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分析是肌肉訓練中最重要的一項技能,

阻力是否有效,

發力是否正確,

軌跡是否合理,

都可以通過受力分析一一判斷。

我準備用幾篇文章解釋訓練中常見的力學概念。

從最簡單的內容開始,

這是第一篇。

說槓桿比例。

身體上的槓桿

動力臂長度大於阻力臂長度:省力槓桿

動力臂長度小於阻力臂長度:費力槓桿

在初中物理課上,我的物理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人身上所有的關節都是費力槓桿”。

這個說法正確嗎?我們來分析幾個簡單關節的槓桿型態。

肱二頭肌和肘關節

當你端着手機的時候,你的手臂能夠保持一個屈肘的姿態,就需要有肌肉發力維持,這時的肘關節和發力肌羣就形成了一個槓桿結構。

爲了更容易理解,下面只分析肱二頭肌對肘關節的作用力。

下圖中,按顏色分別標註了肘關節的槓桿結構,在這個結構中,動力臂明顯短於阻力臂,所以被定義爲費力槓桿。

爲什麼會費力呢?

來看下邊這個示意圖。

假設一棵即將被伐倒的樹,一個小人想要拉住樹幹使它維持在固定角度上。(別問小人爲什麼要這麼幹)

像左邊這樣拉住,和像右邊這樣拉住,哪個會更省力呢?

左邊的費力,右邊的省力。

因爲相對於左邊的情況,右邊的情況中

仍然連接的樹幹位置沒變。支點沒變

樹幹型狀沒變。(阻力臂長度沒變)

繩套的位置高了。(動力臂延長了)

所以右邊的小人想拉住樹幹需要的費的力更小。

雖然在這個圖例中,右邊小人所處的情況依然是費力槓桿(動力臂還是比阻力臂略短一些),但是相對左邊的情況而言已經更省力了。

這個概念明確後,試着把小人圖例中左邊的槓桿比例,與肱二頭肌和肘關節的槓桿結構一一對應,應該就能理解爲什麼肘關節是費力槓桿了。

如果想讓肱二頭肌對肘關節更省力,它得長這樣:

三角肌和肩關節

當你雙臂張開時,三角肌對肩關節的作用力形成的槓桿結構。

標註線顏色同肘關節那張圖

小腿三頭肌和踝關節

當踮起腳尖時,小腿三頭肌對踝關節的作用力形成的槓桿結構。

(顏色同肘)

結論

結合以上分析,物理老師說的基本正確。

在身體上的大關節上,肌肉能提供作用力的力臂,長度都小於它所帶動骨骼的長度,都屬於費力槓桿。

特殊情況當然也有,比如:

頭夾肌帶動的頭部旋轉;

斜方肌上束帶動的肩胛上提;

腹斜肌帶動的脊柱旋轉;

等。

但這幾個最多也就算是等臂槓桿,談不上省力。

所以我們身體的大部分運動,都是由費力槓桿來完成的,區別頂多就是多費點力和少費點裏而已。

具體區別由兩個力臂的長度比例決定:

動力臂長度/阻力臂長度,比值越大費力越少

動力臂長度/阻力臂長度,比值越小費力越多

負重位置&力臂長度

當我們把肌肉骨骼等先天生理結構視爲一個不可變的基礎結構,並且把“省力”和“費力”都基於這個基礎結構時,力學中“費力槓桿”的概念就不大重要了。

在實際支配身體的過程中,只要儘可能簡減少額外負重形成“更長的阻力臂”,我們就能實現基於生理結構的“省力”。

想一下我們屈臂挎包的這個姿勢。

下圖中,左邊圖的挎包位置在手臂上,右邊圖的挎包位置在手上,兩種情況相比,誰的更費力呢?

右邊的更費力。

挎包的負重相當於製造了一個新的阻力,這個阻力源距離支點(肘關節)的距離遠近,決定了肌肉需要發力時費力更多還是更少。

因爲包的位置越靠近手,阻力源距離支點越遠,所以需要肌肉費更多力。

也因爲這個原因,我們平常屈臂負重的時候爲了省力,也都會把挎包這類重物挎在手肘窩處。

這個概念清楚後,我們可以從常見訓練中舉幾個例子。

仰臥起做

做仰臥起坐時,不同人會習慣於把手放在不同的位置。

在這個動作中,我們主要是依靠腹直肌帶動脊柱做前屈,支點在腰椎、骶骨的位置,手臂的位置就形成了額外的負重。

當手臂距離腰椎越遠,阻力臂越長,對腹肌施加的阻力越大,越費力。

當手臂距離腰椎越近,阻力臂越短,對腹肌施加的阻力越小,越省力。

所以在不考慮動作變形、利用慣性、代償等錯誤的前提下,手放在頭部附近,對肌肉施加的阻力最大。

利用這個原理,如果想讓仰臥起做這個動作更費力,只要在最遠端增加更大阻力就可以。

(注意武警手持啞鈴的位置)

