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爲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衆所周知,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不過在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使用着相同曆法的國家,比如日本、韓國、越南等,也有着與中秋節類似的節日,只不過各國稱呼不同罷了。日本人通常把這一天叫做“月見節”,韓國當地則稱之爲“秋夕節”。

▲韓國秋夕節制作鬆糕

在韓國,中秋節的地位比在中國還要高得多。對他們而言,中秋節是跟春節同等重要的節日,因此在中秋節時,全國各單位都要放假三天。韓國家庭通常會在中秋這一天祭祖,然後坐在一起喝酒賞月。不過韓國人沒有月餅可喫,他們只有一種叫做鬆糕的傳統點心。

在過去的日本,“月見節”也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人們會在這一天製作“江米糰子”,這是一種用豆沙餡兒製作而成的江米包。到晚上的時候,一家人坐在一起,拿出當天做好的糰子,配着一小杯清酒小抿,抬頭望着美麗的月亮。不過隨着日本“脫亞入歐”,這個傳統節日逐漸沒落,過這個節日的日本人越來越少,如今只能在一些神社和廟會上見到了。

▲日本月見糰子

在泰國,當地中秋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國傳統習俗的影響,非常有“中國味”。在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許多村子都會舉行拜月盛典,人們會在桌上擺放鹹甜口味的月餅,在菩薩像前上香,男女老少一起跪拜祈福,因而又被稱作“祈月節”。而在越南,中秋節更像是與元宵混合而成的節令。在這一天,人們會舉行花燈表演,一起逛街猜燈謎,欣賞精彩的舞獅表演。當然,越南人也會聚在一起喫月餅,孩子們則可以提着鯉魚燈一起玩耍。

▲泰國圓月

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中秋節前後街頭到處都有售賣月餅的商店,電視臺也會不停播放月餅廣告,人們坐在一起喫月餅、看晚會,然後出門參加趣味遊園活動(賞花燈、看舞獅等),不過參加這些活動的大多都是華人。至於伊朗、印度等國,雖然在這一天也有節日,但與中國的中秋節就基本沒有什麼關係了,只是時間上的巧合罷了。

▲新加坡中秋街頭花燈

比如伊朗在這一天歡慶的“麥赫爾幹節”,但是在波斯歷上這一天是七月十六日,而非中國農曆八月十五。由於已經進入秋季,伊朗人會在這一天提前慶祝秋收,品嚐自家採摘的果實。此外,人們還會在蔬果上寫上一些祝福吉祥的話,互相饋贈,並以收到的蔬果數量多爲榮。在印度加爾各答地區,當地人則會在月圓的這一天舉行大型舞會,一起喝酒喫魚、載歌載舞。隨着農村原住居民的人數減少,目前這個節日已經蕩然無存,令人唏噓不已。

▲寫滿祝福語的瓜果

不知各位讀者朋友們,看了這麼國家的中秋節後,是否會有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感覺?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裏,你跟哪些人一起度過,又如何度過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