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原创稿件 文|易典

图注:德银和德商行的总部大楼相隔不远,步行距离之内就能到达

“在经过多年失败的挣扎后,为了和华尔街投行巨头竞争,德国终于采取了终极大招—成立一家超级银行。”面对金融圈内的重磅并购,纽约时报如此评论。

当地时间周日(3月17日),德国最大的两家银行—德意志银行(以下简称为“德银”)和德国商业银行(简称为“德商行”)终于“官宣”开始谈判,讨论合并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已经开始谈判,但曾经势同水火的竞争对手却对最终结果并不乐观,双方都发表声明称谈判并不一定能成功,并不一定能完成最终合并。

德国两大银行巨头的谈判,似乎是一场心不甘情不愿的“相亲”。德国政府犹如积极牵线搭桥的家中长辈,希望促成一段强强联合、势均力敌的“姻缘”,打造一个“德国制造”的超级银行。

德国是否想学习中国,拥有一个有国资背景的“宇宙大行(中国工商银行)”规模的超级银行?然而“联姻”真的能解决问题?德国银行离“宇宙行”还差多远?“圆梦”华尔街到底是理想还是噩梦?

001

政府牵线的“相亲”:1+1>2 ?

与其说是两家银行巨头的联姻,不如说是德国政府安排的“相亲”。然而德银是金融圈的“高富帅”,也是华尔街上排的上名号的外资银行,何以沦落至“相亲”?

说到底,是因为业绩不佳,严重亏损。一句话总结:没钱了。

背靠着欧洲最大经济体,德银和德商行的体量都不小。但是在同等规模的银行中,他们是盈利能力最差的,净利润常年在负数徘徊。

2018年第四季度,德银净亏损4.09亿欧元,但全年净利润终于回归到正数达2.67亿欧元。此前德银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15年最高净亏68亿欧元。

图注:2015, 2016, 2017年德银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数(单位均为欧元)

三月初,《华尔街日报》一篇报道又给了德银致命一击。报道引述“内部计算”,称德银股票交易业务去年亏损了大约7.5亿美元,该行考虑关闭股票交易业务部门。

多年的亏损已经让德银“元气大伤”,在盈利上难敌对手。以欧洲最大的银行英国汇丰银行为例,2018年全年净利润为120亿欧元,比德银净利润的40倍还多。

有意思的是,德银有一段“中国情缘”,差一点成了一家“中国银行”。 2017年2月,海航首次披露投资德银,随后在三个月内增持。到了2017年5月初,海航已增持德银股票近10%,成为该行最大股东。2018年,海航开始逐步减持德银股份。到2018年9月,海航出售德银股份,退出海外投资,将业务重点放在航空上。

相比德银偏重于投行的业务模式,德商行则是典型的商业银行,甚至是一家有国资背景的银行。2009年经济危机时,德商行收购了一家银行后发现有数十亿欧元的隐形债务。 性命攸关时,德国政府出手救助。直到今天,德国政府仍然拥有德商行15%的股权。

为了两家银行的“联姻”,德国政府操碎了心, 一直积极牵线搭桥。

金融圈内也有一些传言,这次德国两大银行合并不仅是政府主导,背后是国家战略,德国在“下一盘大棋”:德国是欧盟中最有实力的经济体,需要一家强大的银银行支持德国“出口导向型”经济,也需要一家有国际竞争力的银行。

“合并是为了对抗摩根大通这类老牌华尔街巨头,和新兴崛起的中国银行。在下一次金融危机来临时,德国官员希望德国公司不用过度依赖外国银行的资源和贷款。”纽约时报评论。

真正的幕后主导是德国财政部长Olaf Scholz, 他曾在多个场合谈到“德国需要一家超级银行参与到全球竞争中”,而他的副手—德国财政部副部长、前高盛德国区的高管Kukies公开表示“我们与各方经常联系”,德国媒体称副财长已经与德银的代表见面数十次。

政府的好意,被“相亲”的双方能够领情吗?

两家银行看起来“门当户对”、势均力敌,总部都位于德国经济重镇—法兰克福,两栋总部大楼并肩而立,走路不过几分钟。政府牵头、高层推动的合并,面临的最大阻力却来自内飞部--银行员工工会。

德国企业都有强大的工会,工会代表员工利益,在涉及到兼并收购及裁员的问题上非常敏感。 谈判才刚刚开始,银行工会代表已经公开宣布:“我们坚决反对两家的合并,这将导致数万名员工被裁员。”

据外媒报道,一旦合并,裁员规模将达3万人左右。

002

离“宇宙大行”还差多远?