或者,不增加額外阻力源,僅延長阻力臂也可以。

說到這裏吐槽一句,不少人還認爲做仰臥起做時用手去找膝蓋是最“正確”的方式。其實,只是最省力而已。

側平舉

做側平舉時,有些人會在不超伸前提下儘量伸直肘關節,而有的人更習慣於屈臂完成。

在這個動作中,我們主要是依靠三角肌帶動肩關節做外展,支點在肩肱關節處,啞鈴的位置製造額外負重。

當啞鈴距離肩關節越遠,阻力臂越長,對三角肌施加的阻力越大,越費力。

當啞鈴距離肩關節越近,阻力臂越短,對三角肌施加的阻力越小,越省力。

所以在不考慮動作變形、利用慣性、代償、超伸等錯誤的前提下,手臂儘可能伸直,讓啞鈴遠離肩關節,對肌肉施加的阻力最大。

想進一步增加難度的思路同仰臥起坐。

俯臥後抬腿

做側後抬腿時,有些人會伸直腿,而有的人更習慣於屈腿完成。

已經舉了兩個例子,下面這個例子就不用我再分析了吧,你來分析一下試試。

直腿和屈腿哪個更費力?

肌肉受力&關節受力

用前文提到的側平舉來引出問題:

如果我直臂可以負重10公斤的啞鈴完成一組側平舉,而屈臂狀態同樣一組我可以負重20公斤,我應該用哪個組合來進行訓練呢?

前面交代的槓桿概念,還有負重位置&力臂長度,其實就是爲了回答這個問題而做的鋪墊。

蹺蹺板的例子

我們把問題簡化一下。

這有一個蹺蹺板,蹺蹺板的一端有一個20公斤的重物。

我用手也發出20公斤的推力就可以使蹺蹺板平衡。

隨後,蹺蹺板的另一頭增加了另一個重物,總重量達到了40公斤。

這時手臂還以20公斤推力去對抗就無法保持平衡,因爲重物施加的作用力(阻力)大於了我手臂施加的作用力(動力)

假設我不能使出更大的力氣,同時又希望繼續保持蹺蹺板的平衡,我只要改變動力臂和阻力臂的比例(移動支點)使之變成更省力的槓桿就可以。

有了這個方法,我甚至還可以在蹺蹺板那頭增加更多負重,只要繼續改變力臂的比例就可以了。

不管負重怎麼增加,我都可以通過這個方法讓我在發力不變的前提下對抗更多負重。

就像阿基米德說的: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

但實際上呢,蹺蹺板的支點並非堅不可摧的,我雖然用省力槓桿結構平衡了阻力,但負重所提供的阻力,都一點不差的壓在了支點上。

如果支點的強度不夠理想,槓桿結構將會在支點處損毀。

實際訓練中的情況

把蹺蹺板的例子和側平舉這個動作做一個對應。

在側平舉中:

手臂就是“蹺蹺板”

三角肌就是“

肩關節就是“支點”

啞鈴就是“重物”

直臂最多抬起10公斤重量,而屈臂可以抬起20公斤重量。

直臂的10”和“屈臂的20”,對於三角肌的實際發力而言,是一樣的。

三角肌並不會因爲負重多了10公斤而對抗更大的阻力,因爲力臂比例被改變了。

可是,額外增加的負重都一點不差的施加在了作爲支點的肩關節上。

肩關節的強度雖然也算可靠,但作爲全身最靈活的關節,它也是最容易受傷的一個。

所以如果你嘗試着去拿更重的啞鈴,但卻必須伴隨着更多臂來完成動作,不妨想一想,用更輕重量就能達到同樣效果,還能減少關節的實際負重,爲什麼要拿更重的呢?

避免不可逆損傷

在之前的文章裏我說過,訓練就是可控的破壞運動系統。

複習鏈接:終極問題

但同樣是破壞,應該儘可能施加給肌肉組織,因爲它們可以修復,並且在修復後還會變強。

而關節組織的修復要慢得多,並且它們的修復並不完美,可能會隨着一次次損傷,伴隨出現不良摩擦、組織增生等不可逆的改變。

正確的訓練觀應該是強化肌肉的同時,儘量避免這些不可逆且不符合預期的情況出現,所以這篇的內容希望能闡明這個概念,在以後的訓練中可能更聰明的支配負重。

這是這個系列第一篇,後續還會有更多和受力分析相關的內容。

比利想練臂力,

不知臂力力臂的比例。

比利用費力力臂的比例搞臂力,

臂力立閉不給力。

比利用省力力臂的比例搞臂力,

臂力立厲真牛B

也不知,

是省力力臂的比例利臂斃臂,

還是費力力臂的比例閉力利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