超過30%,廈門、成都、杭州、蘇州超過20%,而甲級寫字樓存量最多的四個城市爲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廈門、成都。兩個直轄市的空置率已經快達到了40%,也就意味着有差不多一半的寫字樓在空置,這種資源的浪費情況太嚴重了。這些年來,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發展得如火如荼,而一些實業企業被衝擊,紛紛破產或者退出,並且企業之間的競爭也非常大,很多人都不願意創業,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大城市的寫字樓就出現了嚴重的空置現象,就連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也不例外。

寫字樓的屬性也與住宅性質不一樣,寫字樓的消化週期比較長,成都、鄭州、南京的消化週期在10年以上,天津接近10年,去化週期最短的北京也需要兩年。在以前,投資寫字樓是非常有潛力的,但是目前看來,投資寫字樓的風險比較大,就算是一些市中心高端地段收益也不高,比起中心地段的住宅來說,並沒有優勢,反而風險更大,所以說對寫字樓有投資意向的朋友要注意了,一旦買了出租不出去很可能就要被套住,寫字樓的物業費等等消費也不低,如果被套住還將需要更大的成本。

其實不論是住宅還是寫字樓,目前都面臨很大的存量以及空置,而我們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了37平米,剛需很多都已經不接盤或者處於觀望狀態,對於投資者來說,並不像以前那樣不用多考慮,現在需要考慮地段、收益、租售比等等,以後還將面臨房地產稅,很多炒房客已經慢慢退出樓市,在少了剛需和炒房者介入的情況下,開發商仍在馬不停蹄的建房,這可能帶來更高的存量和空置率,但是這也是開發商的無奈之舉,有開發有建設纔會有利潤。

當前的樓市環境其實是比較特殊的,房地產市場沒有以前那麼自由,在政策的引導下正走向平穩和健康,但是空置問題還很嚴重,或許真的要等房地產稅出臺以後還會有所緩解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