合并后的银行将有2万亿美元资产,跃升为欧洲第三大银行,仅次于英国汇丰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拥有近德国五分之一的用户。

中国也有一家超级大行—中国工商银行。因其庞大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工行又被业内调侃为“宇宙银行”。德国是否要学习中国,也打造一家有国资背景的“宇宙行”?

对比工行与德国银行的规模,似乎合并之后离“宇宙行”的规模依然相去甚远。

以2017年年报(德银2018年完整财报暂未公开)为例,德银的总资产折合人民币11.5万亿元(编者注:为方便比较,都按照年末汇率折合为人民币计算),其中包含1.7万亿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营收方面,2017年总营收近3000亿元,但净利润为负,净亏58.6亿元。

相对于德银的资产,德商行更“小而精”。2017年末,德商行的总资产为3.5万亿元,其中包含4348亿的现金。全年总营收267亿元,净利润为12.17亿元。

再和“宇宙行”—中国工商银行做同口径比较。2017年年末,工行总资产为26万亿元,几乎相当于两家银行加起来的两倍。总营收高达5880亿元,差不多是“德银+德商行”的1.8倍。

但是“宇宙行”最强悍的不是资产规模,而是盈利能力。2017年年末,工行净利高达2860亿元,而两家德国银行的净利润加起来还是负数。工行一年赚的净利润几乎相当于德银辛辛苦苦干一年的全部收入。

或许两家银行巨头合并之后,最需要提高的是盈利能力。能赚到钱,才是硬道理,才是“圆梦”华尔街的基础。

003

打入华尔街有多难?圆梦还是噩梦

成也华尔街,败也华尔街。

曾经在一个闭门讨论中,一个国有银行的高管感慨:“作为金融人,谁没有一个华尔街的梦想?”引发了当场不少大佬的认同。

2016年9月,遭英国脱欧重创后,德银又面对美国司法部开出了140亿美元的天价罚单。这是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截止到当时对银行开出的最大一笔罚款之一,因德银在金融危机前(2005年-2007年)在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业务违规

2017年1月,德银因误导投资者出售住房抵押支持证券,美国司法部开出了72亿美元的天价罚单。同年5月30日,因反洗钱项目存在缺陷,德银再次向美联储支付了4100万美元。

2018年6月,德银因涉嫌操纵外汇价格,误导客户同时泄露机密的客户信息,被美国纽约金融服务局处以2.05亿美元的罚款。

2018年11月,170名警察突击检查德银法兰克福总部大楼,称部分员工帮助犯罪分子洗钱。

2019年,德银又被牵涉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逃税案件,被美国众议院金融委员会主席称为“全世界最大的洗钱银行”。

据彭博社统计,在过去十年中,德意志银行花费超过170亿美元用来支付法律诉讼费用。

对于德银频频“中招”被罚,业内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有些观点认为德银成了地缘政治的牺牲品,美联储舍不动高盛、大摩、小摩这些“亲儿子”,只能拿德银这个“外地人”开刀。以2016年的140亿罚单为例,在金融危机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是各大银行都在做的业务,因为监管宽松多少都有违规,为何要拿德银开刀?

另一些观点认为,德银频频被罚正说明了其在国际金融竞争中缺乏比较优势。在与华尔街巨头的竞争中,不够熟悉游戏规则,造成了业绩难看、管理不善、频频违规。

彭博社专栏评论称:“在被逼无奈的合并之前,德银其实还有最后一张底牌—彻底放弃征战华尔街的野心,放弃与华尔街巨头的竞争,转型成为一家专攻欧洲市场的投行。”

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德银在华尔街上的表现不佳,让德国政府愈发重视参与国际竞争,让两大巨头联姻的终极目的还是—称霸华尔街。

是被“逼婚”联姻,称霸华尔街?还是拒绝“相亲”,退守欧洲?

这不仅是德银面临的选择,也是德国金融业的选择,更是每一个想要进军华尔街的外国金融机构需要思考的选择。

眼看他楼高起,眼看他楼塌了。19世纪70年代成立的德银和德商行,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终究难逃被兼并收购的命运。上世纪90年代,德国还有5家大银行,目前仅剩下德银和德商行,而这次合并之后,德国只剩下唯一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银行。

那些年,德银教会我们的事:参与国际竞争,立足华尔街,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