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逋仔细地阅读了范仲淹的这篇《上执政书》,他读了一遍又一遍,他越来越觉得这个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人可不平凡。话题当然从林逋身上说起,范仲淹作为后辈,话当然就更主动一些,他就对林逋说,凡是圣明的时代,都会重视隐逸之人,因为隐逸之人就好像是俗世当中的一股清流。

林逋身负大才,是淡泊名利的隐逸之士,他幽居西湖,结庐孤山,潇洒率真。范仲淹少有大志,是名传千古的一代贤臣,他乐在人后,忧在人先,心怀天下。林逋与范仲淹,一个居于江湖之远,一个处于庙堂之高,人生境遇如此不同的两个人,却能成为莫逆之交。“莫道隐君同德少”,他们二人在西子湖畔因诗相识,因诗相知,那样的友谊,无关功名利禄,只凭本心性情,底色纯正,令人神往。那么,林逋与范仲淹为何会一见如故?为什么他们的人生之路的选择完全不同?却能成为一生挚友呢?林逋与范仲淹的相识

大家最熟悉范仲淹的应该就是他曾经说过的两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能够说出这两句的人,他一定是一个家国情怀非常深厚的人。但是同样是这个范仲淹,在“庆历新政”失败以后,他写过一首词,这个词牌叫《剔银灯》,这首词的下阙是怎么说的呢?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诗歌的意思我相信大家看了大概也能明白,说得很简单。他说人的一生,小时候浑浑噩噩,稀里糊涂,什么也不懂。老了以后头脑是清楚的,但是体力不行了,所以也没法去做成什么大事,只有中间的那个几十年精力充沛,思想成熟。那么中间这几十年应该怎么度过呢?范仲淹其实提出了这么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难道是不断地追求更高的地位?更多的金钱吗?你有了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金钱以后,我想问你,你能头上不长白发吗?你能因此而不老吗?所以范仲淹其实提出了一个人生的这么一个精华的年龄应该怎么度过这个问题。当然在这首词里面,范仲淹的情绪总体是沉闷的,甚至是有点消极,这种情绪的原因与他主持“庆历新政”的失败是有关系的。范仲淹拜访林逋,林逋认为范仲淹是他的同道中人

天圣四年,也就是公元1026年的暮春。这一天,林逋坐着小船晃晃悠悠在西湖上,看着岸边如画的美景,此行他要去哪儿呢?去西湖旁边的寺庙拜见他的僧人朋友。正在他悠然自得的时候,突然天空中飞来两只白鸽。林逋仔细一看,那正是自己养的那两只白鹤,一定是家里的童子打开了笼子,让白鹤飞过来告诉我,家里来客人了。林逋就赶紧调转船头,晃悠晃悠地就回到了孤山的家里面。

一进家门,看到家里坐着两位陌生人。正在困惑的时候,其中一位站起来,拜了一拜说,在下范仲淹,特地来拜访先生,这位是我的朋友。一说是范仲淹,林逋倒也不觉得陌生,为什么呢?因为就在去年的秋冬季,他曾经收到过一个叫范仲淹的寄给他的诗歌,他当时读了这个诗歌以后,他觉得这个人好像很懂自己,感觉和自己是一路的,尤其是读到范仲淹诗歌的最后两句“早晚功名外,孤云可得亲”读到这两句,林逋心头一暖,他觉得这个应该真的是自己的同道中人,所以虽然没见范仲淹,但已经对范仲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因为先读过诗,所以林逋对范仲淹就非常热情。林逋这么一热情,范仲淹就受宠若惊了,因为林逋在当时可是闻名天下的大人物。

话题当然从林逋身上说起,范仲淹作为后辈,话当然就更主动一些,他就对林逋说,凡是圣明的时代,都会重视隐逸之人,因为隐逸之人就好像是俗世当中的一股清流。你看宋真宗,宋仁宗两任皇帝相隔十多年先后下诏,来给你提供生活的支持,并且规定地方的长官要过段时间去看望你,了解你的情况。说到这里,范仲淹就打开了一首诗歌,这首诗歌正是去年他寄给林逋的这首诗:

