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大雪”,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也就是說,這一節氣是降雪的主要時段,氣溫下降明顯。因此,北京市海淀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孫榮妍提醒人們注意保暖,謹慎起居,適當進補,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保持氣血順暢,避免疾病的發生。

保暖注重“頭”和“腳”

孫榮妍介紹,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頭部的血管密集,耗氧量大,熱量散發也多。有研究發現,靜止狀態不戴帽子的人,在環境氣溫爲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總熱量的30%。從中醫角度來看,頭爲“諸陽之匯”,也是應該重點做好保暖的部位,尤其是有心腦血管基礎病的人,頭部保暖對預防腦卒中等很有幫助。

除頭部外,腳部的保暖也至關重要。“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部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降低抗病能力。”孫榮妍建議,可通過足浴(即泡腳)的方式做好足部保暖。

足浴時要注意四點:一是溫度,水溫最好40℃左右,水淹沒踝關節處;二是時間,每次浸泡15分鐘,皮膚呈微紅色爲好;三是按摩,泡足後擦乾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2-3分鐘。“足浴之後最好在半小時內就寢,以保證足浴的效果。”孫榮妍提醒。

進補養生需因人而異

孫榮妍認爲,進補養生要適度,不可太過,不可不及。

“大雪時節是進補的大好時節,大致可分爲食補和藥補兩種方式。”孫榮妍建議,食補可食用一些溫補性的食物,如羊肉等肉類;亦可多喫一些益腎類的食物,如腰果、芡實、山藥、白果、核桃等;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不僅可以補養腎氣還可抵抗寒冷,且能潤肺生津。“儘管大雪食補以補陽爲主,但不可過於機械,應根據自身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

對於老年人或身體虛弱的人,在食補的同時,也可以進行藥補。“大雪節氣常用的補藥有人蔘、黃芪、阿膠、枸杞等,可和肉類一起做成藥膳食用。藥補要注意因人、因時、因地,才能真正達到養生的目的,建議聽從專業醫師的指導進行進補,切勿盲目進補。”孫榮妍說。

【食補小祕方】

淮山芡實排骨湯

功效:健脾補氣,尤其適合氣虛脾虛、便溏、面色萎黃之人。

食材:淮山、芡實各50-100g、排骨200g。

做法:將淮山洗淨切塊,芡實洗淨,排骨洗淨切小塊兒待用;湯煲中加入500ml清水,放入淮山、芡實、排骨用武火煮開;再調至文火煲2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劉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