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爲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衆所周知,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得名於”三秋恰半”,其起源於唐,興盛於宋,宋太宗趙光義曾把中秋與新年、端午列爲三大節日。每逢三秋桂子,宋人都會進行盛大的慶祝,主要有賞月、賞桂、賞燈、觀潮、喫月餅、飲酒賦詩等形式,其中多種月餅口味都是宋人所獨創。

▲宋太宗趙光義劇照

在宋朝之前,很多地方其實並沒有月餅這一說法,以前的“月餅”乃是皇室祭品。《周禮》曾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天子祭拜月神時,祭臺上的糕點就是最早的“月餅”。自宋朝起每逢中秋佳節,皇帝都要在宮中舉辦盛大晚宴,京畿地區所有六品以上官員都要出席。祭祀月神後,君臣於席間同樂、賞月賦詩。那時,中秋宮宴上獨特的點心名爲“宮餅”,民間則把其俗稱爲“小餅”或者“月團”。

▲精緻的月餅

大才子蘇東坡曾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可見連以“喫貨”自稱的蘇軾都認爲中秋喫食“小餅”最爲恰當,酥油和糖作餡的小餅,最是配得上天上明月。“月餅”一詞首見於南宋文人吳自牧所作《夢梁錄》,身爲錢塘人的吳自牧,自南宋滅亡後爲表哀思,專門撰寫《夢梁錄》以回憶南宋都城臨安及家鄉錢塘的城市面貌及繁華盛景。書中曾載,南宋時,權貴家中所做月餅爲菱花型,名叫紅菱餅,類似的月餅還有芙蓉餅、菊花餅和梅花餅等,這種月餅在平時作爲點心也是可以喫的,不只限於中秋節食用。不過這些都是宮廷和權貴家中的景象,全民中秋食用月餅的盛況就要等到明朝了。

▲中秋圓月

中秋賞月習俗,大約始於魏晉時期,風雅的魏晉文人常常於中秋滿月之時,邀請同伴相聚,共抒心中所想。唐宋時期,中秋賞月已經非常興盛,逐漸擴展到了民間。《水滸傳》第三十回裏,張都監就曾攜宅眷在鴛鴦樓安排筵宴,慶賞中秋,邀武松飲酒時,還叫上了心愛的養娘玉蘭唱個“中秋對月時景的曲兒”助興,這首曲子的調正是蘇東坡學士的“中秋水調歌”。宋人金盈之所作《醉翁談錄》也記載了當時中秋拜月風俗:“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郡。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登樓或於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而在南方的廣東潮汕等地,民間則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竈”的俗諺,古人認爲月亮屬於太陰,中秋拜月於男性不利,故多是女人和小孩所做。

▲古代女子拜月繪畫

宋人在中秋之夜,除去賞月外,還有賞燈習俗,與元宵節時舉辦的大型燈會不同,人們爲慶祝中秋節主要是放水燈。《武林舊事》曾載:“此夕浙江放‘一點紅’羊皮小水燈數十萬盞”以求得到江神保佑,小河燈“浮滿水面,爛如繁星”,美景令人歎爲觀止。而在皇宮中更有繁華盛景:“禁中是夕,有賞月延桂排當,如倚桂閣、秋暉堂、碧岑,皆臨時取旨,夜深天樂直徹人間。御街如絨線、蜜煎、香鋪,皆鋪設貨物,誇多競好,謂之歇眼。燈燭華燦,竟夕乃止。”宮中這般佈置,簡直如仙界一般。

▲絢爛的河燈

值得一提的是,宋人在中秋節後幾天,還會趕往錢塘江觀看海潮。《武林舊事》曾記述了南宋臨安的山水名勝、人文古蹟、城市景觀、與世情風物等事,其中所述中秋佳節觀看錢塘江海潮一文,曾入選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夢梁錄》也記載道:”每歲八月內,潮怒勝於常時,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觀者;至十六、十八日傾城而出,車馬紛紛。十八日最爲繁盛,二十日則稍稀矣。”

▲錢塘江海潮

如今,中秋佳節作爲傳統節日的民俗意義雖已發生許多變化,但中國人並沒有忘記它,中秋團聚仍是許多人必行之事,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賞月、喫月餅的情形與古人並無太大差別,雖然沒有“燈宵月夕,雪際花時,金翠耀目,羅琦飄香,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絃於茶坊酒肆,簫鼓喧空,幾家夜宴”之景,但中秋佳節賦予人們的團圓和睦內涵並未改變,這也正是傳統節日始終不會消亡的原因所在。

參考文獻:

《夢梁錄》《東京夢華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