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中国的版图比喻成一只报晓的雄鸡的话,就会发现广东的雷州半岛就好像这只雄鸡一只伸出去的小肥腿。雷州半岛位于广东的西南部,它的西边,南边,东边都濒临大海,这块区域属于我们今天广东的湛江市,而湛江海港就位于雷州半岛的东北部。由于湛江港海景优美,港在城中,城在港中,所以湛江又被称为“港城”。鸦片战争失败后,腐败的清政府把香港和澳门分别割让给了英国和葡萄牙,后来在1997年和1999年的时候我们才重新把香港和澳门收回我们中国。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在这样的一个大的背景下,不仅仅是香港和澳门曾经割让给了西方的国家,还包括另外一座城市,就是广东的湛江。

在1999年的时候,澳门回归祖国。在回归祖国的时候我记得举国上下一篇欢腾,同时又一首非常优美的童声歌曲唱遍了我们全国,《七子之歌》并不是专门为澳门回归而谱写的,作者是著名的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闻一多先生在1925的时候作了《七子之歌》,“七子”可并非澳门这一个,指的是当时在鸦片战争之后腐败的清政府割让给列强的我们七个地方,主要就是港口,分别是香港,九龙,威海卫,台湾,澳门,旅大(旅顺、大连),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广州湾,割让给了法国。

一提到广州湾,很多人就会望文生义,觉得广州湾应该是广州邻近的海面吧或者说是不是就是指广州本身呢?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当时的广州湾就是今天的湛江,原来广州湾这个名称很早就有了,在明清时候就有,指的就是今天湛江市所在的大部分区域。广州湾怎么割让给了法国呢?在西方列强之中,法国应该说不算先行者,它比英国还要落后。后来,它也想欺凌我们中国,也想在中国占得利益,它就看重了广州湾这个地方。法国原来的时候是把越南这一带作为它的殖民地,而广州湾在广东的西南部,临近现在的越南。所以后来法国就打算把两广和云南作为它的势力范围。广州湾之所以被看重,也是因为这个地方是一个天然的良港,具备了天然良港的自然条件,水深,而且海面又比较平稳。

按理来说,当时清朝政府和法国签订条约的时候,广州湾和澳门以及香港一样,都是以租借的形式,租期都是99年。但是这中间出现了特殊的情况,就是这个广州湾在北法国占领之后,到1943年的时候,日本人又占领了广州湾了,后来在1945年的时候日本投降,我国就收回了广州湾。在回归的时候,当时就把名称改成了湛江。为什么改成湛江呢?其实湛江这个地名很早就有,只不过原来的时候叫做湛川,这个“川”又是江的意思,所以后来回归的时候干脆为了和广州城相区别,所以就把这个地方改成了湛江,这个名称一直沿袭到现代。从湛江这段神奇的经历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它的经历很复杂。

在两千多年以前,湛江所在的雷州半岛已经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班固的《汉书》中有一段话,说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有三个地方,第一个是日南,在今天的越南境内。另外一个是广西的合浦,也就是今天广西的北海,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徐闻,而徐闻就是今天湛江的徐闻县。徐闻在雷州半岛的最南端,这个地方之所以成为汉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是因为它所处的重要的地位。它的南边就是海南岛,而它的西边是北部湾,东边就临近向广东这块海域通航的这块区域,海上交通地位非常重要,而汉政府正式看重了这样的一块地方,所以在这个地方设立地方官来管理对外的海上贸易,同时设立国家仓库,储存了大量的海运的物资,在这个地方的地方官也负责收取商人的一些商税。

就是这样的一块地方也被很多的海内外的商人所看中,从这个地方扬帆出海,从事海上贸易。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商人叫做卞宏。卞宏到了汉代的时候,就成了丝绸商人,他原来的时候是在长江流域从事丝绸贸易。后来他就听说从事海上贸易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而徐闻港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地区已经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了,所以后来他就来到了徐闻。来到这个地方之后,专门打造了三艘海船,这个海船要求有灵活的帆,还有严密的这种防水措施,还要保证能够经得起大风大浪,在一切准备好之后,就从徐闻扬帆出海了。当时卞宏做生意,是从徐闻出发,沿着海岸线到了北海的合浦,然后再到日南那个地方,然后再沿着越南的海岸线到了缅甸,印度,斯里兰卡这一带,就是汉朝时期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那条航线。

