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小鎮”評比開始啦!

昨天,我們看了小鎮的橋

賞了橋、走累了

今天上大菜!

《尋祕最美小鎮:淘“最”攻略》

之 “最”有味

喫,是人生頭等大事!

上海這麼多最美小鎮

每個在“喫”上都有獨家祕笈

都有拿得出手的大菜!

1

寶山羅店——羅店魚圓

在寶山羅店鎮

魚圓遠近聞名

尤其到了春節

家家戶戶都要買上一些

一碗魚圓=團團圓圓

所有魚圓現殺現做

斬魚泥、剁成糊、加入蛋清和鹽

然後不停地攪拌

一個個魚圓就這樣出來了

一個字:鮮!

兩個字:很鮮!

三個字:太鮮了!

特別推薦:羅店魚圓因其潔白如玉、鮮嫩爽滑、鹹鮮適中、珠圓玉潤的特色,以及始終堅持的真材實料、口感細膩、滋味鮮美而遠近聞名。首先,以蔥姜浸水,放入攪拌的魚肉中,去除腥味,再按一定量的比例加入蛋清;再放入酌量的酥油,最後放入定量的水和鹽,反覆進行攪拌,最後製作成形。魚圓又鮮嫩又爽滑,凡是品嚐過的人家都會讚不絕口。

2

浦東周浦——白切羊肉

三伏天裏

就爲一口羊肉一口燒酒

周浦的白切羊肉着實有名

據說,小店每天就殺兩頭羊

早上七點後來的食客基本就喫不到了

去年,周浦羊肉

被列入第六批浦東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所以,我們喫的不只是羊肉,更是文化!

特別推薦:周浦早上喫羊肉燒酒的飲食習慣,與當地的社會、地理環境有關。民國期間,周浦是浦東地區最大的集鎮,有“小上海”之稱。這裏曾是浦東地區最大的糧棉集散地,船民住在艙內,夏天異常悶熱,而冬天酷冷,飽受風霜雨雪之苦。清晨又容易被航船驚醒,因此一清早,船民就常到羊肉店喝酒驅寒取暖,洽談生意。周浦羊肉店也隨之生意興隆,聲名遠播,早上喫羊肉燒酒的習慣就這樣被延續下來。周浦羊肉至今保持傳統的手工操作技藝,不摻任何添加劑,羊肉酥軟而不糊,香味濃郁而不腥,肥美而不膩。

3

青浦朱家角——扎肉

口水要流下來了

青浦當地名菜,味美可口,垂涎欲滴

色彩青綠,肉質紅潤,糉香濃郁

選用上好的帶皮肉,用箬葉和草繩捆紮好,然後放在絳紅色的滷水中細火慢熬,箬葉的清香和滷水的鮮美就會慢慢地滲透到肉裏,即使喫得滿嘴流油也不會覺得膩哦~

特別推薦:朱家角的扎肉在當地的菜餚中堪稱一絕。成菜肉色醬紅油亮、軟糯酥爛、入口即化、鹹中帶甜、肥而不膩、回味無窮。難怪有人說:“沒有品嚐過朱家角的扎肉等於沒有到過朱家角。”

4

金山楓涇——楓涇四寶

楓涇四寶

顧名思義,就是四個“寶”

楓涇丁蹄、狀元糕、豆腐乾以及黃酒

每個都這麼誘人,還要打組合拳

楓涇古鎮

原來不只有美景 更有美食

特別推薦:楓涇四寶中,楓涇丁蹄尤其著名,即“丁義興”熟食店特製的“紅燒豬蹄”。始於清咸豐二年(1852年),因店主姓丁,故名曰“丁蹄”,迄今已有140年曆史。它採用當地土種肉豬(楓涇豬)四蹄爲原料,前後要經過8道工序。2007年,評爲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獲上海市著名商標;2011年,國家商務部重新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

5

奉賢四團——老八樣

奉賢四團有八樣

樣樣都精彩

“老八樣”還有出菜順序

拼盆→八菜→四羮二點心→魚

基本喫完,就飽了吧...

