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鳳凰衛視《領航者》欄目爆出了這樣一組數據:

一組來自於衛生部門的調查顯示,在中國,60%的人在生命的最後28天,花掉了一輩子60%的儲蓄。

仔細想想,並不讓人驚訝。在這個快時代,人人都擅長儲蓄金錢,卻少有人擅長儲蓄健康。直到病魔來襲,纔會在一次又一次來自於身體和生命的刺痛中,懂得健康的珍貴。

如今

  • 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
  • 7成人有過勞死危險;
  • 肥胖人口即將達到3.25億,20年後將增長一倍;
  • 1.5億人患有皮膚病;
  • 沿海城市畢業生視力低下率85%;
  • 38.2%的中國人患有各類睡眠障礙;
  • 每天約有10000人確診癌症;
  • 中國腸胃病患者有1.2億;
  • 慢性胃炎發病率爲30%……

這只是困擾着人們日常的疾病,殊不知,這些累積積攢的身體傷疤,有多少換來了老年時的“因病去世”。

6月19日,著名導演彭小蓮因病去世,就在去年年底,她所執導的電影《請你記住我》剛剛全國公映,而今,她的時間,永遠停在了66歲。

我們的身體充滿了億萬種可能,唯一沒有學會的,便是呼救,最大的技能,就是“復仇”。當每個人拼命工作努力,暗暗消耗健康,身體會記錄下你未曾善待它的每一筆,給你一個猝不及防又無奈的重創。

一、

60%的人在生命的最後28天,花掉了一輩子60%的儲蓄

“命,就是錢。”這從來不是一句空話。

就在一年前,朋友大羽的舅舅因爲突發腦梗住進ICU,2個月後離開了人世。“他從小就要強,工作一路升職,樣樣都行,誰知甚至還沒有見到孩子步入婚姻,自己就先走了。”

2個月的ICU,全家每天都急得如同熱鍋螞蟻,最初家裏也有百萬的積蓄,2個月後卻負債累累。大羽後來說,每天在醫院陪伴的日子,才知道人到中老年,生起病來到底有多殘酷。

沒有錢住院,偌大的一大家子在走廊裏輸液,病房裏的病牀不夠,沒有錢就只能把牀架在走廊裏,天價昂貴的住院費與欠錢單,足以分分鐘讓一大家子落淚······

在生活面前,疾病足以變成狂魔,分分鐘奪走一條生命。而人唯一能做的,只有不斷的籌錢,和漫長的等待。

60%的人在生命的最後28天,花掉了一輩子60%的儲蓄

1次重症治療保守估計50-60萬,ICU病房可以迅速榨乾整個家庭的積蓄。一個人生病,等於對全家人判了死刑。而人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幾率高達72.8%,患癌概率爲36%。

從未想過爲健康而“賣命”的人,早晚會被疾病“出賣”。

而大多數人,並非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以爲我們有足夠的資本同命運對抗,年輕,熬幾天夜沒關係,年輕,多喫點亂七八糟的沒關係,年輕,多喝酒抽菸沒關係,直到拿到疾病化驗單的那一刻,生命亮起紅燈,才突然決定,把人生活的“自律”一點,懊悔不迭。

二、

60%的人在生命的最後28天,花掉了一輩子60%的儲蓄

活到一定年紀,你纔會發現,決定人生高度的,從來不是智力,而是體力。能夠將健康堅持到最後的人,纔是最終的贏家。

電影《遺願清單》中,醫院的創辦人不幸患了癌症,當他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時,才知道,自己半輩子辛苦努力賺來的萬貫積蓄,到最後不過是一紙雲煙。臨終前的最後半年,他瘋一般的去做曾經沒有做過的事,只爲不給自己留下遺憾。

可生病,卻成爲他人生中最大的遺憾。

人的一生就像登山,存續越多的糧食,就越能夠堅持到登頂的那一刻,擅長存續健康的人,都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著名作家村上春樹33歲起以寫小說爲生,37年保持着晚上九點睡覺,凌晨四點起牀,寫作四小時,每天跑步十公里的習慣雷打不動。他減掉了體重,甚至戒掉了煙癮,每年都有新的作品與讀者問世。

60%的人在生命的最後28天,花掉了一輩子60%的儲蓄

並非健康與賺錢相互衝突,而是你是否真的在乎自己的身體。

多自己下廚做幾次飯,比每天喫外賣的生活來得更健康;多出去運動跑幾圈,比在家做個懶宅更有意義;多爲自己的情緒療傷,比拼了命的釋放怨氣更讓人舒適;多給自己放幾個小假,比拼命工作帶給你更多舒適。

我們要學會如何生存,但更要學會如何存續。我們的老年生活,不該是用年輕時的心血換來的一袋袋血包,而是將年輕時的熱忱,延長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60%的人在生命的最後28天,花掉了一輩子60%的儲蓄

一生不長,請你始終保持健康。

你有什麼養生的好習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