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聽上去就令人心顫的一個詞,到底離我們有多近?

據全球癌症年報顯示,2018年全球預計新發癌症病例1810萬例,死亡病例960萬例。其中亞洲佔全球癌症新發病例約50%,死亡病例約70%。

數據很殘酷,數據背後流逝的生命,令人心痛。難道,我們註定無可奈何嗎?

1、疾病,是你心態最真實的反應

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一書中說道:“我們的幸福取決於我們的愉悅情緒,而愉悅情緒又取決於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

反之亦然。

我們的情緒是否愉悅、心態是否放鬆,也影響着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

印度的迪帕克杜德曼博士曾做過一項研究。通過分析大量的病例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不同的情緒會導致不同的癌症。

比如:

經常憂愁和急躁的人,容易罹患食管癌。

長時間處於恐懼狀態的人,容易罹患腦腫瘤。

經常感到不安全的人,容易患胰腺癌。

經常生氣的人,容易得乳腺癌,等等。

網友@Seeker曾分享了自己兩年的患癌經歷。

她曾經是愛好體育的女孩兒,身體健康,體能棒。幾乎沒有生過病。但,生活不是晴空萬里,總會有風雨不期而至。

小學五年級時,父母離婚、家庭破產。一個接一個的“波折”,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從那以後,她再也不是樂呵呵的樂天派,她開始鬱鬱寡歡,這種抑鬱的狀態持續了六年之久。

直到高二時,她罹患卵巢癌。發現時,已是中期。

但這只是開始,後面還有更大的“波折”等着她:先是卵巢癌,然後心肌炎、纖維瘤。

兩年的時間裏,她穿梭於學校和醫院。歷經生死,每天都活在絕望和死亡的恐懼裏。

卵巢癌確診時,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這種病怎麼會落到一個小姑娘頭上?

但看似不可能的事,偏偏發生了。

就如當時她的主治醫生說的:“癌症大多是心病。”

的確是這樣。如果把身體比作一輛火車,心臟就是發動機。

你每一個情緒,都會影響心臟的運作。開心和愉悅讓心臟更加的透亮;傷心和抑鬱等負面情緒則加重了心臟的負擔。

負面情緒的逐漸累積,一點點侵蝕着心臟的正常運作。當發動機出了問題,火車也就無法正常行駛了。

其實,保持好的心態,不是一句可有可無的忠告,亦不是口號,只是不想讓我們需要拼搏時,卻無法去拼。

2、好的心態,治癒一切難過

都說婆媳矛盾是世界上最無解的關係,朋友曾給我講述過她家的“一地雞毛”:

過去數年間,她見證了無數次奶奶單方面挑起的“婆媳大戰”,每一次都以媽媽的忍耐退讓而結束。媽媽總是念叨着“家和萬事興”,怎奈事與願違,奶奶動不動就開罵,絲毫不顧及媽媽的心情。誰也不知道,媽媽的內心究竟積累了多少委屈。

記得有一次,奶奶又無緣無故地罵人,說一些很難聽的話。她媽媽站在幾米之外,不知怎麼,一下子坐到了地上,短暫昏迷了一小會兒。這一突發事故,嚇壞了朋友。

然而奇怪的是,自那以後,朋友發現她媽媽像換了一個人。媽媽再也不會因爲婆婆的話而難過,也不會再把委屈揉碎了往肚裏咽。

她問過媽媽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轉變?媽媽說道:

我暈倒的那一次,真的險些一口氣沒上來。醒了之後,我算是想明白了,這麼些年,我一直忍,每天笑呵呵的,但心裏難受的要死。我爲啥還要讓自己活得不痛快?

是啊,不是所有的忍讓都能換來對方的體諒,無底線的退讓只會讓自己越來越不開心。那爲什麼不活得開心一點兒呢?心態是好還是壞,完全由自己決定!

轉換心態,你會發現一切都豁然開朗,撥開雲霧見日出即是如此。

好的心態,治癒一切難過。它有一種魅力,即使你處於狂風暴雨中,也能保有一份雨過天晴的希冀。

3、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心態

我們想擁有很多很多東西,譬如:美滿的家庭、自由的工作、富足的生活……

爲了這些,我們可以拼盡全力,付出一切。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時候我們想擁有的,往往總是失之交臂。是應該默默垂淚,還是更換跑道?

李思圓在《生活需要儀式感》一書中,這樣寫道:“很多時候,我們以爲自己拼的是努力和堅持,可最後往往拼的是心態。”

如果,我們付出了很多代價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用錯了力。如果,我們經歷了很多失誤過後,才驚覺曾經的努力用錯了方向。那麼,不妨收起懊惱,找一個安靜的空間,慢慢把一顆焦慮的心兒捋平。因爲,良好的心態,是一種動力,更是一種財富。唯有經歷過很多成功與失敗之後,你倏忽驚覺,什麼才具有決定性作用。要記得,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心態。

願你不疾不徐,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