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中國共有五個計劃單列市,分別是深圳、青島、寧波、大連和廈門。其中,深圳毋庸置疑是最強的,青島和寧波最爲接近,大連和廈門最爲類似。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先將青島和寧波做個全方位對比。首先,看下兩座城市的面積和人口。

根據百度百科的最新數據,青島的面積爲11218平方公里,寧波的面積爲9816平方公里;青島2017年常住人口929.05萬,寧波2018年常住人口820.2萬。

由於青島的面積和人口都多於寧波,所以下文中的總量數據要適當考慮這個因素。

最近10年,青島的GDP一直領先於寧波,而且近幾年的領先優勢越來越大。如果計算人均,雙方的差距微乎其微,前五年寧波略高,後五年青島略高。

青島之所以能夠擴大對寧波的優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青島周邊的競爭對手較少,競爭力也有限,寧波則不同,位處長三角,競爭對手既多且強。


除了2014年,寧波在其它年份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都高於青島,而且近幾年越來越高。一般來說,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GDP是成正比的。

爲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反差呢?兩個原因:一是經濟結構不同;二是地方政策不同。小編不是財經方面的專業人士,不敢妄下結論,還請方家不吝賜教。

儘管寧波的常住人口低於青島,但在城鄉居民儲蓄年末餘額上,寧波一直高於青島。如果計算人均儲蓄餘額,寧波人的家底要高出青島人不少。

2018年的該項數據暫缺,不妨看看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青島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爲50817元和20820元,寧波分別爲60134元和33633元。


儘管青島人的錢包沒有寧波人那麼鼓,但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青島一直領先於寧波。考慮到青島常住人口更多,人均數據應該相差無幾。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不止包括本地人的消費,還包括外地人的旅遊消費。從遊客吸引力來看,兩座城市不相上下,都有着較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青島和寧波都是中國重要的港口城市,貨物進出口總額位居全國前十。相比之下,寧波始終高出青島40%左右,具備更強的國際貿易能力。

2015年和2016年,青島和寧波的貨物進出口總額都出現了大幅下滑。2017年,兩座城市回暖,但寧波恢復得更好,創下歷史最高值,青島只能保持謹慎的樂觀。


2009年到2017年,青島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始終低於寧波。2009年,寧波要高出青島17.7%2017年,高出9.8%,相對差距在縮小。

綜合近幾年的數據,2019年寧波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應已超過10萬元,尚未達標的請繼續努力。青島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突破十萬,至少得到2020年。

房價是老百姓最爲關心的話題,從2009年到2018年,兩座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了大幅上漲。相比之下,青島房價始終低於寧波,增速卻更快。

具體來看,從2010年到2016年,青島房價實現了大幅上漲,寧波卻在原地踏步。從2017年開始,兩座城市都加快了增長的腳步。

總而言之,青島憑藉更大的體量,在GDP上始終領先寧波,寧波的民富程度卻要高出青島一大截,這是青島要向寧波學習的地方。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青島統計局、寧波統計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