因为在汉代的时候,我们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所以那个时期的航海一般都是沿着海岸线走,不能走到深海的地方。尽管如此,卞宏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危险,比如说遇到过海盗,曾经与海盗搏斗过,而且还遇到海上的飓风。当时卞宏他们主要贩运的物资就是丝绸和我们中原地区的一些青铜器,陶器。丝绸在当时的中亚以及西亚是非常高质量的,通过中亚与西亚贩运到西方之后,它的价格甚至等同于黄金,所以卞宏到了印度,斯里兰卡一带之后,很容易就把丝绸卖掉了并且获得丰厚的利润。卞宏的这段经历在正史上很遗憾我们没有发现,而他的这个故事在徐闻这个地方流传,同时在另外一位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学者曹凛所写的《船检史话》里面有记载。

苏东坡的老家是四川梅州,后来中了进士做了官。做官之后苏轼的仕途非常不顺,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因为和王安石的意见不合, 所以后来被贬到了湖北的黄州,再后来又被贬到了广东的惠州,第三次被贬的时候就被贬到了海南岛,当时叫做儋州。当时的苏轼选择的是从惠州经过湛江然后再过琼州海峡到海南岛。苏轼当时在湛江还有一段神奇的经历。他到这里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他的弟弟苏辙,兄弟两人都是天涯海角的沦落人,所以两个人在垂暮之年见面是悲喜交集。两个人在湛江这个地区一块儿游览了雷州的雷湖,还有雷湖附近的天宁寺,最后两个人依依不舍地分了手。苏轼到了海南岛之后发现这个地方非常落后,就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当时帮助老百姓发展教育。其中他收了个学生叫姜唐佐,这个人也是非常有才华,在苏轼的辅导下,后来在乡试中一举中了举人。在苏轼到来之前,科举制度实行以来,海南岛这个地方从来还没有一个人中举,所以这个事件被称为破天荒,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之后,苏轼获得赦免。又从琼州海峡渡海经过湛江回到内地。在经过琼州海峡的时候,苏轼感慨万千,曾经作过一首诗,诗中有这么两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他曾经还写过一首荔枝的诗,在诗中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雷湖参观天宁寺的时候他也非常高兴,还应当是天宁寺的主持的邀请题写了字叫“万山第一”,给予天宁寺很高的评价。而且,他还在湛江的雷湖和他的弟弟一块儿乘舟游览,后来为了纪念苏轼这段经历,雷湖今天就改名为西湖。所以我们说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对于他个人来讲也许是一种不幸,但是对于他经过的被贬的这些区域,比如说海南岛和湛江来讲却是一种历史的大幸。根据史书记载,不仅仅是苏轼和苏辙,在宋朝的时候,像寇准非常有名的宰相,李纲,秦观等等有十几个人都曾经被贬湛江或海南岛。在我们中国古代,其实被贬的人到某一个地方往往促进了这个地方的开发,而且促进了这个地方和中原文化之间的这种交流,同时宋朝也是我们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期。

湛江市的博物馆中除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包括广州湾的历史之外,在这个博物馆里面有非常多的石刻的狗,在博物馆的大厅里面摆不下,摆到了博物馆的外面。高的有一米多高,矮的只有十几厘米,形态各异,憨态可掬。在我们北方地区,有很多石雕的狮子,主要的用意是驱邪的,是消灾避难的,是带来吉祥如意的。为什么唯独在湛江会形成这种独特的石狗文化呢?

湛江这个地方石雕狗的历史很悠久,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个时候已经有石雕狗了。不仅如此,在远古的时候湛江这个地方还有一个犬图腾的崇拜。一方面,湛江所在的雷州半岛人烟稀少,狗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崇拜狗也有生殖崇拜的意思,所以湛江当地的老百姓也希望这个地方人口的繁殖能力比较强。与此同时,狗我们大家都知道既聪明对人又非常忠诚,在人烟稀少的雷州半岛狗就成了湛江老百姓的亲密的伴侣,打猎也需要它,看家护院也需要它,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直到今天,整个湛江都有的石狗的崇拜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和当地一个传说有关。

