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影院丨防疫減負,影院渡劫

17世紀之前的歐洲人認爲天鵝都是白色的。但隨着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着所有。人類對於經驗的信賴,而不知道一隻黑天鵝的出現就足以顛覆一切。那時,人們認知徹底坍塌,一切秩序都可能面臨着推倒重建。

2020年的春天,一隻黑天鵝驟然飛出,堪比17年前的SARS。新型冠狀病毒的籠罩之下,許多行業在原本應該大量產出的時間節點受到了巨大沖擊。每年過年時的商家們都會囤積貨物,以迎接因春節到來而爆發的消費熱潮,然而今年不用了,微信拜年雲串門的方式讓大家不再購買禮物去走親訪友,不再購買禮物,於是囤貨的商家會虧個底朝天,實體經濟將再遭重創,像商場、實體店、餐飲、旅遊、線下培訓、線下娛樂等行業遭遇的打擊都是巨大的!而影院卻是備受衝擊的所有行業中最爲慘痛的一個。

新冠肺炎這隻完全不可預測的黑天鵝,給院線以及中國電影行業帶來沉重的打擊!所有2020春節檔電影宣佈撤檔,全國絕大部分影院宣傳春節期間停業,春節檔預估損失超過120億,大年初一全國所有影院票房收入共181萬,約爲2019春節檔的千分之一。可怕的是,緊隨沉重打擊而來的因“黑天鵝事件”所引發的“蝴蝶效應”。比如徐崢的《囧媽》面臨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影響,突然放棄了院線,改爲線上免費播放,開了中國電影業的先河,給了傳統電影行業當頭一棒。又比如原定於2月14日全國上映卻提檔至2月1日並轉爲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超前點映的《肥龍過江》。兩者都在疫情這段時間選擇了從院線發行轉向了互聯網平臺發行。

現在誰都不能判斷疫情的拐點何時到來,誰都不能預估疫情帶來的創傷何時能夠徹底平復,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是許多行業都受到了重創,可以想象到的是本已在2019年遭受到了很大沖擊的中國電影行業,在2020年又一次面臨更大的未知,而這一次所要面臨的衝擊,可能不是調整、洗牌那麼簡單。

與影院行業一樣,無論是餐飲還是旅遊業或者其他線下零售,所面對的是打擊幾乎是毀滅性。但與影院行業不同的是,等到疫情全面解除警報,人們能夠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狀態的時候,餐飲、零售等行業的恢復速度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完整修復,甚至迎來爆發。而影院卻因行業及產品屬性的不同需要根據疫情狀況,來做出相關預判和充分考量。什麼時候能夠正常放映?開門營業後有哪些能夠吸引觀衆的影片上映?如何安排排片比例?怎樣消除觀衆對於封閉空間易傳染的恐懼心理?怎樣充分做好影院內防疫消毒工作等等問題,都可能成爲在疫情過去之後依然擺在影院面前的問題,影院還將在年內繼續承壓。

影院行業多久能從疫情的影響中恢復過來,這不好說,但眼下最重要的問題的是生存,是如何活過這個冬天。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月,全國共有1.13萬家影院、6.78萬塊銀幕,影院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前幾日,多方人士曾發出呼籲,希望租賃方能夠減免租金,而現在看來租金方面的減免可能還遠不能緩解影院現在的窘境,影城除了租金之外,還有少則幾萬的水電、物業開支,還有多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員工工資、設備的維護費用等。

“非典”期間,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舉措爲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包括一定期限內減免“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等多項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其中,電影專項資金按照電影票房的5%提取資金,由國家電影專資辦負責收繳、使用和管理,是國家爲支持民族電影事業發展、發揮宏觀調控而設立的政府性基金。而在新冠肺炎爆發後截至2月4日,全國多個地方推出了緩繳社會保險費、延期繳納稅款、減免中小企業稅費等支持措施。17年後行業也同樣希望相關稅費減免、專項補貼等政策的推出,能夠切實幫助影院行業度過難關。

而在疫情解除後,影院最重要的工作是需要做好室內特別是放映廳內的安全防護,協調商場物業對空調系統進行清理,同時有可能安裝和維護新風系統,並對老舊的座椅更新,更換乾淨的座椅套,對於室內設施設備定期消毒,以消除疫情帶來的恐懼心理,把觀衆請回電影院的同時爲觀衆營造放心安全的觀影環境。測溫工具和一些消毒設備和工具也可能成爲常態化配置。

對於影院來說,這個春節,格外寒冷;對於影院同仁來說,這個春節檔,格外冷清。但就是在這樣不平凡的日子裏,我們會更加感懷曾經在電影院中的工作快意,會更加努力的盼望中國電影市場迴歸繁榮,始終相信,寒冬之後,一定是春天在招手,渡盡劫波後,影院涅槃重生時,你我都在。

來源丨 CINEMA 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