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號,Facebook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在個人臉書主頁發佈了一封公開信,表明其想要構建以隱私爲中心的社交網絡的願景。此外,扎克伯格還表示將在Facebook裏融入移動支付、電商等功能。Facebook的轉型方向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微信,外媒也直接評論,Facebook是想成爲下一個微信。

當然想要模仿微信不會那麼順風順水,首先全球化是一個大問題,而且其與微信還存在本質區別。當互聯網公司大到可以成爲社會基礎設施後,也將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對於Facebook來說,或許當下跳脫自身利益關係,收攏隱私權限纔是關鍵。

而這次向微信看齊,也正是意識到事態發展的嚴重性,在過去的一年中,Facebook遭遇了互聯網最大的隱私危機,股價較於最高點下跌40%,當然除了隱私問題,其他麻煩也不斷,如此情況下Facebook轉型微信又有幾分勝算?

麻煩纏身的Facebook

2018年是Facebook水逆的一年,除了之前提到的隱私問題,還有Facebook的用戶增長放緩,年輕用戶也正在不斷減少,平臺的廣告投放也影響到用戶的產品體驗。

其一隱私問題。平臺用大數據挖掘用戶習慣,同時假新聞橫行,因泄露個人隱私,Facebook將5000萬用戶數據給了劍橋數據分析公司,致使特朗普贏得大選,而泄露隱私已經嚴重到影響選舉,扎克伯格也因此被迫出席美國聽證會以證清白。

據Statista機構在2018年12月的抽樣數據統計,Facebook已經成爲美國人最不信任的科技公司,公司形象也一度受損。品牌受到影響,不僅會造成一部分用戶的流失,還會減少廣告商對Facebook的信任和依賴,而且之後公司的舉動都會受到隱私問題的牽絆。

其二盈利模式單一。Facebook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Facebook幾乎所有營收都來自於廣告業務,佔到總營收的98.3%,過高的廣告收入佔比說明Facebook嚴重依賴廣告來變現,盈利模式單一。

第三季度財報顯示,Facebook歐洲地區日活躍用戶和月活躍用戶連續第三個季度出現環比下滑,而北美地區日活躍用戶數今年以來維持零增長,出現用戶增長瓶頸,廣告業務增長也將隨之放緩。

Facebook“複製”微信之路,困難重重

顯然微信符合扎克伯格對產品轉型後的描述,但是Facebook與微信還存在着差距。模仿微信除了缺乏創新、支付系統外,兩款社交軟件還存在本質區別。

一來存在開放與封閉系統的本質區別。微信就像是一個私密的消息盒子,用戶在平臺上的交流也相對更加隱私,而且平臺中的用戶之間的通信、社交行爲數據等也受到保護。相反Facebook則像一個開放的個人主頁,用戶之間的交流在平臺中相對公開,正因如此,Facebook去年就曾陷入泄露隱私的事件中。

而開放和封閉兩個系統之間存在本質區別,強行改變會牽涉到用戶、開發者等多方利益。Facebook想要實現從公衆平臺向注重隱私的平臺跨變,勢必要將面臨許多挑戰。

二來支付系統的差距。微信支付自2013年便已上線,而Facebook旗下的Messenger2016年才上線移動支付的功能,時間上Facebook就已經落後。2014年國內的紅包大戰和打車大戰,也爲微信支付的普及提供了契機,而Messenger上支付功能的發展卻不如人意,在競爭中落後於Venmo和Apple Pay。

國外信用卡付款比較成熟,用戶支付習慣已經養成,想讓用戶放棄信用卡支付,使用手機付款也存在很大難度。Facebook支付系統的全球化也將面臨一些國家的抵制,不同國家的政策要求也不盡相同。

三來Facebook面臨創新困境。Facebook素來有“抄襲工廠”的稱號,在自家的Facebook、Whatsapp、Ins產品裏複製了Snapchat的相關功能。而在國內短視頻產品TikTok成功出海並且霸榜後,Facebook也使出慣招,也抄襲上線了一款名叫Lasso的短視頻產品,其創新能力也受到外界質疑。

相比於微信繁榮的生態,Facebook可謂乏善可陳。而且在Facebook的全球化進程中,各個地區的“地頭蛇”也在阻礙着巨頭的步伐,例如日本的Line,韓國的kakaotalk,俄羅斯的VKontakte等,面對來自全球範圍的競爭對手,缺乏創新的巨頭也將招架不住。

收攏隱私權限後,尋求社會共治或是新出路

Facebook終究成爲不了第二個微信,與此同時,扎克伯格的公開信中,新平臺的構建原則,將有助於Facebook收攏隱私權限。此前假新聞、泄露隱私等事件對Facebook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將之推上了風口浪尖,收攏隱私權限能夠緩解公衆輿論,只有從根源上下手才能解決出現的信任危機。

隱私事件的背後可以看到作爲一家全球化公司,Facebook已經大到成爲社會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因此其一舉一動都將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因地位使然,也將承擔更多責任,出發點不再僅是公司利益,需從整個社會這個大的生態層面考慮。

當然公司發展到如此地位,捨棄自身利益並非易事,此時尋求社會共治或是新出路,幫助跳脫商業公司的限制,打開新的發展思路。此時做何事也不再只是看重盈利,而是能否爲行業、甚至社會創造價值。

文/首席發言者公衆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