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式點心是以北京爲中心製作糕點的流派,它吸收了南方的、北方的,以及漢、滿、蒙、回、藏等民族飲食文化的精粹,同時融會了葷、素成分以及甜、鹹等口味,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流派。

京式點心影響與輻射範圍較廣,遍及黃河以北的北方大部分地區,這與其獨特的歷史、政治、文化、經濟地位是分不開的。

北京作爲遼、金、元、明、清五朝國都,其糕點業的特點尤其顯著。在明代,京城的糖餅行(糕點行)分爲南北兩案。南案的江浙糕點師多是隨明成祖遷都而來的,他們後來在京開辦了南果鋪,製售江南風味的糕點。北案則是由京城、通州、保定等地的名師組成,製售京味糕點。明代的市井雜記中表明,當時的京味糕點大致有糖劑餅、象棋餅、頂酥、鵝油方脯、骨牌餅、巧果,以及應時到節的月餅和花糕等。

糕點,舊有餑餑(滿語)、茶食之謂。入清以來,北京的糕點業(京式糕點)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清代宮廷與八旗貴族飲食風俗的影響,比如,在南北兩案的基礎上又新增了滿洲餑餑等風味。餑餑鋪(糕點鋪)不斷應運而生。

老北京餑餑鋪從民族特色上說,有蒙、滿、漢、回四個民族的餑餑鋪。蒙、滿族的餑餑合稱韃子餑餑,回族的稱清真餑餑,漢族的叫大教餑餑。同時,糕點在國計民生中的地位自清代以來也在不斷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