唐虞重逸人,束帛降何频。

风俗因君厚,文章至老淳。

“唐虞”就是唐尧和虞舜的简称,也就是尧和舜的时代。范仲淹认为当下也是像尧舜时期的太平盛世一样,所以隐逸之人也会得到国家的重视。范仲淹说到这里,林逋会心一笑,说我懂了,你这个诗里有一句“束帛降何频”,那就是说真宗和仁宗下诏这个事了,范仲淹说正是。范仲淹接着说这么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面,到处都是追名逐利的人,你们这一群隐逸之人真的就好像俗世中的一股名流,一股清风。而且你的文章也越来越好,我以前读了,最近又读了你最近的文章。我觉得你的文章也越来越淳厚,越来越有味道。

范仲淹当然滔滔不绝地说,但是林逋有点儿不自在,为什么有点不自在呢?他就不习惯一个人当着自己的面,总是这样来夸自己,虽然他也觉得范仲淹夸的也是对的,自己也正是这样想的。但是毕竟当面夸,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林逋就打断了范仲淹,对他说现在是暮春时节,正是西湖好风景,我们出去转转,边走边说。

林逋就带着范仲淹跟他的朋友一起走下了孤山,在西湖旁边边走边说。因为谈的太投入,都没有时间去欣赏这如诗如画的西湖美景,一直谈到傍晚的时候才回来。回来以后,当然有招待的晚宴。吃完饭以后,范仲淹摊开纸,又把自己的感想通过诗歌来表达出来。《和沈书记同访林处士》的三点内容

我们看他这首诗歌是怎么写的:山中宰相下岩扃,静接游人笑傲行。 碧嶂浅深骄晚翠,白云舒卷看春晴。 烟潭共爱鱼方乐,樵爨谁欺雁不鸣。 莫道隐君同德少,樽前长揖圣贤清。

先解释两个词,“岩扃”,“岩”就是岩石,“扃”就是门,所以“岩扃”本来是山门的意思,在这里当然是指的林逋在孤山上的住处。“樵爨”就是打柴烧饭的人。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呢?简单来说大概写了三点内容。

第一点写了林逋在芸芸众生当中中满智慧,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可能很多人认为隐士当然就是退在一边不问国事的这么一群人,这可能是对绝大部分隐士的一种错误的解读。其实隐士这个群体往往不仅仅关注这个时代,而且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冷静地反思这个时代,所以他们对这个时代也往往有过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这是隐士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所在。

“山中宰相”是用了一个典故,梁朝的是有有一个叫陶弘景,这个人很有才,朝廷多次征召,他就是不出山。没有办法,知道他很有才但是不肯出山,当时的梁武帝一旦碰到国家有大事,特备是战争方面的事,一定要到陶弘景隐居的茅山去征求他的意见,平时一个月里面也要跟陶弘景通上几封信,所以可以看出陶弘景这个人虽然不是宰相,但是他承担了当时宰相的部分职能。只是正式的宰相在朝廷,民间的宰相在山里,就是这么一个区别。“山中宰相”这典故就是这么来的。在这个诗歌里面当然不是说陶弘景了,他是说林逋这个人虽然隐居在孤山,但同样像陶弘景一样,对这个世界有清晰的判断力。

“静接游人笑傲行”这是描写了林逋走在西湖旁边,那种傲人的神态和格调跟一般的俗人果然不一样,因为他确实有一种清高和自在之处,所以低一点是写林逋的这么一种充满智慧和悠然自在的生活状态。

第二点写的是西湖的湖山美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用到了一个“骄”字,“碧嶂浅深骄晚翠”,“骄”就是非常夺目,非常显眼。在夕阳当中,西湖旁边的群山深深浅浅的翠色,非常的夺目。抬头看白云一会儿集成一团,一会儿又散开来,鱼儿也很快乐,打柴做饭的山民也很快乐。所以这几句写出了西湖的人与自然跟自然美景的一个和谐的场面。

第三就是表达了追随林逋的这么一个心愿。所以最后两句叫“莫道隐君同德少,樽前长揖圣贤清”,你不要说像你一样地做一个隐逸的君子,跟你一样的想法少。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说我是愿意来追随你的。范仲淹表达来追随林逋的意思还是非常明显的。

范仲淹要追随林逋,可能很多人不相信。范仲淹那是一个大刀阔斧进行政治改革的改革家,林逋是一个大隐士。一个大政治家要向大隐士来学习,至少听起来有点难以接受,但是你得明白,范仲淹去看望林逋,并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已经在官场十多年之后。因为在底层工作,经受的压力特别大。借林逋智慧写《上执政书》

范仲淹逐渐发现,对于世事虽然是个隐士,却并不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他甚至比疲于案牍的范仲淹更有足够的时间冷静思考,深刻反思。“莫道隐君同德少,樽前长揖圣贤清”,范仲淹在林逋身上见到了隐士对于时代和社会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林逋的智慧写出了《上执政书》。那么《上执政书》体现了范仲淹哪些政治思想呢?

