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6月,俄羅斯汽車市場銷量排名中,力帆已被擠出前三。力帆以銷量共2654輛,同比下滑64%結束了其2019年上半年俄羅斯市場征程。

汽勢Auto-First|沈天香

和掌門人尹明善一起,力帆汽車步入了垂暮之年。被負債數十億、股權被凍結、經銷商退網、產品不濟、銷量折腰等負面環繞,力帆如今已是四面楚歌……

今年上半年,汽車市場承受着空前的下行壓力,相比抗壓能力較強的強勢車企,本就處於邊緣化的企業正面臨雪上加霜的窘境,力帆汽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7月29日,萬安科技發佈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浙江諸暨萬寶機械有限公司於2019年7月22日向浙江省諸暨市人民法院提交了民事起訴狀,要求力帆股份旗下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力帆乘用車北碚分公司支付約607.57萬元貨款。而這只是力帆滿身重疾的冰山一角。

高光時刻

作爲曾經重慶民營車企中的帶頭大哥,力帆也曾風光一時。1992年,我國摩托車市場迅速崛起,彼時已經年過半百的尹明善創立了力帆摩托,在接下來的幾年間力帆摩托迅速崛起。

90年代的中國,隨着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人走向了小康,摩托由奢侈品成爲了日用品再成爲了剛需。彼時汽車還未普及的時候,自行車行駛不了長距離,摩托車成爲人們交通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一時間摩托車風靡全國。作爲以做摩托車發動機起家的力帆,成功的搭上了市場的順風車。僅1995年,就賺了1500萬元。2000年,尹明善已經榮登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TOP50。

與此同時,他開始走出中國,用了兩年時間,將其摩托車拓展到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銷兩百多萬臺。截止到2001年,僅摩托車發動機,力帆就賣出了184萬臺,收入超過38億。到2003年,重慶力帆成爲國內最大的摩托生產商,此時的尹明善65歲。這是曾屬於力帆摩托業務的高光時刻。

此後,爲了拓展業務,尹明善決定由摩托再上一個臺階,開始進軍汽車行業,隨即力帆集團拉開了汽車製造的序幕。2010年11月尹明善帶領力帆成功登陸A股,成爲中國第一家上市的民營車企。上市後,力帆控股市值達到100億元,尹明善成功問鼎重慶首富。但尹明善的造車路沒能複製其摩托業務的成功,走得一波三折。

防線失守

2016-2017年,在SUV市場處於持續且火速上升的時期,力帆沒有及時看清市場趨勢,但同屬重慶幫的東風卻持續發力SUV市場,制定在4年內推17款車型,且填滿緊湊型、小型和中大型SUV市場的產品規劃。

在2015年,新能源市場逐漸顯露鋒芒時,力帆的一系列動作可謂是蓋過了任何一家車企,但隨之而來的是,2016年力帆騙補的消息。當年,力帆股份被查出在申報的新能源補助車輛中,有2395輛汽車不符合申報條件,涉及補助資金1.14億元。有關部門對涉及的車輛撤銷了補貼,並取消了該公司當年補助資金預撥資格,這致使此後力帆在新能源市場的佈局和產品規劃前功盡棄。

國內市場失守,力帆或許還可以一笑而,說“我們的錢都是靠海外賺的”。但作爲曾經海外銷量名列前茅的自主品牌,力帆已風光不再。早在2016 年,力帆就在汽車出口排名中國汽車品牌第四位,重慶地區首位,已出口到全世界70個國家和地區,開拓了遍佈全球500 多個營銷網絡,並在俄羅斯、阿塞拜疆、緬甸、伊朗、埃塞俄比亞、烏拉圭、伊拉克7 個散件組裝廠下線。在2011 年至2016 年連續6 年蟬聯俄羅斯汽車銷量最高的中國車企。

如今,隨着中國自主發力“走出去”戰略,奇瑞、吉利、長城等都將海外市場作爲其戰略版圖的重要板塊。2019年6月,俄羅斯汽車市場銷量排名中,力帆已被擠出前三。吉利以銷量944輛,增幅達295%位列第一名;長城以725輛,增幅337%位列第二;奇瑞以514輛,增幅2%位列第三;力帆以349輛,下滑75%位列第四。力帆以銷量共2654輛,同比下滑64%結束了其2019年上半年俄羅斯市場征程。

也正是隨着國內自主品牌大舉走出去,力帆的海外”搖錢樹“被個大車企分食,其優勢也逐漸不再。從其斷崖式下跌的銷量中不難看出,力帆已失守海外市場,力帆最後的優勢也已不復存在。

難以爲繼

沒有熱銷產品、海外市場受挫、國內市場銷量折腰的力帆,在資金方面也是困擾重重。7月26日,力帆股份發佈公告,對公司(含子公司)近12個月內未披露的累計發生的涉及訴訟(仲裁)事項進行了統計,訴訟(仲裁)金額合計人民幣約14.23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2016-2018年,力帆股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已經連續爲負,最高虧損額約26.13億元。此前在力帆股份公佈的2018年年報中,負號再次密集出現,多個重要財務指標再次亮起“紅燈”。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21.5億元,同比下滑1047.68%。

事實上,爲了避免被ST,力帆股份曾在去年連續兩次變賣資產。除了將原15萬輛乘用車項目的生產基地以約33.15億元的價格出售給了重慶兩江新區土地儲備整治中心外,力帆股份還在去年12月,將旗下子公司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以人民幣6.5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車和家。

變賣資產對於力帆而言無法解決根源問題。數據顯示,力帆股份發佈的6月產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力帆傳統乘用車累計銷量約2.08萬輛,同比下滑62.55%;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1257輛,同比下滑60.66%。此外,力帆摩托車、摩托車發動機、通用汽油機業務在今年上半年銷量下滑幅度均超過10%。

屋漏偏逢連夜雨,力帆還在7月擬終止2015年定增的“汽車新產品研發”募投項目。在此之前,力帆股份收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股權司法凍結及司法劃轉通知,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約6.04億股股份被凍結,凍結期限爲3年。

連年虧損、銷量不濟、旗下優質資源被變賣、資金鍊斷裂,致使力帆的造血功能幾近殆盡。顯而易見的是,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力帆正在被邊緣化。

寒冬之下,力帆頹勢盡顯,如今的資金困局將會爲其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而國六實施,力帆產品青黃不接,將進一步家居當前困局,後續或將導致經銷商退網更進一步加劇。

但結合富力入股華泰,寶能收購觀致,力帆如果在其垂死之際無法找到一個可以接盤的金主,退市或只是時間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