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至30日,“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公益行動”)全國育人論壇在四川成都舉行。本次論壇由北京師範大學、四川省教育廳主辦,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計劃辦公室承辦。

論壇主題是“提升教師育人能力,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旨在讓教師更好地理解兒童的成長,提升育人理念、方法和策略,有效地引導和促進學生自主發展。來自全國部分省市的省級實施負責人、部分地市基地校校長、以及四川省各區縣基地校校長和教師代表400餘名教育界人士參加了此次論壇。專家談,參與感、決策權、勝任感、成就感是關鍵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助理、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吳洪健帶來了主題爲《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徑》的報告。

吳洪健認爲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包括學習自主管理、生活自主管理、情緒自主管理和交往自主管理四大維度。小學階段是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的重要時期,可以通過系統科學的方法進行培養。

“參與感、決策權、勝任感、成就感是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老師和家長要讓孩子參與規則的設定,能夠自主決定哪些情形更適合自己的發展,獲得‘我能做’,‘能做好’的勝任感和成就感。”

吳洪健舉了一個例子,”在某個學校裏有一面文化牆,是由專業的設計公司製作,雖然畫面精美,但學生根本不看,他們覺得和自己沒什麼關係;但當學校讓每個班級承包一部分文化牆,自主設計和製作時,學生參與積極性就變得很高,每當有家長來學校參觀時,都會被孩子們拉去欣賞這面文化牆。”

“所以我建議學校在規劃活動時,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比如讓學生參與規則的制定,設置不同的崗位讓學生感覺自己是主人,建立調查、反饋通道,讓學生有參與感和決策感,並採用多元評價方式,讓老師、家長和學生自己都是評價的主體。通過這樣一個過程,喚醒學生內心的自主管理需求。“校長說,從頂層設計上助力學生自我管理

學生的自主管理是一種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關鍵點很多,但校長尤其關鍵,他們將從頂層設計上確保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發展。論壇現場,來自北京、天津、四川、浙江、陝西、甘肅等省市的多個學校的校長分享了本校的育人經驗。

“小學生羣體,是6-12歲的少年兒童,他們以形象思維爲主,需要在具體的情景中,在實踐當中逐步培養自主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因此,‘活動’是小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培養的基礎載體。”成都市實驗小學校長李蓓以《“A”城,一座自主管理的城》爲主題,爲現場400餘名教育界人士分享了成都市實驗小學模擬的自主“A”城,讓孩子們通過體驗模擬城市主人,參與城市的發展規劃,從而喚醒內心自主管理的意識。

”小學的教育應該順應兒童天性,遵循發育規律,在施教過程中注重還原孩子天性,關注到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陝西省西安新知小學教育集團總部校長劉嵐以《混齡主題教育,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爲主題,帶來了學生自主管理的新思路,新知小學將不同年齡的孩子混在一起,做同一個主題的事情,以大帶小,也以小帶大,促進學生的成長和自主管理能力的發展。

而成都師範附屬小學副校長何琳則以《”自主學堂與主導活動“支撐學生自主發展實踐探索》爲主題分享了學校的實踐經驗,她認爲應該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以自己認識世界的方式進行自主探究和思考,着眼於學生作爲主體的人的主動性、能動性以及創造性。

在成師附小,針對不同年齡段設置了不同的主題活動課,1年級的《我是小小管理員》,2、3年級《我是圖書小衛士/管理員》,4年級《大手牽小手,愛心接力棒》,5年級《我是小小分餐員》,6年級《我是附小值周生》,不同課程着力於不同的自主能力培養,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據瞭解,“公益行動”辦公室將陸續在全國舉辦更多育人活動,爲提升教師的育人能力,促進廣大學生健康成長做出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