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0天

窗外酷暑嚴寒

我也會一直陪伴着你

全文字數:3049字

閱讀時間:4分鐘

當《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貓眼預測總票房從27.55億一路上調到34.31億、34.84億、41.78億、44.94億、47.43億,“國漫崛起”的呼聲一波高過一波。淘票票數據顯示,截止8月8日15點,《哪吒》累計票房已經將近30億,遠遠超過《瘋狂動物城》登頂中國動畫電影票房榜新冠。

“這是國產動漫作品前所未有的高潮”、“與好萊塢的距離又拉近了一步”、“牛x就完事了”……《哪吒》的橫空出世,徹底點燃了這個原本平平無奇的暑期。朋友圈基本每天都能看到影片相關好評,以及各種幕後故事、最新票房海報紛紛刷屏,即使是普通觀衆,也成爲了影片的精神股東。

全民爲國產動畫電影狂歡的戲碼,在2015年也曾上演。彼時成人動畫電影已經沉寂了十多年,《大聖歸來》猶如平地驚雷,不僅激發了人們對國漫的信心,還有資本對這一高風險產業“朝天椒一般”的熱情。 無論從內容還是票房成績上來說,《大聖歸來》都是國漫的里程碑,它開啓了資本扶持國漫的道路。然而在票房成績忽然達到一個極端值後,國漫卻出現了較長時間的迷茫期,票房成績一直達不到與《大聖歸來》持平的理想狀態,長達四年的時間裏,國漫的“自由成長”造成了票房體量的縮水。 對於行業來說,這種票房表現的“不理想”根本原因在於國漫的製作週期較長,而國漫作爲市場的一種“新類型”則與快速迭代的觀衆需求無法完整匹配。 以至於原本渴望打破圈層實現“閤家歡”的國漫變成了市場的小衆類型,而這種蔓延狀態在《哪吒》的身上發生了反轉。按照工業化模式製作,也成爲了國漫的一致需求。

如今,《哪吒》的票房突圍,是否能將國漫帶入到一個新的階段,開啓國漫工業化製作流程呢?

市場遇冷,動漫產業迎來資本退潮

2015年、2016年,可以說是屬於中國動畫公司的高光時刻。IT桔子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7年,發生在動漫行業的投資數量共78起,投資金額共48.9億。資本的大量融入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動漫公司的生存壓力,但聚集了資本、人才的動畫產業,並沒有讓整個動畫電影市場再上一個臺階:經歷了2016年票房成績創下歷史新高後,2017年、2018年的動畫電影市場急劇降溫。

2016年我國上映的動畫電影數量爲65部,總票房68.9億,增速62.12%遠超電影票房整體增速,票房佔比上升至15.07%,但其中國產電影票房只有23.8億元,票房佔比34.5%。當年國產動畫電影表現最好的是《大魚海棠》,票房爲5.65億元,第二名《熊出沒之熊心歸來》票房爲2.88億,其餘作品均未過億。

2017年動畫電影總票房爲49.9億元,較2016年減少了20.14億元,同比下滑了28.75%,其中進口動畫電影票房爲36.37億元,佔比爲72.89%;2018年總票房較2017年再下滑約13.37%,其中34部國產動畫總票房只有16.23億。同時,發生在動漫領域投資數量共115起,相比2016年下跌13.5%。2018年的投資數量滑落到68起。而2019年上半年,資本對動漫領域的活躍度又遠遠低於去年同期。從2019年1月至6月底,國內獲得融資的動漫公司僅15家,金額大概爲11.26億。2018上半年共有44家公司獲得融資,金額大概在20.435億左右。

無論是融資數量還是融資金額,2019上半年都在快速回落。在這一背景下,《哪吒》的勃發,讓資本再次看到了優質國漫在市場上的超強爆發力。可以預見,因爆款作品引發的對動漫產業的投資潮現象,將再次上演。但“國漫之光”帶來的熱錢,能夠讓動畫電影的前景變得更樂觀嗎?從2015年到2018年四年間行業發展狀況來看,最終導致的是兩極分化。

爲什麼國漫需要工業化?

