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娃,除了要扛過生產時的陣痛,還要經歷生活天翻地覆的變化、熬過餵奶的痛。

有不少媽媽在產房裏一滴眼淚都沒有流,卻在漲奶排奶的時候哭得稀里嘩啦。

這種痛只有體會過的人才知道是多麼的痛不欲生……

於是內心隱隱期待斷奶日子的來臨。

可真到了那時候,內心多少還是有些不捨,這一斷,相當於斷了自己與孩子之間最天然的親密紐帶,但又不得不這麼做。

同事從決定斷奶的那天起,就回孃家住了幾天,孩子有婆婆照看着。

那幾天,她與孩子是處於完全隔離的狀態,打電話發微信的時候也不讓孩子聽到媽媽的聲音。

好幾次她在電話裏聽到孩子哭的聲音,都捨不得,開口跟婆婆說,“媽,要不我回來吧。”

“不能回來,你一回來就前功盡棄了!斷奶就得狠下心來。”

婆婆的態度很堅決,媽媽的態度也一樣,“斷奶都這樣,熬幾天就好了。”

等她再次走進家門的時候,就開啓了“媽媽不能走”的日子。

因爲對孩子來說,斷奶本身是一件很傷心的事情。這個時候,媽媽沒有在身邊安慰他陪着他,給他帶來的傷害會更大。

雖說斷奶是一個必經的階段,但也不意味着一定要用這種精暴的方式,畢竟斷奶不是斷媽。

所以,對待孩子對待自己還是溫柔一點。

朋友決定孩子兩歲就斷奶的時候就提前做了功課,即使每次家裏人提議讓她去外面躲幾天的時候,也堅持按照自己的做法。

剛開始,她減少了親喂的次數,早晚照常,中午早早讓孩子喫完,便帶着他出去轉轉,自然而然,他也忘記了中午他還沒有喝奶。

再後來,她把早上那一頓也給減了,每天早上起來做孩子愛喫的美食,爸爸給孩子洗漱後直接抱餐廳,一家人迅速進入早餐狀態。喫完早餐她就帶着孩子去逛超市、菜市場買菜;或者在小區裏和其他小朋友玩;或者跟孩子看看繪本,講講奶精靈的故事;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家人開始有意見了,“照你這樣做,孩子要到猴年馬月才能斷奶?”

“不行你塗點辣椒水或者清涼油,孩子喫一口就不喫了。”

當時她聽到,震驚了,爲什麼一定要用這麼粗暴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呢?

幸好她老公支持她,繼續溫柔斷奶。

斷晚上那餐是一件難事,即使已經告知孩子,即使白天完全不喫,也沒有辦法抑制住晚上的想念之情。

有時候孩子哭着鬧着要喫,怎麼說也不聽的時候,爸爸就會發揮他的作用,安撫孩子的情緒。三天過去了,孩子偶爾還是會想,於是他們給孩子買了個蛋糕,告訴他奶精靈已經飛走了,他已經長大了。用一種儀式,讓寶寶與媽媽的neinei做個告別。

這種方式雖然有些漫長,但遠比那些簡單粗暴的方法來得溫柔。

有的媽媽看着孩子哭鬧於心不忍,說服自己再給孩子喫一次吧。有了一次妥協,就有第二次,很快就前功盡棄。第二次斷奶,便來得更加艱難。

所以一定要做到當寶寶沒有想起的時候,媽媽不要主動提供;當孩子吵鬧着想喫的時候,不要輕易妥協。

縱然有萬般不捨,也要面對這場小離別的到來。經歷這一場,也就意味着我們與孩子正式跨入另一個階段。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怎麼斷奶呢?

聲明: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