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紹一種特殊滑結打結法

MohammedJOT 上介紹了一種特殊的滑結打結法,這種滑結可調節鬆緊。(Effectiveness of the Taut-Line Hitch Knotin Reducing and Splinting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滑結打結法:A,尋找打結的位置,B,將繩子穿過打結的木棒,C,藍色線頭交叉置於綠色線頭前方,D,藍色線頭穿過圈內,形成一個結,E,重複 D 過程,形成類似外科結的線結結構,F,左手握藍線線頭,右手握綠色線頭,兩者拉直保持平行,G,將藍色線頭置於綠色線頭後方,H,將藍色線頭穿過 G 步驟形成的線圈,拉緊,H,最終形成一個可滑動滑結,可調節鬆緊。

這一滑結主要應用在單人打石膏過程中,無人輔助抬腿等時,根據患者腿部高度來調節滑結鬆緊度,非常方便。

譯者注:這個方法譯者已經用繃帶試驗過了,基本可以達到文章說的效果,但爲了滑結調整鬆緊度後不滑動,建議重複步驟 D 三到四次,這樣結相對牢靠,在調整位置的時候不太會鬆動。

2. 外固定釘道上負壓封閉密封的簡便方法

Gustilo III 度骨折的病例,早期傷口無法獲得有效閉合,在做外固定穩定骨折後需要應用到 VSD 設備來封閉創面,但外固定架釘道周圍的密封封閉可能是個不小的問題,Glenda 等人近期介紹了一個內固定針道周圍封閉的小技巧,如下圖所示。(A Novel Inexpensive Technique to Seal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on External Fixation Devices)

1Gustilo III 度開放性骨折,外固定架固定完成

2:在局部創面使用泡沫輔料覆蓋

3:泡沫輔料外面使用保護膜覆蓋

4:在釘道位置保護膜覆蓋的基礎上,使用結腸造瘻密封劑進行密封,貼合度很好,不會漏氣

3. 簡單方法改善下脛腓聯合復位不良率

下脛腓聯合損傷後進行固定很多病例在術後複查 CT 時可以發現脛腓聯合復位不良,其中手術技術有很大相關性,Andrzej 等人介紹一個簡單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脛腓聯合復位不良率。

對脛腓聯合損傷的屍體標本研究發現,將一個圓形襯墊放置在踝關節下方會明顯導致脛腓聯合腓骨向前移位,而將圓形襯墊放置在小腿中段下方,則脛腓聯合腓骨基本位於解剖位置

踝關節骨折合併脛腓聯合損傷的病例,術後 CT 提示出現脛腓聯合復位不良。

將圓形襯墊放置在小腿和踝關節不同位置,可導致腓骨位於解剖和非解剖位置。

作者建議,對脛腓聯合不穩定的病例,可以考慮應用上述方法來獲得脛腓聯合最佳的復位位置。(Operative Setup to Improve SagittalSyndesmotic Reduction:Technical Tip)

4. 脛腓聯合損傷直視復位和間接復位效果相當

美國學者 Eric Quan Wang 等人近期發表文章,對下脛腓聯合損傷病例,採用前外側入路直視下復位脛腓聯合和採用外側入路,手指觸摸輔助間接復位治療下脛腓聯合損傷,復位效果相當。(Assessment of Open Syndesmosis ReductionTechniques in an Unbroken Fibula Model:Visualization Versus Palpation)

前外側入路,直視下復位下脛腓聯合,克式針固定。

外側入路,手指觸摸輔助間接復位,克式針固定。

CT 掃描評估脛腓聯合復位情況,其中 A,B 圖評估腓骨相對脛骨旋轉程度,C 圖評估內外側側方分離,D 圖評估脛腓骨前後分離情況。

5. 髕骨上髓內釘可安全應用於脛骨幹骨折

脛骨幹骨折目前常用入路有多種,其中髕骨上髓內釘入路目前開始越來越受到歡迎,對脛骨近端骨折的病例特別適用,但也有學者質疑髕骨上髓內釘入路會增加膝關節軟骨損傷概率。

Sancar 等人近期發表的研究顯示,髕骨上髓內釘入路可安全應用與脛骨幹骨折治療中,並且並不增加髕股關節軟骨損傷和疼痛發生,也不影響關節活動度。(Knee Pain and Functional Scores AfterIntramedullary Nailing of Tibial Shaft Fractures Using a Suprapatellar Approach)

髕骨上髓內釘入路,大體進針點,透視下脛骨正位及側位進針點,要求和髕骨下入路基本一致,但可以很好的避開髕韌帶阻擋。

確定進針點後進行進針及擴髓應用。

通過關節鏡評估術前,術後髕股關節面損傷情況,其中 A(術前),B(術後)爲I級損傷,C(術前),D(術後)爲 II 級損傷。

6. 腰大肌橫斷面積大小和男性脆性骨折 1 年內全因死亡率相關

肌肉減少症往往提示患者活動量減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會增加患者骨折發生風險,這個已經爲臨牀數據證實。

Basel 等人近期發表研究證實,腰 4 水平腰大肌橫斷面積減小和 1 年內脆性骨折全因死亡率增加有關,主要原理還是肌肉減少往往提示活動量少,營養不良,年齡增大等相關情況。選擇腰大肌作爲參考主要是此類肌肉比較恆定,干擾少。(Decreased Lean Psoas Cross-Sectional Area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1-Year All-Cause Mortality in Male ElderlyOrthopaedic Trauma Patients)

腰 4 水平測量腰大肌橫斷面大小,上圖大,下圖小。

期刊速覽在持續更新,請繼續關注哦~

編輯|Seaweed

配圖 | 參考文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