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同的情節下,用較多的篇幅去描寫敘述則感覺節奏慢,反之則節奏快。用更少的字數表述同樣的情節,讀起來會感覺節奏更快。

原標題:如何把控小說情節的節奏

自古藝術都是相通的,不管是書法也好,音樂也好,還是小說也好,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節奏的高低把控。

1.什麼是節奏?

節奏是什麼?百科上是這麼解釋的,節奏是自然、社會和人的活動中一種與韻律結伴而行的有規律的突變。用反覆、對應等形式把各種變化因素加以組織,構成前後連貫的有序整體(即節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現手段。

節奏不僅限於聲音層面,景物的運動和情感的運動也會形成節奏。節奏變化爲事物發展本原,藝術美之靈魂。相對論變化的結果。百科上的解釋過於高深了,其實聯想到我們實際的生活,節奏一般指的是音樂的快慢舒緩,還有一種是生活節奏,大城市生活節奏快,小城市生活節奏慢。

那麼在我們小說中的節奏,也有兩重含義:一重含義指情節的高低起伏和輕重緩急,二重含義是指在單位字數內要敘述的情節數量多少。相同的情節下,用較多的篇幅去描寫敘述則感覺節奏慢,反之則節奏快。

2.常出現的兩類問題

在情節起伏的問題上,出現最多的就是如下兩種情形:

1)沒有起伏,流水賬式記錄。

流水賬式小說,就像我們平常寫日記一樣,有什麼事說什麼事,很無聊的記錄,或者一直在鋪墊,無法挑起讀者興趣。怎麼解決?最好的方法是有選擇的記錄,剪掉不必要鋪陳的平淡情節,選取能產生矛盾的故事,要有衝突,文似看山不喜平。

2)沒有鋪墊,處處是高潮,也就無所謂高潮。

高潮式小說,情節的安排持續給讀者緊張的感覺,沒有鋪墊,沒有緩衝,這種情況讀者看着會非常累,也很容易寫崩文。解決方法除了要學會鋪墊,還應跟第一種情形學習,學會注水,多點輕鬆的情節描寫。這讓我想起看那種懸疑類的影視劇,它並不是一直緊張到讓觀衆無法喘息,會偶爾穿插個主角的生活場景,比如喫個飯,澆個花,跟朋友打個趣等,看上去無關緊要的情節,但卻是非常必要的。

3.女頻與男頻的節奏差異

網文中有一種說法,三章一小高潮,五章一大高潮,也就是說長篇小說中的高低起伏其實應該是循環反覆的,

我們認爲女頻文的情節起伏應該是類似心電圖,起此彼伏,大小高潮輪番登場,而男頻文的走向應該是階梯式不斷往上的。在女頻文中,因爲沒有明顯的等級體系,所以節奏上沒有男頻那麼明顯。但是一直情節平平顯然也是不行的,還是需要遵循大小高潮的規律,吸引讀者繼續閱讀下去。而男頻中,因爲存在各種或顯性或隱性的升級系統,它的節奏就是一步步往上走的,十分明顯,但同樣要注意要有緩和的情節,不能一直爆發。

4.情節節奏的調整技巧

我們在給編輯投稿的時候可能會遭遇到編輯這樣的回覆:節奏太快,或者節奏太慢。節奏太快,也就是需要減緩節奏,需要多點(zhu)描(shui)寫,就是說一句話可以表述清楚的事要用一段話,其實我們可以在這種描寫中去刻畫豐富人物形象。節奏太慢,也就是注水太多了,這個時候需要把水放掉一些,怎麼放呢?共有以下三點:

1)去掉無關緊要的場景

作家圈有句話形容:“謀殺你的愛人”,爲了讓行文更加簡潔不拖沓,我們需要忍痛割愛。

2)將一些不重要但是必需的場景進行合併

比如,要寫男主得了癌症撒謊移情別戀要跟女主分手,委託朋友照顧女主,獨自離開。接下來的場景中,女主發覺不對勁,瘋狂的去找男主,找不到男主,崩潰大哭,於是去找男主的朋友家人打聽事情真相。以上加起來有三四個場景,如果我們要簡化它,可以這樣:男主獨自離開,給朋友留了封信,女主發現不對勁,男主朋友直接跟女主說明了情況。

3)不重要的場景可以用敘述代替描寫

能一句話說清楚的事,就不要用一段話。還用上面那個例子:林雙發現自己得了癌症,他想到心愛的女友。在拿到醫院診斷單的那一刻,林雙雙手顫抖,難以置信,他在房間來回踱步,表情充滿痛苦,他究竟要如何告訴女友這一慘痛的事實?

如果要簡潔行文,就可以寫成:林雙拿到了醫院的診斷單,是癌症。他覺得自己無法面對深愛着他的女友。用更少的字數表述同樣的情節,讀起來會感覺節奏更快。以上,小說中的節奏,就是指文章應有像音樂一樣有高低起伏,輕重緩急;像生活一樣,知道什麼時候該慢下來,什麼時候又應該快一點,恰到好處的感覺,使行文更加流暢有力。

圖文源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編劇基礎課】課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