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人們都開始在生活中注意起自身的養生問題了,養生並不是說要到老了纔開始,越早開始越對身體有好處,下面就爲大家介紹一種非常養生的方法,趕緊認真的讀一下下面介紹的吧。

華佗是"建安三神醫"之一。他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華佗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鍼灸各科。後人稱爲"外科聖手" 、"外科鼻祖"。

而五禽戲是由華佗所著的畢生心血,是中國傳統導引養生的一個重要功法。華佗臨難前將其傳授給了司馬懿,所以要說司馬懿最該感謝的人,其實是華佗呢。哈哈哈~

華佗五禽戲是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神態與動作而編創的一套健身運動。能治病養生,強身延年之功。在劇中司馬懿不管在朝中還是在戰場,只要有時間就會帶着家人一起練習。

猿戲:增強心肺功能,緩解氣短、氣喘

猿戲擇一牢固橫竿(如單槓,門框,樹叉等),略高於自身,站立手指可觸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雙手抓握橫竿,使兩肢懸空,作引體向上7次。接着先以左腳背勾住橫竿,放下兩手,頭身隨之向下倒懸;略停後換右腳如法勾竿倒縣。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

這難度,嗯,很大,別輕易一開始就照此嘗試。

猿戲中的猿提動作遵循"提吸落呼"的呼吸方式,身體上提時吸氣,放鬆回落時呼氣。上提時吸氣縮胸,全身團緊;下落時放鬆呼氣,舒展胸廓,這組動作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緩解氣短、氣喘等症狀。

熊戲:健脾胃、助消化、消食滯、活關節

熊戲是仰臥式,兩腿屈膝拱起,兩腳離牀蓆,兩手抱膝下,頭頸用力向上,使肩背離開牀蓆;略停,先以左肩側滾洛牀面,當左肩一觸及牀蓆立即復頭頸用力向上,肩離牀蓆;略停後再以右肩側滾落,復起。

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然後起身,兩腳着牀度成蹲式,兩手分按同側腳旁接着如熊行走般,抬左腳和右手掌離牀度;當左腳、右手掌回落後即抬起右腳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驅亦隨之左右擺動,片刻而止。習練熊戲有健脾胃、助消化、消食滯、活關節等功效。

鹿戲:縮減腰圍,保持身材

鹿戲按上四肢着地勢。吸氣,頭頸向左轉,雙目向左側後視,當左轉至極後梢停;呼氣,頭頸迴轉,當轉至面朝地時再吸氣,並繼續向右轉,一如前法。如此左轉3次,右轉2次,最後回覆如起勢。然後,抬左腿向後挺伸,稍停後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後伸3次,右腿2次。

五禽戲的鹿戲是個不錯的縮減腰圍的好方法。因爲鹿戲主要是針對腎臟的保健來設計,它的各個動作都是圍繞腰部來做運動,在練習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使我們腰部的脂肪大量消耗,並重新分配,有益於縮減腰圍,保持苗條身材。

虎戲:緩解頸肩背痛、坐骨神經痛、腰痛

虎戲爲自然站式,俯身,兩手按地,用力使身驅前聳並配合吸氣,當前聳至極後稍停;然後,身軀後縮並呼氣;如此3次。繼而兩手先左後右問前挪移,同時兩腳向後退移,以極力拉伸腰身;按着抬頭面朝天,再低頭向前平視;最後,如虎行走般以四肢前爬7步,後退7步。練虎戲能增強挾背穴和督脈的功能,能緩解頸肩背痛、坐骨神經痛、腰痛等症狀。

鶴戲:疏通經絡,祛風散寒,活動筋骨

鶴戲爲自然站式。吸氣時蹺起左腿,兩臂側平舉,揚起眉毛,鼓足氣力,如鳥展翅欲飛狀;呼氣時,左腿回落地面,兩臂回落腿側。接着,蹺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然後坐下。屈右腿,兩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後兩手換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亦7次。最後,兩臂如鳥理翅般伸縮各7次。

練鶴戲時,動作輕翔舒展,可調達氣血,疏通經絡,祛風散寒,活動筋骨關節,可預防夏季關節炎的發生,而且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人的一生之中,身體的健康是他的最大的財富,只有擁有健康的人才可以笑到最後,這篇文章就爲我們大家介紹了一種叫做五禽戲的養生方法,可以說不失爲一種健康養生的好方法,趕緊在日常生活中學起來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