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不能承受之痛:洛陽人買房痛點大調查 你中槍了嗎?

“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輕如鴻毛,卻讓人難以承受。”這是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著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表達的主題思想,也成爲許多現代人的生活寫照。

同樣的,買房這件事看似只是一個關於“付多少錢住在哪兒”的購買決策,背後卻隱藏着多如牛毛的大坑小洞,輕則煩惱懊悔,重則房錢兩空,密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張名叫“買房之痛”的大網。

當下的洛陽城,正上演着哪些有關於“買房之痛”的故事?樂居網友來現身說法。

靈魂拷問:你覺得買房難嗎?難度有多大?

正方——買房難,同比上青天。

@小米:大啊,舉全家之力買房,投入多。

@dd媽咪:買房難度大,工薪階層一輩子才能掙多少錢。

@風清揚: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買房難度很大。因爲沒錢,經濟能力問題是制約買房的最大因素。

@阿雷:買房這件事難度大,買房是三代人的積蓄,考慮的問題比較多,房價、地理位置,配套、開發商等一系列問題,還有貸款壓力,生活成本壓力。

@Love小鬧鬧:買房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筆投 資,覺得是傾盡所有才買了套,的確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大難事。好的地段價格高,價格低的地段差,真的應了那句話,買房難,難於上青天。

反方——買房不難,只要上車早or有錢or有人幫。

@飛魚:難度不大,只要錢到位,沒什麼好糾結擔憂的。

@小星亮晶晶:不難啊,因爲16年以前買的啊。現在買應該難吧,畢竟,貴。

@強心臟:(難度)不太大。因爲一般買房不止是兩個年輕人,多數父母也會幫襯。

買前之困:上週還在猶豫 這周就買不起了

買之前的心理應該是最煎熬的。特別是對於買首套房的人來說,買房乃人生頭一遭,啥啥不懂,本來意志就不夠堅定,再聽七大姑八大姨朋友甲乙丙丁一通叨叨,更加猶豫不決,往往就錯過了最佳的買房時機,購買力最後大大縮水。

@dd媽咪:看中時沒買,感覺貴,再想買時,價格漲得老高,頓時慌了,反倒是沒想太多趕緊買了。

@柯基不拆:今天看房,猶猶豫豫,隔天去了,房價漲了,不用猶豫了,反正也買不起。

@喬爾丹:房價倆仨月就漲一輪,實在喫不消,借錢的速度都快趕不上首付上漲的速度,最後只能以喫土的決心,買下一個小三室。

買房不能承受之痛:洛陽人買房痛點大調查 你中槍了嗎?

買時之殤:我走過最深的路 是置業顧問的套路

一咬牙一跺腳,終於決定要買了,更多的問題接踵而來:買哪個區?哪個開發商?期房現房?高層洋房?多大面積?什麼戶型……

雖然最終決定權在購房者手中,但人不總是理智的。許多人架不住低價格與低首付的致命誘惑、開發商的宣傳炮彈、置業顧問的甜言蜜語,沒幾回合就被洶湧而來的套路KO(打蒙)。還有一些人,並不清楚究竟什麼樣的房子適合自己,盲目相信所感所見,該論證該諮詢該寫進合同的東西一概馬虎而過,事後只能喫啞巴虧。

@KKW:同事買房,通過中介公司,沒有房產證,定金都交了,1年後房子下來了,正好房價漲了,房主不賣了。

@靖格格:託人買的企業內部團購房,延期交房不說,還讓補交好幾萬塊纔給房門鑰匙。物業公司光收錢不幹活,門口堆放的建築垃圾長期不清理,綠化沒有,健身器材也不配。

@飛魚:置業顧問說的話都有套路,說的是入會有什麼什麼優惠,認購後發現優惠縮水了不少。選房現場營造緊張氣氛,考慮時間少,選房時容易放棄自己心儀的樓層和戶型,衝動認購。

@風清揚:最後悔的是當時輕信了戶型圖與置業顧問的說法,沒有仔細實地考察戶型。裝修時才發現所謂的“2+1”戶型難以多改造一個房間。

@YNA:頭腦發熱,買了戶型挺好的,但是地理位置太遠了,我後悔了,房貸到現在也沒有辦下來,不買吧,還得付違約金。

@小米:買的房子太小,應該買個更大的。有小孩後空間明顯不夠用。

@小星亮晶晶:那時候對戶型不夠了解,感覺自己家的戶型還行,但是現在住進來了,感覺個別地方不是太完美。衛生間窗戶靠近廚房,而且照不到陽光,不美。不如買那個稍大點的戶型了,但是當時又沒錢。

買房不能承受之痛:洛陽人買房痛點大調查 你中槍了嗎?

買後之痛:說好的XX呢?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

相比於前兩個階段,買房付款後體驗到的痛楚最爲真切與刻骨。大半生的積蓄與完全的信任都交了出去,卻發現理想與現實終有落差。

幸運一點的,遇到人車分流、綠化縮水、公廁不到位這類尚可忍的煩心事,睜隻眼閉隻眼,小區還能住,日子還能過。

不幸的,則是遇上房產證辦不下來、樓盤爛尾、交房無期這類嚴重影響生活、破財傷神的糟心大事,像堵在心上的大石頭,時刻壓得喘不上氣。

· 房子爛尾 辦不了證 ·

@強心臟:買到了爛尾樓,停工,無證,遲遲無法交房。

@咪:同事買了小開發商XXXX的房子,住進去幾年了,小區消防不過關,房產證辦不下來。

@dd媽咪:頭腦發熱買了舊城區小房企的房子,開發商跟區委扯皮,後期的開發運營無人管理,房產證至今辦不下來,周邊的配套也跟不上,居住環境差,房子升 值慢。

買房不能承受之痛:洛陽人買房痛點大調查 你中槍了嗎?

