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命中有多少時間是和網絡一起度過?不想後悔的請舉手!

來源|喜馬拉雅APP捨得智慧講堂的精品課《捨得智慧講堂》第二季中國智慧

編輯|喫飯

無可否認,現如今人們的生活已經完全被互聯網籠罩。無論是喫穿住行,只需要打開手機輕輕一點便可以輕鬆搞定!但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網絡帶給人們的真的都是好處嗎?

其實答案並非一定。網絡和媒介帶給人的影響最終看的還是人自身的主動性。有的人善用媒介,便可便利自己的生活,豐富自己的閱歷;有的人依賴網絡,得到的只有虛擬的快感和時間金錢的流失。

你生命中有多少時間是和網絡一起度過?不想後悔的請舉手!

那麼應該如何看待媒介呢?

掌握信息的主動性

網絡上的信息紛繁複雜,質量高低不一。倘若一個人在需要做決定的時刻,完全依賴於網絡上的信息而不去親身實踐調查,那麼他承擔的風險也是極大的。

網絡確實可以爲我們提供很多我們所不瞭解的信息,來豐富我們的閱歷,但是對於網絡上的信息我們必須抱有一定的警惕和反思。思考信息的來源、辨別信息的真僞、主動切斷虛假信息的傳播,避免更多的人受傷害。

你生命中有多少時間是和網絡一起度過?不想後悔的請舉手!

沒有思考的信息都是膚淺表層的,這種碎片化的信息雖然能讓我們得到短暫的快樂,但是一旦時間過長,人們就會很容易迷失進去,從而失去自己思考和實踐的能力。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都需要對網絡上的信息保持警惕,掌握信息的主動權。

重視生活

生活是真實的,網絡是虛擬的,生活中的快樂是網絡所給予不了的。和家人在一起的溫暖,和愛人在一起的幸福,和朋友在一起的美好,這些都是生活賜予我們最重要的東西。

任何人畢竟都是生活在現實世界的,媒介的迅速發展的確在某些方面便利了我們的交際,使得整個世界都成爲了一個相互聯繫的“地球村”。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身邊那些一直愛着我們的人,切忌因爲維持網絡上一段虛擬的感情而失去了周圍最真摯的朋友。

你生命中有多少時間是和網絡一起度過?不想後悔的請舉手!

但是正確的處理與網絡之間的關係並不是說完全脫離網絡。因爲通過網絡我們確實可以實現“足不出戶便知天下”。網絡的確是我們瞭解外部社會併發揮自身價值的最佳途徑。

技術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媒介是沒有生命的,但是生活是充滿真實和希望的。不要因爲網絡而讓自己的生活過得馬馬虎虎,也不要完全脫離網絡而讓自己失去與外界的聯繫。

你生命中有多少時間是和網絡一起度過?不想後悔的請舉手!

你如何對待網絡,如何對待技術,技術和網絡就會如何對待你。這份反饋最終取決於使用他的人。任何人都應該成爲網絡技術的操控者而不是奴隸,人類發展技術的初衷是想讓技術造福於人類,改變人們的生活,而不是毀滅人的能力。

關於主播和課程:

《捨得智慧講堂》,是捨得酒業自主打造的大型IP,以“名人+名言+名酒”組成自有IP標籤,旗下包含與鳳凰網聯合打造時代名人思想對話節目、與喜馬拉雅FM聯合打造名人脫口秀節目,邀請龍永圖、袁隆平、梁錦松、李稻葵、鄧亞萍、曹啓泰、吳曉波等紛紛參與對話,成爲”共享中國智慧“的平臺。

關於喜馬拉雅:

喜馬拉雅,中國知名音頻平臺,4.8億用戶的共同選擇。不用看,聽喜馬拉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