范仲淹在杭州停留期间,一有空就去孤山拜访林逋。又一次他又约好了几个朋友,结果天气突变,风云交加,让拜访林逋的计划就泡汤了。范仲淹后来写了一首诗,表达了很失落,甚至很沮丧的心情。其中开头两句就是 :闲约诸公抠隐扃,江天风雨忽飘零

所以通过这样一个诗歌我们就知道范仲淹对于林逋抱有一种怎样的情怀,他希望更多的时间跟他在一起,接受精神上的洗礼。这一次范仲淹见到了神交已久的林逋,内心里面的激动当然是可以想象的。

如果岁月一直静好,范仲淹和林逋之间他们见面的次数一定会很多,但是在天圣四年,也就是公元1026年的八月,范仲淹的母亲突然去世了,这对于范仲淹来说是一件特别悲哀的事情。范仲淹很清楚,他的母亲一生为他吃了多少苦,所以现在母亲去世了,范仲淹只能是辞官回家去守丧。去了哪里呢?去了南京,不是现在的江苏南京,而是河南商丘,去料理母亲的后事。

不久之后晏殊就担任应天府的留守,他早就仰慕范仲淹的才华,他觉得这个时期范仲淹虽然不适合远行去做什么大事,但是就子啊应天府这个地方来掌管府学,那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范仲淹就在守丧期间担任了应天府的府学。这段时间比较宽裕,事情也比较轻松,范仲淹有了足够的时间来反思他过往的十多年的从政经历,也反思他接触到的这个社会和这个国家。他觉得长期以来,北宋已经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自从上次见了林逋之后,他也学到了不少的政治智慧,尤其懂得了如何反思,如何通过反思来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此后没多久,经过几天的构思,范仲淹洋洋洒洒地写了一万多字的《上执政书》。因为有基层工作的经验,又借鉴林逋的智慧,所以这一封《上执政书》很快就成为热议的中心。范仲淹对当时的时弊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他为此系统地提出了六项主张,这六项主张是这样的: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这六项主张当然是宏观意义上或者整体角度来说的,其实每一项下面还有很多细致的分析。比如“固邦本”,下面就专门有“举县令,择郡守”这一点。范仲淹有多年底层工作的经验,他很清楚这个国家的问题出现在什么方面。要恢复这个国家的活力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苏轼就做过对照,他认为范仲淹“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写万言书的时候,范仲淹的地位还很低,后来成为改革的一员大将。他的平生的一些做法和想法“无出此书者”,没有超过早年的这封上书。别人怎么看这封《上执政书》其实不重要,他想去听一听林逋的看法。所以他就决定再一次地区拜访林逋。得林逋赠诗,却隐有不安

对于范仲淹而言,林逋是值得尊敬和信任的长者。在林逋眼中,范仲淹是与朝气,有思想的人中之龙。那么早已归隐山终老此生的林逋,为什么会赠诗一首,劝告范仲淹积极入世,大展宏图呢?

范仲淹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他果然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天圣六年,也就是公元的1028年的秋天,经过长途跋涉,范仲淹再一次出现在了林逋的面前。林逋既惊又喜,没想到范仲淹居然来拜访自己,这是惊,为什么喜呢?因为上次跟范仲淹聊天的过程当中,他已经发现范仲淹这个人其实是有一种过人的政治智慧。他当时没有多说,但是已经感受到了。

范仲淹跟林逋一见面,当然先来一番寒暄,然后很快,范仲淹着急,从衣袋里面掏出了他写的这一封《上执政书》来递给林逋。林逋就接了过来放在一边,对范仲淹说,我久闻这篇《上执政书》的美名,我也听说了一些里面的核心主张。我确实还没有通读过,但是现在不急,等我回去沐浴焚香,来好好地读,我们先喝茶。

