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繼新零售提出,阿里動作不斷之後,其又開始用實際行動踐行提出的"新制造"。近日,50家品牌商的總裁與阿里零售通的負責人匯聚一堂,將要爲零售通旗下賦能的百萬小店打造獨家專供貨品。

並且,爲零售小店專門打造的這批產品還是基於零售通通過大數據從各個類目中精選出來的。而此次合作,則是零售通幫助製造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實現按需定製,真正指導並且參與到品牌商和製造商的生產銷售過程中去。

從而幫助其賦能的百萬零售小店真正掌握用戶的消費數據,最大化地實現供需之間的平衡。而此概念在新零售勢頭正熱的時候就已經被阿里提出,此次實踐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阿里將會成爲新制造的領軍者,促進整個零售行業的變革。

新制造模式的出現,打破了傳統零售中所存在的從品牌商到層層經銷商、代理商、最後到終端的模式。它利用電商多年的影響力與大數據試圖取代傳統零售中的中間商環節,進而實現品牌商或者是製造商到小店的直達。

流通環節的減少、中間商的剝離不僅降低了整個零售環節的成本,更重要的還在於效率的提升,其與新零售所提出的目的如出一轍。通過數據的收集,幫助小店精準掌握周邊用戶畫像,按需定產,既能夠促進商品的流動,又能夠降低囤貨風險。

如果能夠整合全國的品牌商與終端小店,那麼整個零售業與製造業的效率、成本都會實現進一步的優化,行業也會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但是,都說無利不起早,作爲商人的阿里更是深知此道理,它又想從中獲取什麼呢?

第一方面則是金融,當下,幾乎所有的零售背後都有金融的支撐,而根本原因則在於金融所帶來的現金流。阿里也不例外,只不過,隨着淘寶、天貓上的商家數量逐漸接近天花板,它在商家這一塊的金融服務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百萬小店店主極有可能是下一個突破口,暫不說提供資金支持這一方面,僅僅保證金這一塊,一次性收入就不低於一百億,就不要說它對小店每個月進貨還有金額上的要求所帶來的資金流了。

第二方面是數據。對於零售小店來說,一旦入駐了零售通,肯定是想要賣更多的商品。但是,即便是在進貨上稍低一點,不能賣出更多的產品,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產生一個質的飛躍。而阿里的數據系統可以分析周邊商戶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部分商家購買系統或者是數據。

第三方面是物流。在傳統的零售體系中,商品不少是從市、縣、鄉、鎮一級一級向下流通的,其中不乏有代理商選擇自己去進貨,以降低成本。但是,一旦阿里幹掉中間層層經銷商後,也就意味着廠商直接對接各個層級的店主,物流在其中必然會扮演不小的作用,趁機推動菜鳥網絡的發展,又有何不可呢?

不過,想要實現行業變革似乎並沒有那麼容易。在實行的過程中,必然會有部分代理商利益受損,這種動了部分人奶酪的做法必然會經受重重阻力。另一方面,則在於通過數據能否真正幫助商家降低進貨成本,提升銷量的問題。據不少店主表示,相比於從經銷商進貨,零售通的商品反而更貴。

此外,商家一直擔心的壓貨問題又該如何解決?通過大數據測算出周邊用戶需求以及需求量,進的商品沒有賣完的話,又該由誰買單?

總的來說,新制造模式肯定是未來發展的一種趨勢,但是,究竟需要多久才能夠將傳統的零售模式徹底顛覆,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