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廳裏對着屏幕拍照,也就是屏攝,究竟對嗎?近日《少年的你》一條微博,再次引發了網友對於屏攝問題的熱烈探討。多數網友認爲,屏攝不僅影響其他觀衆觀影,還可能涉嫌侵權,應該向屏攝說“不”。

《少年的你》正在內地影院熱映,截止10月28日該片上映4天票房已突破6億元,衆多熱情的觀衆走進影院支持這部電影,但也有一些粉絲直接拿起手機在影院攝屏,嚴重影響了其他人的觀影體驗。

28日下午《少年的你》官微發佈微博,呼籲大家不要在觀影時舉起手機屏攝。“留住美好,不需要舉起手機對準銀幕。和身邊的人,在黑暗中達成默契。不錄不拍,一起守護電影《少年的你》。”

由於《少年的你》是易烊千璽擔當主演的第一部電影,不少他的粉絲異常興奮,在影院裏拿起手機瘋狂攝屏,並曬在社交網站上。其實自從看電影成爲大衆日常娛樂消費活動後,關於屏攝的討論就從未間斷。

2013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許多觀衆抱着“到此一遊”的心態,對電影節展映的經典老片進行屏攝,影評人magasa曾有這樣的描述,“前五分鐘,四周白花花一片,伴隨咔嚓咔嚓的快門聲”。

2018年1月,演員盛一倫在微博上發佈屏攝《無問西東》的照片,也遭到網友批評。

2019年7月,鄭愷在發佈了一條觀看迪士尼新片《獅子王》的微博,並配上兩張在影廳裏屏攝影片的圖片,馬上引來大量網友吐槽,認爲鄭愷的屏攝行爲不妥。

在今年10月舉行的平遙國際電影節上,《咒怨》導演清水崇恐怖片《犬鳴村》舉辦首映禮,有觀衆當場嚮導演展示自己手機錄下的片段,還說:“我很喜歡這個電影”!清水崇直接回應說:“如果你帶視頻回家,今晚,也許就會帶你去犬鳴村(日本著名靈異地點)”。隨後,電影展創始人賈樟柯也多次呼籲觀衆不要屏攝,“電影工作者與製片公司的創造跟勞動,需要得到尊重,謝謝大家的理解”。

記者曾就屏攝行爲做過調查,其中超過八成的網友不贊成屏攝,表示不會這樣做,而對於影院是否應設立規範禁止屏攝這一問題,超過八成的網友選擇應該。不過,也有人認爲,在不打擾其他觀衆觀影的前提下,僅僅拍兩張照片發朋友圈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也可以理解,沒必要上綱上線。

影評人週黎曾表示,不在影廳內拍照、錄音、錄像屬於常識,每一位觀衆都應該遵守。

第一,屏攝可能涉嫌侵犯影片版權;

第二,屏攝時的閃光燈、手機屏幕會影響到影廳內其他觀衆的正常觀影。

“如果喜歡一部電影,網上有大量官方的劇照可以免費分享,效果肯定比你屏攝的好,我實在想象不出來有什麼理由非要在影廳裏拍照、錄短視頻的。”

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屏攝不僅被認爲是不文明行爲,甚至還會觸犯法律。

香港影院內就嚴禁在影廳內拍攝及錄影,最高可被罰款港幣50000元及監禁3個月。

而在內地也有相關法律,2017年頒佈的《電影產業促進法》中明確指出:“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中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發現錄音錄像者,電影院工作人員有權予以制止,並要求其刪除;對拒不聽從的,有權要求其離場”。

不過,這條規定只提到錄音和錄像,並未涉及攝影。但紙質電影票背面的“觀影須知”中,有“影廳內禁止攝影、錄音及錄影”的文字提示。所以平常看電影時拿起手機攝屏錄下精彩片段,回頭發個微博或朋友圈也會有麻煩的。

首都電影院副總經理於超說,當影院工作人員發現觀衆舉起手機對準銀幕時,會上前制止。他能理解一些觀衆想要拍照留念的心情,但從影院運營的角度看,一旦舉起手機,就意味着存在侵權和影響觀影秩序的可能,影院方應該上前勸阻。

百老匯電影中心市場經理富偉健說,目前許多影院在正片放映前都有文明觀影提示,其中包括禁止攝影。據他觀察,現在屏攝行爲也越來越少,“但實際上有時候觀衆拍兩張就放下手機了,我們也來不及勸阻,所以還是得靠大家自覺。”因此,他呼籲有關部門能就屏攝問題有更明確的規定,從法律法規上加以規範。

最後小鮮蜂呼籲大家,趕快放下您的手機,認真欣賞電影,一起守護《少年的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