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於孩子脫掉尿不溼持着急態度,甚至有的人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把尿,試圖讓孩子更早的學會自己上廁所。從各種事例和科學角度來說,把尿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對孩子的危害性很大。

事實上大部分兒童專家認爲,等到孩子具備自我控制的能力後再進行上廁所訓練,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本來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不可能一蹴而就。

現在的天氣愈發轉熱,我們可以開始爲此做一些準備。

首先,讓孩子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馬桶。

這種馬桶能讓孩子不需要任何輔助就可以自己使用,能帶來更多的親切感,同時孩子的雙腳可以直接碰觸地面,能夠減少意外的發生。

其次,先讓孩子熟悉,隨意教導。

其實訓練如廁最好的方法就是言傳身教。當寶寶開始有上廁所的意識,通常會對爸爸媽媽上衛生間的行爲產生興趣,然後加以模仿。我們可以帶着孩子進衛生間,讓孩子意識到小馬桶的作用,接着嘗試讓孩子直接坐在小馬桶上,如果拒絕,也不要勉強,太強迫反而會讓孩子更加反感。只要耐心多陪孩子嘗試幾次,很快他們就會接受。

再次,脫掉尿不溼。

當孩子熟悉並能夠接受的時候,這時候天也熱了起來,我們就可以讓他們穿上小內褲,正式進入訓練階段。剛開始孩子會比較不適應,他們可能一天會尿溼無數條褲子,但不要緊,每次尿溼的時候就蹲下來告訴他,寶寶,想要尿尿的時候告訴媽媽,媽媽會帶你去小馬桶那邊解決。多次尿溼褲子的不適感會讓他們更快接受小馬桶的存在。

最後,多表揚,少批評,少動手。

如果孩子排斥就可以先按下暫停鍵。很多孩子面對家長訓斥、動手,內心會產生很強的牴觸心理,從而使訓練進入尷尬狀態,當然也有例外,有一些孩子在這種情況下迅速學成。

如果孩子第一次嘗試成功的時候,家長們對他的表揚會給他們帶來一種驕傲感,讓他們產生更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使訓練更早完成。

我家樓上那對雙胞胎姐妹,就訓練得非常順利。媽媽的狠心揍一頓,她倆都長了記性,很快戒掉了白天的尿不溼,緊接着又迅速戒掉了晚上的尿不溼。

再反觀我女兒雖然白天順利脫掉了尿不溼,但晚上仍然對它有很強的依賴性。想當初2歲開始訓練的時候很多人一直勸我,揍幾次就長記性了,別捨不得,都多大了。

只是我於心不忍,原本以爲她聽不懂這些話,可誰知這個敏感的孩子多少明白一些意思,開始特別反感穿小內褲,每次都鬧騰着要穿尿不溼,甚至一度我們停止了訓練,用一個月的時間讓她忘掉這段不適的記憶。

一個月以後,非常地順利,只用了幾天時間,她就接受了小馬桶,並且很快進入自己使用的模式。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不能太過着急。

當然了,也沒辦法太過着急,畢竟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是不一樣的,浮躁的心態並不能夠幫助孩子順利的脫下尿不溼,反而會給孩子帶來過多的負擔。

只要你願意給時間,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所有的事情都易如反掌。

聲明: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