湛江所在地区被称为雷州半岛,因为这个地方经常打雷。雷,一方面会带来灾害,比如说会引起雷火,甚至把树给劈倒,会伤害人。另一方面打雷又是下雨的前兆,所以中国古代的时候,都有雷神的崇拜。而在雷州半岛雷神崇拜还跟一个传说有关,传说湛江所在的雷州半岛有一个猎户,这个人姓陈,没有妻子也没有儿女,就与一条狗为伴。这条狗很神奇,长了九只耳朵,所以被称为“九耳犬”。这只九耳犬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就是每一次当陈猎户出去打猎的时候,九耳犬的耳朵都会摇,后来陈猎户发现每当九耳犬的耳朵摇的时候,如果摇一次,就证明他这次可能会捕获一只猎物,如果九只耳朵都摇,那可能会捕获九个猎物。陈猎户试了好几次,都非常灵验。有一天,陈猎户又要出猎,他再次观察这个九耳犬,发现九耳犬的九只耳朵都在摇,陈猎户非常兴奋,意味着今天可能会有大大的收获。于是就叫了好几个小伙子和他一块儿随着九耳犬出猎。九耳犬跑在前面领着陈猎户和他的那些街坊邻居一块儿跑,跑到一个小山丘,小山丘那个地方有一片丛林,狗就围着丛林在叫。陈猎户就扒开丛林的一个口子向里边找,九耳犬也跟着进去了。进去之后,九耳犬在里面的一个空地不动了。陈猎户上前一看,这里有一个洞,洞里面有一个巨大的卵。

回家的时候把这个卵一块儿带回了家。睡到半夜,忽然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就下来了。他忽然感到一个闪电进入到屋子里,把那个卵给劈开了。结果令他吃惊的一幕发生了,这个巨大的卵开了之后,里面居然出来了一个小孩。地方官都觉得很神奇,处理问题也很简单,说把这个卵壳留下来,孩子你带回去,就这样了结了。陈猎户就把这个孩子领回家了,成了自己的养子,从此照料这个小孩,九耳犬也整天呵护着,从来没有离开小孩半步。后来陈猎户给这个小孩取了一个名字叫做陈文玉,长达之后聪明伶俐,后来读了书做了官。在唐太宗贞观年间的时候就成了湛江所在的雷州的首任刺史。做了雷州刺史之后,陈文玉励精图治,发展当地的经济,而且搞好当地各民族的关系,积极发展海上的对外贸易,所以使湛江所在的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陈文玉这个人也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后来陈文玉去世,老百姓就给他建了一座祠堂,因为陈文玉的经历非常奇特,所以老百姓就认为他和天上的雷公是有关系的,所以就把建的这个祠叫做雷祖祠。说明了雷祖在当地老百姓当中的影响是多么大。

与此同时,我们在翻阅史书的时候发现,关于雷祖的传说其实在历史上也有真实的记载,只不过它记载的时间不是唐朝的贞观年间,而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时候,真有这么一个陈文玉,而且做了湛江的地方官,在当地的政绩非常突出。后来老百姓移花接木把陈文玉的传说说成了唐朝。在唐朝有一位史学家叫做李吉甫,曾经写过一本书《元和郡县志》,其中有这样两句话“欲拔贫,诣徐闻”,与这位陈文玉的传说就不无关联。在当地由于它濒临大海,所以渔业很发达,又由于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港口,所以海外的贸易也很繁荣,有很多的商人都集中在这里,由此李吉甫才说了这样的两句话,而当地也把陈文吉的传说说成是唐朝时期。我觉得这两者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这个九耳犬,因为它与雷祖的传说紧密相连,所以因为雷祖在当地受到了崇拜,所以犬崇拜在湛江这个地区的风气就越来越浓烈,民间的艺人就用石刻的形式刻了大量的狗石刻来反映当地的文化。与此同时,在石狗里面还发现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石雕的狗,石雕狗是打着领带,穿着西服的,所以我把它称为“打领带的石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狗呢?在广州湾时期,就是在法国占领广州湾的这个时期,将近半个世纪之久,而在此期间,法国也把西方的文化,包括影视,服饰,建筑等等也带到了湛江。所以在湛江,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法式的建筑,同时他们也把西服领带等等西方的一些服饰的文化有带到了湛江,而湛江的石雕艺人就把这么一段历史用石雕的形式凝固下来。

这就是湛江,所以它在整个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到了几天,湛江港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仍然是有目共睹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