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认为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或“王”,自秦兼并天下后,开始兼称“皇帝”,超越前代,后代虽有效仿,但也没有加尊号字。尊号发展到唐代有了新的变化,从上元元年(674)唐高宗自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开始,尊号形成了在皇帝等称谓前加修饰语的形式。

最近热播的《清平乐》可以说是刷屏了,无论是从剧本,还是服装道具,都展现了一个接近真实的宋朝。说起这部剧就不得不说一说王凯演的主句宋仁宗,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宋仁宗的全称是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这你可能就会纳闷了,为什么会有这么长的名字呢?这一般谁会记得住啊?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一个不常被大家所提及的历史知识——尊号。这篇文章就来聊一聊什么是尊号?每个朝代的尊号有什么样的不同。

中国古代,皇帝为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表彰自己的政绩卓著,常常暗示大臣上尊号。大臣为自身的政治仕途、经济利益,往往趋炎附势为皇帝歌功颂德,从而产生一些溢美、虚夸之词。在中央集权制不断加强,皇权日益膨胀的中国古代,上尊号现象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点。即尊号是君主专制主义的产物,是为维护帝王的权威形象服务的。尊号包含着庆吉祥、崇功德、扭转时运等多种象征意义,并逐渐形成礼仪制度。尊号既助长了君主狂妄自大的骄逸心态,又滋长了文武百官献媚取宠的不良风气。

中国古代帝王名号众多,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其中帝王的尊号具有一定规律性。尊号不但在内容上形成完整体系,在政治生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且具有广泛影响,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和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帝王拥有帝号、尊号、徽号、谥号、庙号、年号、陵号等多种名号。每个名号都有不同的含义,代表着特殊的寓意。尊号作为皇帝生前的称号,更具有特殊性。宋代尊号既沿袭了唐代的尊号制度,又有了新的发展,对元明清也有一定影响,在中国古代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现代生活中,在称呼前加一个“尊”字,表示尊敬与推崇。中国古代也如此。“尊”是对建功立业者、德高望重者的一种敬称。显而易见,由喜爱到尊敬再到推崇,就会有歌功颂德的修饰语出现,尊号因此逐渐形成。《辞源》对尊号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尊崇帝、后的称号”;一种是“又嗣位皇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尊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也称上尊号。唐以后,更在帝、后号之上再加称号。如唐武后加尊号为圣神皇帝,中宗为应天神龙皇帝”。 随着朝代的不断更迭,尊号也在不断地变化,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特色。尊号是什么?

尊号指中国古代臣子以推崇的名号进之于帝后,或者是继嗣皇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帝,尊前皇后为太上皇后;当太上皇帝死后,太上皇后便没有存在的必要,皇帝就尊其母为皇太后,尊其祖母为太皇太后。这种名号都是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不乏阿谀奉迎之嫌疑。西汉班固言:“帝王者,居天下之尊号也。”这说明,最高统治者可用尊号来代替。西汉董仲舒云:“尊者取尊号,卑者取卑号。故德侔天地者,皇天右而子之,号称天子”。这说明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称尊号。尊号一般即有生前奉上,如宋太宗尊号“应运统天圣明文武”;也有死后追尊,如绍兴元年(1131)宋哲宗孟皇后驾崩,宋高宗以“母后临朝礼”待之,上尊号“昭慈献烈皇太后”,绍兴三年(1133),改谥昭慈圣献。这种死后追尊的一般称谥号。同一个皇帝,尊号可上多次,字数多寡不定。如宋仁宗,群臣共上八次尊号,天圣二年(1024)七月,首上尊号“圣文睿武仁明孝德” ;天圣八年(1030),上尊号“圣文睿武体天钦道仁明孝德”;明道元年(1033),上尊号“睿圣文武体天法道仁明孝德”,后于明道二年(1034)七月,去尊号中“睿圣文武”四字;景祐二年(1035)七月,上尊号“景祐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景祐五年(1038)七月,上尊号“宝元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康定元年(1040)二月,更改为“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嘉祐四年(1059)六月,上尊号为“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大仁至治圣神孝德”。八个尊号既有同意又有拒绝。由于尊号字数多,追加次数频繁,不便于称呼,很少使用,所以形同虚设。

另外,宋代尊号在某种情况下,还有两层含义:尊号与徽号混用;尊号代指谥号。 第一,尊号与徽号混用,有时徽号指谥号。如元丰八年(1085)五月,太师文彦博等因下雨延期高太皇太后受册之礼,认为“尊号册礼,一朝大典,正名定位,义不可后。”又言:“臣等不胜大愿,谨据太史局选定八月四日举行仪范,崇上徽号。”徽号即尊号。如元祐元年(1086)十二月,宋哲宗在告诉群臣依元丰三年(1080)诏书,更不上尊号的诏书中讲道:“先帝在位十九年,威加四夷,泽被万物……群公卿士每上徽号,则拒而不受,其谦厚不伐至矣。”显然,徽号即尊号。但并不是所有的徽号都指代尊号,如元丰六年(1083)五月,宋神宗诏:“改加上仁宗、英宗皇帝尊谥为奉上徽号,令三省官与太常寺官详定。”徽号指谥号。同年六月,王珪等请上宋仁宗徽号为“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宋英宗为“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神宣孝”。