對於好萊塢而言,工業化是保障電影製作的基礎,保障電影平穩順利的完成。這兩年,隨着好萊塢系列化的延長,工業化製作流程顯然擺在了更高的位置上。 但內地不同,內地電影市場的擴盤某種程度上歸功於互聯網快速吸引受衆“入場”。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導致了之後幾年市場和觀衆面臨的“雙向成長”。 與此同時,中國動畫發展和美日有着明顯的不同。《大聖歸來》的成功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標誌,標誌着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需要通過大銀幕的形式完成生長。但是電影市場高度互聯網化的市場特徵,其實打破了動畫本身的“慢成長”。雙向互動的快速轉化,其實給予了動畫極高的製作要求。 但很顯然,一部《大聖歸來》成爲了爆款的代表之後,在以“快速”、“爆款”的市場氛圍裏,國漫的發展並不及預期,這就造成了後期大量國漫票房體量縮水的原因。

由於對內容製作缺少統一的把控,國漫電影在資本投入上走了不少彎路,輕易地將“高成本”與“高質量”畫上等號,導致國漫電影在很長時間裏呈現出“重特效,輕內容”的特點。某種程度上,因爲忽視內容提高了電影票房的風險,使得成本與票房的不對等,最終形成市場的不斷失利。 過高的起點和過低的發展曲線,讓國漫在2019年之前面臨着非常危險的發展態勢。而能夠改變國漫發展趨勢的,只能儘可能回到“原點”,通過工業化來保障內容質量。

除了票房上的極不穩定,單片的內容質量問題也較爲突出,由於缺乏有效的行業範式做出保障,大部分國漫電影處於失控狀態,其內容表現較強的個人特色。 受衆上的“小衆化”某種程度上對於新興崛起的市場形成了傷害。在這種不利局面下,彩條屋對於《哪吒》本身的需求,已經超脫出了內容製作的需求,而是一次國漫工業化製作流程的嘗試。 由於初具工業化特點,《哪吒》從劇本創作到特效製作的流程規範不僅實現了對內容的保障,更在把握製片成本、降低票房風險上表現出利好。藉由模式化的生產方式輸出符合觀衆預期的作品,《哪吒》最終成爲國漫電影的票房新高峯。

市場真正需要什麼樣的國漫內容?

在多數產業人士看來,“國漫崛起”的說法充其量只是觀衆的溢美之詞,與其說是讚譽,不如說是捧殺。

國漫的崛起之路伴隨着市場和資本、產業人才相互博弈的過程,這似乎也能解釋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發展中的諸多現象。市場體量不僅會導致人才短缺,還會導致人才錯配。某高校動畫學院講師張詳(化名)介紹,國內對人物特效的需求比場景特效多很多,強大的市場需求導致是個會做人物的都能找到工作,但是質量參差不齊,整體產業水準不高。相反市場需求小的場景特效會逐漸演化出小衆但高精尖的狀態,“基本場景特效雖然沒什麼人做,但是最後剩下的一般都很厲害”。市場和人才的關係幾乎形成了一個奇妙的悖論。

再如投資成本高、製作週期長、高口碑不一定有高票房,成人向動畫電影高風險的特點,讓國內一部分動畫人更傾向於打造低幼內容。這和資本乃至大型企業揣度觀衆審美有一定關係,但本質上還是由市場表現決定的。一方面,低幼內容的市場根基強大。在2014年各地減少對國產動畫產業的補貼力度以前,市場上充斥着大量編創、製作都相對簡單的國產低幼向動畫電影,從業者甚至不惜以同質、抄襲的手段套取補貼。

另一方面,低幼向作品的票房表現也在不斷走高。《喜洋洋與灰太狼》系列電影從2009年開始連續破億,2014年《熊出沒》IP創造2.47億元的紀錄,伴隨低幼向動畫電影被市場認可,資本傾向於複製成功市場經驗的做法也無可厚非。甚至如今的《哪吒》也一定程度是對《大聖歸來》、《白蛇緣起》等傳統故事新編類作品的復刻。重複性的作品不斷輸出,動畫題材的多元化就會遭到破壞,尤其是其中的成人向作品、帶有中國文化印記的作品在用腳投票的資本語境中顯得貧瘠。

在國漫進擊階段,當下主要矛盾是觀衆對高質量作品的需要,同整體落後的產業鏈之間的矛盾。提高作品質量,破圈觀衆年齡層,這是動畫人必須要攻克的難題。所幸《哪吒》的出現極大地鼓舞了中國動畫人的士氣,它不僅幫助投資及出品方,光線影業旗下的彩條屋摸索出一條品牌化之路,更重要的是讓大衆和資本明白,優秀的內容一定會被市場認可,在產業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動畫電影可以通過高質量的人才、資本和產業協同,最終進入到良性的發展循環,這是好作品的意義。同時,除了屢創各項票房紀錄,影片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或影響行業內容的持續性缺失,這是行業賦予《哪吒》的新使命。 畢竟《大聖歸來》之後國漫市場經歷了一段較長時間的沉寂期,行業的嚴峻勢態還沒有過去,單片的成功就大喊“國漫崛起”,還爲之尚早。國產動畫的逆天改命,需要所有動畫人的共同求索。

