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說,帶孩子帶到懷疑人生的應該還是媽媽們。也許,帶孩子過程中看似沒有一件事情是嚴重的。

總以爲長大後的我們會一手賺錢、一手變美。

直到我們遇到了娃,一切戛然而止。

孩子這生物,長着一張天使的面孔,卻時不時充當着魔鬼的身份。

當我們在感嘆帶娃不易時,身邊卻常常出現“不就帶個孩子嗎?”“你有我辛苦嗎?”的不和諧言語。

對此,每一個母親都想說,沒帶過娃的人就是太天真。

前階段,一個28歲全職奶爸帶娃的視頻火了。

視頻中的這個男人叫小強,在孩子3個月後,他決定當一個全職奶爸。

但是,帶了孩子不到一個月後,他開始崩潰了。

孩子就是一個無理數,抓不住任何規律,一切的辦法到了現實就是紙上談兵。

他記錄了他一天帶娃的行程,結果發現,沒有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帶娃出門買菜——1小時;

做飯,還需要時刻注意孩子動態——2小時;

洗衣拖地板收拾東西——2小時;

一天喫飯時間——1小時;

每天需要衝奶粉、喂寶寶、再哄寶寶睡覺10次,每次40分鐘;

給寶寶換尿布,再洗乾淨8次,一次20分鐘;

帶寶寶出去放風——2小時;

給寶寶洗澡加做排氣操——1小時;

......

一天下來,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就長達21個小時,而且還全年無休。

請問哪一個公司的工作時間會這樣。

小強說,自從帶了娃,我開始無比懷戀上班的日子。

而這個還只是生活中的冰山一角。

當了全職奶爸後,遊戲沒有了,社交沒有了,經濟沒有了,還要忍受外界的輕視。

這些,也是每一個媽媽都在經歷的事情。

之前,每次聽到妻子對自己說,帶孩子太辛苦,小強總會覺得是妻子太矯情。

可是,經過不到一個月的搓磨,才發現,帶娃不是一件一般人能做的事。

世上哪有那麼多感同身受,更多的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帶娃辛不辛苦,真的只有經歷了才知道。

可能是因爲經濟問題,也可能是個人追求問題,許多爸爸媽媽退居二線,老人變成了帶娃大軍。

已經帶過一屆孩子的她們,還需要重新回顧一下年輕時帶娃的酸爽。

一開始,老人們滿懷信心,磨刀霍霍,想憑藉着自己的經驗大展身手。

不想,不管是體力還是理論都已經跟不上時間的變化。

之前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老人帶娃帶出心理障礙。

或許,這個在沒有帶過娃的人看來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認爲帶孩子就是陪他喫、陪他睡、陪他玩,又不需要考慮太多,也沒有什麼壓力。

而這個理論受到了精神醫生的反駁。

精神科主任吳農豔教授告訴大家:

“帶孩子是個辛苦活,責任重大。因爲業餘時間少,睡眠又難以得到保證,容易因焦慮導致失眠,進而引發精神方面的問題。”

現實中,像李婆婆這樣的老人還有很多。

數據顯示,我國2歲半以前的兒童中,由祖輩照顧的比例高達60%至70%,3歲以後佔40%。

也就是說,李婆婆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最後一個。

婆婆們在本可以頤養天年的時候,含辛茹苦的幫我們帶孩子。

就不要再輕易的說,“不就是帶個孩子嗎?有什麼大不了的。”

因爲,帶孩子給他們的壓力,真的超乎我們想象。

要說,帶孩子帶到懷疑人生的應該還是媽媽們。

當媽前是青春少女,一邊享受着父母的關愛,一邊享受着丈夫的呵護,作天作地,做自己。

當了媽媽後,還沒來得及感受一下做母親的喜悅,就迎來了懷胎十月的辛苦。

眼看着自己苗條的身材在一天一天的變胖,漂亮的衣服已經再也不屬於我了;

眼看着美食離我越來越遠,每天都是營養健康的好榜樣;

業餘活動也再也不屬於我,聚會熬夜不用想,每天都想早睡晚起。

以爲十月懷胎已經是人生最艱辛的過程,熬過去就好了,可是生了孩子後才知道,十月懷胎只是一個預兆。

當了全職媽媽後,才領略到了人生的不易。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記錄了媽媽的一天,讓我們看到一個女人在當了媽媽之後,到底犧牲了多少。

不能安心的上廁所,不能放心的喫飯;

一個人忍着痛也要抱着孩子;

在外既要忍受別人的嫌棄,在家還要忍受老公的忽略;

一個人帶娃玩耍,一個人帶娃看病;

......

因爲無比的真實,引起大批媽媽們的共鳴。

許多媽媽看完後淚奔,表示這就是媽媽的日常。

本以爲是一個弱女子,沒想到活成了一個女超人。

最可怕的是,有了超人的榮譽,卻沒有超人的待遇。

外界一邊感嘆着母親的光輝,歌頌着母親的偉大,一邊卻又以一種吹毛求疵的態度對待她們,嫌棄着她們。

前兩天上熱搜的張歆藝,因爲產後身體走樣被羣嘲;

大S產後一度不敢出門,嘲笑自己胖得像個海狗;

趙麗穎外出被拍,大家關注的也僅僅是她的身材;

......

似乎生了孩子之後,所有的媽媽都要帶得了娃,秀得了身材。

就因爲外界的眼光,讓媽媽們既要忍受帶娃帶來的身體疲勞,還要承受生娃後帶來的精神壓力。

我們都忘了,媽媽只是一個普通人,都有力所不及的地方。

媽媽不應該被過分高估,更不能被過分冷落。

我們以爲對媽媽這個身份很瞭解,但其實我們一無所知。

我們以爲帶孩子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事實告訴我們,我們往往低估了帶孩子的辛苦。

有人做了一個調查,詢問帶娃過程中被低估的辛苦是什麼?

其中孤單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因爲沒人可以聊天說話,感覺整個人都是不完整的。

與人說話的過程中,其實也是自我情緒疏解的過程。

很多時候,我們的不良情緒在交談過程就會被化解。

交流本身就是一種陪伴,是一種情感補充。

現實中,相比較物質,媽媽們的情感世界更容易被人忽略。

因爲不被理解,情緒長期得不到釋放,從而導致的產後抑鬱的例子數不勝數。

而我們的不關心、不重視,隨時會將她們推向危險的邊緣。

也許,帶孩子過程中看似沒有一件事情是嚴重的。

但事情積累多了,我們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會是壓倒媽媽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在一切都還來得及的時候,給媽媽們多一些關愛、多一些寬容。

讓媽媽們覺得辛苦的同時,也感到幸福。

也願每一個媽媽都能被溫柔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