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過半,老母親們得空聚首,開門見山,打聽的都是彼此的娃怎麼過的暑假?

一圈細數下來,“出遊+培訓班+作業”,成爲娃們的暑期標配。

孩子忙着去上培訓班,老母親們則忙着接送孩子,誰都不得閒。

米媽問我:“你家孩子都學了啥?”

我細掰一數:已經過去的一個月,孩子有半個月出遊在路上,半個月浸在游泳池裏玩水泡澡。

剛剛啓程的一個月,有半個月要去綠茵場踢球揮灑汗水,再留下半個月時間自由支配。

聽完,米媽一臉蒙圈,直呼我爲“佛系媽媽”。

我這才知曉如今,讓孩子玩過暑假,有多麼不容易。

“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早已成爲過去時;

更悲催的現實是,“我甘心砸錢,卻沒有門路把孩子送進一個暑期培優班!”

“真正的精英教育,都在迎頭向前趕,孩子與孩子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聽着米媽的分析,我的心裏五味雜陳,眼前不由浮現出一個憂心畫面:

自家的孩子猶如賽道上的蝸牛,走走停停;

別人家的孩子卻已飛速前奔,只留一股可望而不可及的煙塵……

同一條起跑線,不一樣助跑路,被慢養的孩子,未來到底差距會有多遠?

樓道里,有一個叫“軒軒”的鄰居家孩子,從小被公認爲“別人家孩子”。

當同齡娃都在樓下蹣跚學步溜達的時候,軒軒的奶奶就開啓了早教接送模式:

大肌肉運動、小肌肉運動,精細動作訓練、專注力培養。

雖然心疼花下去的錢,可每次提起孩子“學有所成”,奶奶卻一臉驕傲:

“你看,專業學過的孩子,走路的架勢就是不一樣!”

漸漸地,從軒軒奶奶的口中,我們聽到了更多軒軒的學習動態:

“他媽媽給他報了英語班,一週兩節課,看到老外就會說hello呢!”

“孩子媽媽說,學圍棋的娃聰明,我家軒軒在少年宮拜了一個圍棋老師,還要打比賽呢!”

“背古詩,我家軒軒老厲害了,別看他現在只有五歲,一口氣能背二十多首古詩呢,教他的國文老師,是個特級教師……”

“樂器當然得學一個,我媳婦去年就買了一架鋼琴回家,孩子每天要練一個小時,纔算完成學習任務。”

……

每逢樓下乘涼遇見軒軒奶奶,聊着聊着,話題就又會聚焦在軒軒身上,聽得我們幾個媽媽面面相覷。

仔細一數,纔讀大班的軒軒已經報了N個培訓班:英語、圍棋、鋼琴、國文、識字、拼音……

回頭瞥見自家的孩子正撅着屁股在花壇裏不亦樂乎地翻石塊,找蛐蛐,突然自嘲:

家長的一念之差,拉開孩子的不同距離啊!

傍晚七點過半,軒軒奶奶起身叫孩子回家,孩子顯然很不樂意。

正僵持中,只聽響亮的一聲叫喚:“軒軒,回家練琴了!”

見媽媽過來,軒軒一臉哭喪,央求:“我還想再玩一會,就讓我再玩一會吧。”

“你昨天學的古詩背會了嗎?英語單詞都會讀了嗎?今天圍棋練過沒有?你今天玩的時間,到此結束了。”

一臉無奈的奶奶見狀,又是哄又是拽,拉着悶悶不樂的孩子往家走。

一個才五六歲的孩子啊,一天24小時,除去喫飯睡覺,剩餘的時間卻被切分成一個個時間條,到了什麼點就要學什麼功課,即使玩耍,也被限定了時間。

不是說孩子童年最大的任務不是長大,而是“玩耍”嗎?

可現實中,有太多的孩子在本該可以盡情玩耍的童年時光裏,卻被家長推入了快車道,還沒長大,就疲於奔跑。

孩子優秀嗎?

的確,他的學識似乎高於同齡孩子。

可孩子幸福嗎?

我不敢確定。

看着軒軒不願意回家的落寞背影,想起他每次路過兒童樂園的渴望眼神,以及那一次次被催促着回家學習的不捨心情,令人心疼。

這些卯足了勁在一開始就領跑的孩子,他的優勢差距能夠保持多少年?

有一項戳心的研究指出:

在學前班認識較多漢字的孩子,一年級的語文會領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級,水平就與其它孩子持平了。

而童年沒有玩夠的孩子,到底會受到多大影響?

精神病學家斯圖爾特·布朗曾經用了42年採訪了6000人,在瞭解受訪者的童年生活後得出:

那些兒童時代不能無拘無束玩耍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不快樂,難以適應新環境。

“自由玩耍”對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應對壓力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認知技能都至關重要。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卻用一生治癒童年。

那些孩子失去的童年遺珠,總有一天,也會用另一種方式,成爲孩子一生的憾事。

網上有一個回憶式記錄視頻,叫做《賦予孩子幸福的能力》。

視頻中的主角是兩個雙胞胎男孩,因爲父母工作原因,在童年期間,四口之家分居兩地,長達三年。

父親帶着哥哥在城市生活,抱着讓孩子“學習好身體好”的執念,將孩子送進了最好的幼兒園,接受最頂尖的教育。

而母親則將弟弟送進當地幼兒園,學習新式育兒理念,讓弟弟開開心心玩過了童年。

誰也不曾料,就是這短短几年,卻讓兩個孩子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在哥哥的回憶中,他連自己都詫異,爲什麼三年後的重逢相聚,自己顯得與母親如此生疏?而弟弟卻可以和父親瞬時親密無間?

真正讓他感覺與弟弟拉開差距的是在不久後的一天,當父親的戰友牽一隻大狗拜訪,他抱着父親的腿不敢向前一步,弟弟卻能與狗玩得痛快淋漓。

直到若干年後,哥哥在回憶童年的這一幕時才恍然明白:原來,那是勇敢和信任。

而有時,勇氣不是鼓出來的,而是由心而生。

日子一天天過去,兄弟倆的差距也在一天天拉遠。

一起繪畫寫生,以速度取勝的哥哥,難以理解弟弟長時間塗塗抹抹;後來才明白那是專注,是創作。

一家四口自駕遊,哥哥總是不屑弟弟貼着車窗傻傻看風景;如今他才明白,原來那是好奇,是探索。

一起去上學,落落寡歡的哥哥,羨慕卻無法理解,弟弟爲什麼可以和陌生同學玩在一起;後來終於知道,那是自信,是開朗。

聚沙成塔,不同的性格,終究造成同胞胎兄弟倆不同的人生。

當最後的鏡頭定格在兩個孩子不同的人生格局,其結局令人唏噓:

弟弟充滿朝氣,馳騁在廣闊的職場天地裏。

而哥哥屢屢碰壁,落寞地坐在公交車上,不堪回憶。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他多麼想再回童年,期盼着自己也能夠像弟弟那樣,在本該可以玩耍的年紀裏,盡情地跑、痛快地笑,用一顆無所畏懼的心,迎面所有美好。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孩子,99.9%的人註定會成爲一個普通人,過着波瀾不驚的普通日子。

比起從小逼孩子成功,讓孩子從小幸福,纔是爲人父母,要爲孩子把握的航向。

童年很短,人生卻漫長。

慢養孩子,靜待花開。

那麼就在童年,靜坐一旁,讓孩子自我生長,看她慢慢成長,願她用童年滋養一生,成就幸福的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