林逋仔细地阅读了范仲淹的这篇《上执政书》,他读了一遍又一遍,他越来越觉得这个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人可不平凡。他是一个有朝气,有锐气,有思想,有魄力的这么一个人,那是人中之龙啊。过了几天,范仲淹就要走了,林逋先是为他饯行,临别之际林逋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送给范仲淹,上面就是林逋赠给范仲淹的一首诗:林中萧寂款吾庐,亹亹犹欣接绪馀。 去棹看当辨江树,离尊聊为摘园蔬。 马卿才大常能赋,梅福官卑数上书。 黼座垂精正求治,何时条对召公车。

“林中萧寂”,有人说这说明林逋门前冷落的意思,你如果了解了林逋在他隐居孤山期间得到朝廷先后两位皇帝的重视,你就不会认为林逋门前冷落,南来北往的人到了杭州一定是要去见林逋的,所以“林中萧寂”不是说门前冷落,而是说到了秋天树叶凋落,所以稀稀疏疏的林。当然到了秋天也显得更加宁静了。这一次范仲淹来,林逋当然感受到范仲淹对自己极大的信任,他同时也对这个年轻人多了几分敬重。这里面包含的深情大家慢慢体会尤其是“去棹看当辨江树”,我一定会看着你的船消失在树的那一边。他好像把林逋来为范仲淹送行的时候依依不舍的眼神都已经写出来了。

最后四句是林逋要说的重点,为什么要把这首诗歌他的时间定为在范仲淹写《上执政书》之后呢?因为这四居诗明显是针对的范仲淹的上书来说的。“马卿才大常能赋”“马”就是司马相如,“卿”,他的字叫长卿。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因为他才华突出,所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里面有典故,说汉武帝有一天在宫中读一篇赋,什么赋呢?《子虚赋》,越读越佩服,读完之后和你感叹地对旁边的狗监杨得意说我读了这个赋真是佩服得不得了,但是很可惜我不能跟写这个赋的作者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否则我怎么都要去见见他。这个狗监杨得意一听乐了,他对汉武帝说你说的这个司马相如是我老乡,我认识他,你要见他我喊他来。汉武帝一听说这个事,大喜过望,赶紧下诏让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的命运也因为这篇赋而改变了。

后面“梅福官卑数上书”也是一个典故,是出自于《汉书》。说梅福这个人非常有才华,但是总也得不到重用,所以后来他一气之下就辞官家居,无权无势不等于他不关心国家。这梅福就把他自己对于这个国家的现状跟未来的种种设想经常上书给朝廷,并且让邮差给朝廷说,加入说皇帝对我的上书里面有些问题要问的话,我愿意一条一条地区回答他,结果总是被拒绝。对于林逋来说,汉代的梅福跟现在的范仲淹所处的时代不同了,梅福得不到重用,但是你范仲淹一定会得到重用的,这是对范仲淹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林逋给范仲淹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给予了一种极大的鼓励。不一样的隐士林逋

“马卿才大常能赋,梅福官卑数上书”,也许正是林逋对范仲淹政治才能的赞赏与认同,使得范仲淹对后来进行的政治改革充满了信心。林逋和一般的隐士有很大的不同,他与好友之间毫无个人利益的交换,所以他与范仲淹的友情才能入冰雪般纯净。那么林逋与范仲淹成为这种极高境界的往年之交背后,究竟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呢?

对于当时的范仲淹来说,别人的鼓励也许是可有可无的,只有林逋的鼓励才是不可替代的。范仲淹与林逋他们相差二十多岁,他们的友情我们已经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你能发现中间根本没有个人与个人自荐的利益交换,他们当然也不需要患难与共,他们的友情一开始就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这个很高的境界背后支撑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家国情怀”这四个字。

其实我们了解的隐士是一般的隐士,而林逋恰恰是不一样的隐士,他在隐居孤山之前,在江淮一带游历了二十多年,游历的目的是什么呢?寻找机会大展宏图,所以林逋也曾经有过一个充满了激情跟梦想的一个时代。但是二十年过去了,他没有找到机会,失望之下归隐了。这是林逋的一个背景,林逋归隐之后写过一首诗,诗歌里面有这么两句“可堪复旧计,宁复更刚肠”,这就是对早年游历的一种回顾。

林逋与范仲淹他们不是那种持续很多年的这么一种友情,他们只见过两次,但是每一次都是刻骨铭心的。一个是“山中宰相”的高人林逋,一个是朝中宰相的强人范仲淹,他们子啊互相的倾慕当中,产生出超越个人关系的这么一种友情。这么一种友情与功名无关,与利禄无关,所以这样的友情底色纯正,气象阔大,令人神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