可见,徽号确实指谥号。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徽号都指尊号,有时也指代谥号。 第二,尊号代指谥号。如宋真宗生母李氏,在宋真宗即位前,就于太平兴国二年(977)薨,即位后追封贤妃,不久又上尊号“皇太后”。大中祥符六年(1013),宰相王旦与群臣上表请后尊号中去“太”字,这显然指谥号。因此,尊号可代指谥号,但谥号并不能代指尊号。尊号起源于什么时候呢?

有关尊号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观点:

第一,秦代起源说。章锡良先生的《‘尊号’何时始》一文认为自秦始皇之后,历代都有上尊号事。章先生认为唐代开始的上尊号,其性质与其前代并无不同。金文明先生的《浅谈‘尊号’》一文认为上尊号并非始于西晋,还可追溯到秦朝,以后两汉、三国一直绵延不绝。并归纳出了关于尊号的几点意见。龚伟平先生的《皇帝的尊号、年号、谥号和庙号》和邸永君先生的《庙号、谥号、尊号及年号考述》及《尊号漫谈》三篇文章也认为尊号始于秦代。王明泽先生的《也谈‘尊号’》一文认为秦至唐以前的“尊号”,泛指对古代帝王(帝后)的各种称号,是一种广义的尊号。唐代上尊号演变为皇帝生前由臣僚在“皇帝”二字之外另加若干溢美之词的特指,包含着庆吉祥、崇功德、扭转时运的意义,并逐渐形成一种礼仪。唐代尊号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其含义与前代已有显著的不同。文章同时还论述了唐以前“尊号”的意义,唐代尊号的特点以及唐以后尊号的发展演变。史苏苑先生的《庙号、谥号、尊号考述》认为嬴政为秦王时,王绾、李斯等曾请上尊号为“泰皇”。到了唐代,皇帝上尊号的风气大盛起来。

第二,唐代起源说。吴正先生的《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认为从唐朝开始,帝王除有谥号、庙号外,还有尊号。朱筱新先生的《古代的帝号》明确指出尊号始于武则天时期。张煜明先生的《古人的姓名及其称呼》认为尊号起于唐武后中宗之世。胡星林先生的《皇帝的称号》和才国献先生的《漫谈古人用号》认为尊号始于唐武后中宗时期。吕秀勋先生的《庙号、谥号、尊号、年号》和景有泉先生的《庙号、谥号、尊号来源》两篇文章也认为尊号产生于唐代。王景玲、徐昶先生的《中国古代皇帝的‘号’》和简天海先生的《不要把历史常识性知识隐性化——兼谈年号、谥号、庙号、尊号》1两篇文章均认为尊号始于唐代,并对尊号的发展演变作了简单地论述。罗新先生的《从可汗号到皇帝尊号》一文认为皇帝加尊号,从唐代开始,实以唐高宗改称“天皇”为最早。文章进一步阐述唐代皇帝加尊号,始于唐高宗,盛于武则天,由唐玄宗确立并制度化,进而形成皇帝制度的新传统。

我认为广义的尊号从秦朝开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其父称太上皇,其父驾崩,称其母为皇太后、祖母为太皇太后,不在称呼前加修饰语。秦至隋都用这种尊号模式。尊号发展到唐代有了新的变化,从上元元年(674)唐高宗自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开始,尊号形成了在皇帝等称谓前加修饰语的形式。到唐玄宗时期,这种在前面加若干修饰语的尊号模式逐渐形成制度。宋代前承唐代尊号制度,并根据本朝国情对其进行修缮。秦至隋的尊号与唐宋以后的尊号有本质的区别,即皇帝称号前面是否有修饰语。秦至隋,尊号前面没有修饰语。唐宋以后尊号前面的修饰语多为溢美之词。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这里的“皇帝”称谓应为尊号的原型。唐代陆贽言:“古之人君称号,或称皇、称帝,或称王,但一字而已;至暴秦,乃兼皇帝二字,后代因之。”这句话表明:先秦时代最高统治者称“皇”或“帝”或“王”,只一字;到秦代,出现“皇帝”两个字,为后代所沿袭。唐代封演认为秦汉以来,天子只有皇帝一个称号,并没有其他的称呼。