· 開發商違約 ·

@馬寺鐘聲迴盪:綠化不夠人性化,活動空間少。買了一期開發的房子,二期之後開發商侵佔綠地。

@Love小鬧鬧:剛需族,2015年買房。買了個不知名,離公婆家近點兒的樓盤。沙盤看着規劃不錯,戶型設計也挺合理,承諾還是雙氣小區。結果交房3年了,至今未供暖。買房時候承諾的人車分流也成了空話,小區內機動車、電動車、自行車亂停亂放,物業服務也極其不到位。辛辛苦苦來買房,最後卻買了個鬧心房。

· 生活不便 出租困難 ·

@阿雷:前兩年買了房子,結果周圍配套一直起不來,位置有點偏,當時實在錢不多,剛需,住進來以後人車不分流,實在糟心。

@朱迪R:朋友買的房子,是一樓洋房,買的時候售房人員沒有告知負一樓是小區的配電房。有一次小區停電,然後啓動發電房發了一整夜的電,他家的樓板都在震動,吵了一夜沒睡好覺。他現在最怕物管開發電機。

@風清揚:物業太多槽點,最大的就是供電用的是臨時電,經常停電,影響正常生活。

@不才公子:小區的公共設施不完善,比如沒有公共廁所,孩子在小區玩的時候要上個廁所還得跑回家上。

@律政老蕭:五年前以高於住宅的價格買了套寫字樓,本想收租金回本掙錢,結果發現根本不好租,換了好些租客都是沒租幾個月就跑了。仔細分析了原因發現,是因爲停車位太少,餐飲配套少,而且周邊都是住宅區,沒有商業氛圍。

前人經驗——買房乃人生大事 理性規劃纔是王道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我們衷心希望您用幾分鐘的時間,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避免用未來幾十年來懊悔當初買房時的錯誤決定。當然,也不要太過依賴別人的想法,在適合自己的範圍內獨立思考,慎重選擇,纔是買到心儀房源的不二之法。

·關於選開發商·

@dd媽咪:大品牌開發商,放心,有保障。還要看商品房的五證二書是否齊全,地段是否便利。

@飛魚:買房還是要買大開發商。財力有限,要選擇價格相對處於窪地的地段,不買價格虛高的。

@強心臟:買房還是要看中大品牌,不然小房地產商的房源是否能交房不好保證。

·關於選戶型與產品服務·

@小米:我的經驗是戶型儘量買大的,改善不是那麼容易的。

@荒原老狼:戶型合理與否很重要,需要給開發商要有尺寸標註的戶型圖,比着傢俱的尺寸實測戶型的大小,注意購買面積和使用面積不能相差太大。

@律政老蕭:寫字樓不比住宅,投 資之前一定要深入考察周邊配套的成熟度與商業氛圍。

@風清揚:物業服務非常重要,買房時一定要考慮後期的物業因素。

·關於買房時機與需求取捨·

@小星亮晶晶:剛需自住的早買,投 資的可以等等機會,作爲長線投 資品,心態要好。

@阿雷:買房好時機很重要,工資收入永遠跟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比如說前兩年房價平穩期,低谷期要儘快傾其所有出手去購買,如果錢不多,可以買個偏的位置,以後有錢了可以置換好的位置。選擇開發商的品質很重要,如果選擇大的開發商,前期承諾後期可能會兌現。

@Love小鬧鬧:首先,你要清楚自己買房是剛需還是投 資。如果是剛需,則需根據自己經濟實力來衡量。畢竟好的地段價格高,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是投 資,那首選地段。好的地段,經濟,文化,教育也不會差,說到底買房還是因經濟情況而異。買房是人生中的大事,理性規劃的消費是前提,一定要避免衝動購房所帶來的後果。

◆◆文末彩蛋◆◆

3月23日-24日,新浪樂居2019洛陽春季房展會將於南昌路王府井外廣場盛大舉行,本次展會由“洛陽建業”獨家冠名。

展會雲集了建業、恒大、碧桂園、中梁、雲星、港龍、和昌等品牌房企的20多個優質項目,爲購房者免去看盤奔波,方便近距離諮詢探訪,對比挑選。新浪樂居的資深媒體顧問團,也將親駐現場爲買房者提供專業的購房指導,第一時間解答您的選房之困,避免後期的買房之痛。現場更有精彩節目演藝,免費禮品派送。

截至目前,已確定參展的單位有洛陽建業(建業·科技城、建業·尊府、建業住總·定鼎府、建業·貳號城邦、建業·龍城東望、建業·大城小院、建業桂園·院望、建業·華陽峯渡、建業·龍城)、君河灣、恒大·雲湖上郡、恒大綠洲、碧桂園·山河城、中梁·壹號院、雲星·錢隆譽園、港龍·雍和上院、和昌·中央城邦、天元·中部自貿港、天元·伊水灣、天元中心、開元壹號等20餘家品牌房企與樓盤,更多參展項目逐漸遞增中。

歡迎有置業意向的朋友蒞臨現場,參與本次購房狂歡盛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