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球友們打球的時候,總是不能打出自己想要的落點,偏高、偏出界、偏低及不過網,這是經常有的現象,每每打出不稱心的球路落點時,總是那麼的懊惱不已!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呢?除了本身擊球動作有瑕疵之外,很大原因是擊球瞬間拍面控制的不好。可以說拍面的朝向,決定着球的飛行方向,擊球時的拍面對於出球線路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接下來就瞭解一下關於擊球拍面對於球的飛行軌跡的知識:

擊球拍面,指球拍與球託的接觸方式。羽毛球運動中,根據擊球技術的不同要求,可採用正拍面和斜拍面方式擊球。用正拍面擊球,球體運行的速度快,力量大。用斜拍面擊球,球體運行距離縮短。用斜拍面摩擦切擊球體,球體呈現旋轉翻滾的軌跡。

(一)正拍面擊球

球拍與球託的接觸瞬間,以正拍面擊打球託。球拍面與球託的摩擦力小,擊球力量大,球速快,能量傳遞效果更直接。如平高球、殺球和挑球等,都以正拍面擊球。

(二)斜拍面擊球

球拍與球託接觸的瞬間,以斜拍面擊打球託正面,加大拍面與球體產生的摩擦力,通過控制擊球力量控制球體飛行的速度和距離。如吊球、劈球等,都以斜拍面擊球。

通過調整擊球拍面和改變擊球角度,可阻擊出直線、斜線不同方向、不同弧度和不同距離的球。

(三)斜拍面捻動切擊球

以傾斜拍面輕力捻動摩擦切擊球託的不同側面,改變球體的運行軌跡,產生旋轉球。如網前搓小球,就是以斜拍面捻動擊打球託的不同部位,來使球體產生不同方向的旋轉。

拍面的控制

拍面控制指擊球時球與球拍碰撞瞬間,球拍面與地面和球網所處的位置關係。拍面的控制,包括拍面的角度和拍面的方向。拍面的角度,指球拍觸球時,拍面與地面形成的角度,分向下、前傾、稍前傾、垂直、稍後仰、後仰等。

拍面的方向

指球拍觸球時,拍面與球網及其延長線所形成的角度,有內切(指拍面轉向身體側)、稍內切、垂直、稍外轉、外轉(指拍面向身體外側轉動)。

如正手吊對角線球時,球與球拍碰撞瞬間,則拍面通常應處於稍前傾、稍內切的位置。而在正手擊平高球時,球與球拍碰撞瞬間,拍面角度則應處於垂直,而拍面方向則應處於稍後仰的位置。

由於受地球引力的作用,羽毛球的飛行軌跡總是呈一定的拋物線狀態,飛行弧線和擊球的準確性關係極大。如弧線太長,球容易端線出界,或在運用吊球、放網前球時落點離網過遠。如弧線太短,則容易出現半場球遭對方扣殺,或不易過網。弧線過低,容易下網。而弧線過高,則給對方充裕的時間進行還擊,如在網前則容易被對方撲殺。

而影響羽毛球飛行弧線的因素,主要在於擊球時的拍面控制和擊球的力量大小。瞭解了羽毛球飛行弧線的這種特點,我們就知道,只有在擊球時,不但要全面地掌握好各種擊球技術方法,而且還要在擊球的瞬間,善於和準確地控制好擊球的拍面用力的大小,才能保證擊球的準確性、穩定性和攻擊性。

所謂提高擊球時拍面的控制能力,實際上是指在擊球時根據擊球的目的,在擊球瞬間準確地運用和控制拍面的角度和方向去撞擊來球。而這種變換和控制的能力高低,直接和人體對自己的前臂、手腕、手指的靈活性和本體感覺有着密切的關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