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聊起朋友的老公,大家都很羨慕。

從事自由職業的他,既能顧好工作也能照顧好孩子,甚至會幫忙做家務活。

這典型就是別人家的老公,很多人都想自己老公要是有他一半也就滿足了,只可惜事實上,一半都難以達到。

自從有了孩子,夫妻矛盾迅速激發。女人帶娃做家務累得要死不活,而那個男人卻一心一意地陪着手機、遊戲……

家中若有老人幫忙,那還輕鬆一點,若一人帶娃,對那個男人的怨言會隨着時間累積得更多。

大部分女人已經忘了多少次因爲手機、遊戲跟老公吵得不可交,只知道,爭吵後老公依舊沒有放下手機、遊戲。

朋友的老公就很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點時間。

上次我們姐幾個一起帶娃去他們家玩的時候,更叫大家羨慕了。

朋友陪着我們聊天的時候,他看着孩子們玩;到點的時候他給孩子準備水果、開水、零食;喫飯的時候主動喂孩子;孩子要換尿不溼的時候,又是他動手;甚至孩子要睡覺的時候,是他唱着兒歌哄睡……

朋友說,雖然也會粘她,但更多的時間都是爸爸照顧。

也許是因爲工作的不同,所以這位爸爸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著名教育學家斯賓塞曾說,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可見,父親的參與有多麼的重要。

或許你不懂得怎麼照顧孩子,或許你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玩,也或許是因爲你沒有進入父親的角色的當中……但無論怎麼樣,爲了孩子,總歸要改變。

格爾迪曾說過,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這種力量,是母親無法給予的。

夫妻在養育孩子的路上都有各自應承擔的責任,如若一心沉迷於手機、遊戲,那麼孩子何時才能享有父親陪伴的幸福感呢?

朋友家兒子託班的一位老師,孩子也才兩歲多,每天除了忙託班的事情,還要抽時間多陪陪孩子。

有一次晚上回家,孩子讓她陪他玩磁力片。當晚就看到她髮圈感慨自己的動手能力不如孩他爸。

有些方面,女性的確比不上男性,所以在孩子的養育上,需要兩人一起付出,而不是孤軍奮戰。

現如今很多家庭都存在“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的情況,讓家中的女主人實在氣憤。

這個時候,要不就“奮起反抗”,要不就是接受現實。

因爲老公玩手機,我們也爭吵過,到後來,我選擇接受現實,默默“反抗”。

“老公,我腰疼得厲害,你幫我把這幾件衣服晾一下好嗎?”

“老公,你看會孩子好嗎?我去把碗洗了,要不你幫我洗碗好嗎?”

“老公你陪孩子玩會,我先去洗澡。”

“老公,我今天太累了,想安靜一會,你帶孩子去樓下玩會,好嗎?”

……

雖然爭吵還是存在,但至少不是自己一人承擔;

雖然前天因爲他玩遊戲沒看好孩子導致孩子受傷,點燃了我的爆脾氣,但必須承認這是一件突發事件,不能全怪他;

雖然我們都希望他能早早承擔起父親的責任,但我們製造機會讓他們在接觸中成長……

當然身爲人父,不要認爲即使你不照顧孩子,孩子也會有人管,而繼續我行我素;

不要因爲工作上的疲憊,而忽略了孩子的需要;

不要因爲自己的懈怠,弱化了妻子的付出……

家庭教育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孩子0-6歲期間,少不了爸爸的愛和陪伴。

聲明: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