宋代王明清云:“古之尊称,曰皇,曰帝,曰王。自秦并天下,始兼皇帝之尊,穷宠极崇,度越前载,后虽有作,亦无加焉。”认为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或“王”,自秦兼并天下后,开始兼称“皇帝”,超越前代,后代虽有效仿,但也没有加尊号字。从上述几位古人的观点中可看出,秦至隋时期尊号前面几乎没有修饰语,并且当时尊号本身意义广泛,既代指皇帝称帝或即位,又代指太上皇、皇太后,有时还代表谥号。对象复杂、字数较少,算不上真正的尊号,更没有形成尊号制度。唐以前在“皇帝”前面加修饰语的只有两位皇帝,分别是汉哀帝和宇文周宣帝。建平二年(前 5),夏贺良等言:“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宜改元易号。”于是汉哀帝诏大赦天下,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宇文周宣帝在大象元年(579)禅位于皇太子,自称“天元皇帝”。可以说这两位皇帝的尊号是自封的。南宋李心传讲道:“人主尊号,自汉哀帝用方士之说始有之。”可见这里的尊号是在前面加修饰语的。

到唐代,开始在皇帝、皇太后、太皇太后前面加修饰语,完整意义的尊号才真正形成,并逐渐形成制度。宋人孙甫曾对尊号的起源进行了论述:古天子之称,曰皇曰帝、王,盖称其德也。秦不顾德之所称,但自务尊极,故称皇帝,然亦未有尊号也。至汉哀帝始有“圣刘太平”之号,此岂可爲法乎?高祖、太宗各有功德,俱无尊号。高宗徇武后之意,始称“天皇”;中宗从韦庶人之欲,乃号“应天”。二宗并为妇人所制,纲纪号令,不由于己,其行事纷乱,果合天理乎?而称曰“天皇”,号曰“应天”,是妄自尊大,但取千万世骂与笑耳。明皇以贤继位,祖宗善恶之事,闻见固熟,何故忘高祖、太宗之实德,袭高宗、中宗之虚名?盖臣下谄谀,不守经义,逢君之过而然也。

这段文字描述了秦代之前,天子称皇、帝或王,是对天子德行的称赞。秦不顾德,自称“皇帝”,还不能算是尊号,汉哀帝无德,却自上尊号,这种做法不应当被效仿。唐高祖、唐太宗各有功德,却没有尊号。唐高宗遵循武后的意思,开始称“天皇”;唐中宗为满足韦庶人的私欲,号“应天”。两位皇帝都为妇人所牵制,虽身不由己,但并不合乎天理。称“天皇”、“应天”,是妄自尊大的行为,只会被千万世人嘲笑。唐明皇是贤明之君,祖宗善恶之事再熟悉不过,之所以不顾祖宗德行,继承唐高宗、唐中宗的虚名,大概是听信奸佞之臣的谗言了。显而易见,孙甫是以讽刺的口吻来论述群臣为帝王上尊号的行为的,认为完整意义上的上尊号发生在唐高宗、唐中宗时期,并被后代沿袭。宋代的尊号

尊号到了宋代,有了新的特色。北宋只给皇帝上尊号,皇帝生母、或名义上的母亲只称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这种称号也属于尊号,但没有修饰语。唯宋真宗刘皇后除外,一生三次上尊号。南宋较之北宋又有了新的变化,南宋在位皇帝无尊号,皇帝给太上皇帝、太上皇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上尊号。

宋代以后的尊号情况,刘青、邓代玉先生编著的《中国礼仪文化》一书这样论述道:“宋代以后,开国君主上尊号的仪式,往往和登位大典合二为一。而继任君主登位之时,因处于先皇驾崩之际,所以无论登基大典,还是作为嘉礼的上尊号仪式都从简举行,只是在上尊号后还要进行奉告天地、宗庙等仪式。上尊号自元代时期之后,全部是加给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美称,并特地取名叫‘上徽号’,以便与早期的皇帝‘上尊号’区别开来。”

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尊号从唐高宗开始直至明清,在皇帝、太上皇、皇太后等称呼之前,再加上歌功颂德的文字,均为尊号,只是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色。这时期尊号经历了唐朝的繁荣鼎盛,宋朝的进一步细化与发展,再到元朝的逐渐简化,最后至明清的对象单一以至废除,可谓由盛转衰。尊号字数越加越长,这种情况与中央集权制度及皇权日益膨胀密不可分。由于尊号字数过长,既难以记忆,也不便于书写和阅读,因此用途并不大,犹如形同虚设。对于群臣进谏上尊号一事,有的皇帝并不赞同,如宋神宗、清圣祖。

总之,“皇帝”这一称谓是群臣对国家最高统治者最简单的称呼。这种在“皇帝”二字前面加若干修饰语的形式,就叫做“上尊号”。“上尊号”的形式始于唐高宗时期,唐玄宗时期形成制度。宋代继承之,并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对后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