在國漫發展進入快車道,產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行業需要通過“工業化”的運作達到提效降費,提高出現優質作品甚至爆款的可能性。隨着產業分工日趨明確,商業化運作日益清晰,“工業化”恰逢其時。

更多影視前沿信息

敬請關注中影·影視高級總裁班!

中影·影視高級總裁班歷經多年跨越式發展,師資力量雄厚、凝聚業內衆多實力學員,已爲影響力翹楚的影視高端培訓品牌,是影視企業的管理者提升自我,拓展視野,增加合作機會的不二選擇!

課程安排

授課嘉賓

劉洪濤

開心麻花總裁、開心麻花影業董事長

製作出品了電影《夏洛特煩惱》,成 爲 2015 年國產電影領域的最大黑馬,取得了 14.44 億元的票房成績。2016 年有出品了《驢得水》,成爲現象級黑馬,取得 1.72 億元的票房,製作成本僅 有一千萬。2017 年出品了《羞羞的鐵拳》,成爲開心麻花第一部票房超過 20 億 的電影。2018 年出品了《西虹市首富》,引發觀衆熱議,亦取得不錯的成績。可 以說,在他帶領下的開心麻花已成爲中國娛樂產業最大的喜劇 IP 製造機。

劉 鵬

貓眼研究院院長

專注影視行業市場研究 5 餘年,具有豐富的電影內容優化 與宣發的實戰經驗,曾先後深入參與各類影視項目 50 餘部。完成兩項專利申報, 帶領貓眼研究院走在中國影視行業市場研究的前列。

戰海紅

國家一級剪輯師,就職於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從事電影電視剪輯工作二十多 年,剪輯了《雲水謠》、《士兵突擊》、《湄公河大案》、《孔子》、《我叫劉躍進》、 《我願意 IDO》、《張思德》等多部優秀的影視作品。諸多作品都在藝術上得到 了業內外的極高評價,並榮獲了金雞獎、百花獎等多項大獎。

徐淑君

1986 年 8 月進入文化部外文局,其間翻譯、編輯文稿 20 多萬字,校覈文 稿 750 萬字。1992 年 10 月加入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歷任翻譯、國際部副 經理、歐美部經理、業務部主任,2007 年 5 月至 2018 年 10 月擔任公司副總 經理。參與中國與 36 個國家政府間電影合拍協議的起草、翻譯和商談工作,協助 完成其中 21 個協議的商籤。審定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英文 稿,撰寫《中外電影合拍史》稿。參與策劃組織近 40 屆/次“中外電影合作論壇”及相關活動,並於 2017 年 12 月主持在倫敦舉辦的劉延東副總理出席的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第五次會 議配套活動“中英影視創意產業 CEO 論壇”。2008 年 8 月被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評定爲譯審。2018 年 1 月獲得英國文化媒體和體育部頒發的“中英文化與創意合作傑出 貢獻獎”。

課程優勢

國家主管部門領導;

影視精英領軍人物;

影視專家解析分享;

創新理念發展趨勢。

❶權威大咖

實戰爲教學體系;

匠心品質及市場;

導向趨工業體系;

培養影視界精英。

❷實戰課程

貫通多期學員;

結交影視大咖;

提升人脈圈層;

共享資源優勢。

❸高端圈層

校方強大平臺;

專業指導對接;

孵化IP快投資;

核心影視項目。

❹項目融投

遊學相關國內外國際電影節(展)等;

觀摩主題影視基地、文創產業全球視野。

❺遊學觀摩

影視創作製片基地;

營銷宣發影院直投;

匹配銜接保駕護航;

優先投資版權回收。

❻中影扶持

時間安排

❶ 授課時間:學制一年,每月集中授課一次(週六、日),每次兩天,共計12次,24天;(一次報名,終身免費複訓)

❷ 開課時間:8月17日、18 日

諮詢團隊

劉老師:18618104418

林老師:19510326989

微信一致

點擊“閱讀全文”填寫報名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