特別推薦:“老八樣”的說法流行起來,據說與關漢卿等元曲大家創作的“八仙人物”有關。“八”在那時被視爲吉利,祥和的數字。桌子被製成八仙桌(四邊共坐8人)。“老八樣”烹飪技藝體現了上海郊區選用農家飼養的禽畜、水產、蔬菜爲原料,製作時注重技藝和火勢,原汁原味的特點,形成了上海農村獨特、優秀的烹飪技藝。

6

閔行華漕——白切羊肉

上海小鎮似乎都好喜歡羊肉

閔行華漕鎮上的大菜也是

白切羊肉

和大部分地方都是三伏喫羊肉不同

華漕人對羊肉情有獨鍾

認爲一年四季喫羊肉對身體有益

俗話說三伏裏喫羊肉“補透”

三九里喫羊肉“暖身”

特別推薦:舊時的羊肉店,只做早市,不做午市和晚市。每天清晨,家家在店門口擺上一張小桌子,放上一塊木砧板,白切羊肉外賣就在店門口,顧客挑選自己喜歡的那部分羊肉或羊下腳,羊下腳包括羊腳骨、羊肚、羊肺、羊腰子等,用一張荷葉,外加絲草一根包紮好,給顧客打包帶回家。堂喫的話,顧客購好白切羊肉或羊下腳後裝入小瓷碟,再來一碟酥黃豆和羊凍,再要一壺黃酒或一個“小炮仗”(即小瓶二兩半白酒),白切羊肉蘸點紅醬油,再抿上一口燒酒。待壺中美酒飲盡,再上一碗陽春麪,算是一頓完美的早餐了。

7

浦東三林——本幫菜館

說到地道本幫菜

不得不說:上海大廚出浦東,浦東大廚出三林

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的

——三林本幫菜館

三絲是招牌中的招牌

火腿絲、雞脯絲和冬筍絲切成1999根

細如髮絲、韌如蒲葦

想喫得提前預定

油爆蝦也是必點菜

蝦殼紅豔鬆脆

蝦肉嫩得爆出汁來

對了,蝦殼也是要一起吞的

還有草頭圈子

特別推薦:無需多言,《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播出後, “三林本幫館“迅速走紅,“扣三絲”、“紅燒鯿魚”一夜之間成爲爆款。三林老街上,屬這家“三林本幫館”最醒目也最熱鬧了。約140平方米的小店,食客雲集,每天中午翻檯好幾次,即使預約,也要等上很長一段時間。

8

浦東新場——新八樣

前有上海“老八樣”

浦東新場古鎮來了“新八樣”

玉米桃膠羹、桃花酥和桃花茶

西米甜豆花、桃膠雞湯豆花

昂刺魚菜飯、番茄釀肉飯

湯包、鹽焗桃膠雞

真是讓人口水....

不僅美味,顏值還高

特別推薦:歷經1300多年,新場古鎮沉澱出美食無數。此番“新八樣”的出爐,卻是鼓勵商家大開腦洞,大膽創新,把傳統美食以各種驚豔的形態全新展示出來,讓更多人瞭解和愛上新場美食。古老熟悉的老滋味,全新滿滿活力的面目,你難道還不心動嗎?

9

青浦金澤——趙家豆腐乾

趙家豆腐店開於1894年

可是正宗的“中華老字號”!

八角、丁香、薑片、香果等八味中草藥

佐以味精和鹽來調製滷料

色、香、味俱全

真是越嚼越香

趙家豆腐乾製作純手工、無添加

尤其講究手工操作工序

使得豆腐乾的回味鮮香長久

因其價廉物美、真空包裝

尤其受到遊客的喜愛

特別推薦:在趙家第三代傳人趙善徠的反覆試驗下,“瑞蘭牌趙家豆腐乾”創出了市場,註冊後一舉成名。據說2001年,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夫人希拉里品嚐後,讚譽有加。

10

閔行浦江——召樓拆蹄

能夠甩出這麼一張榜單來

浦江鎮的大菜也是底氣十足

尤其是這道硬菜——召樓拆蹄

召樓拆蹄,也叫手撕走油紅燒蹄膀

這名字把它的特點一網打盡

特別推薦:召稼樓老八樣裏,人氣最高的就是召稼拆蹄了,色澤紅亮,炸過之後起皺的肉皮上面還有綠色蔥花作爲點綴,看起來有點像走油肉。實際上,它是把整隻蹄髈燒熟後,再去骨撕成的條狀而成。上菜時扣於碗內,皮糯肉香,湯汁濃醇甜膩,像是冰糖煮出來的一般。

好了,話匣妹的良心推薦就到此了!

我已胖了十斤

趕快投完票

一起胖十斤

不出上海 樂遊隨心

尋祕最美小鎮,發現上海鄉村的別樣之美!2018上海旅遊節期間,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攜手上海市旅遊局推出《尋祕最美小鎮——淘“最”上海》徵集評選活動,評出“最水鄉”“最有味”“最文藝”“最人文”“最活力”“最用心”“最鄉音”和“最愜意”八大人氣獎項。即日起,微信公衆號“話匣子”將連續推出系列投票微信,最終結果將於2018上海廣播節期間揭曉!期待您的投票參與!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