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接纳承诺疗法里的练习和隐喻,吸烟者可以明白“想吸烟”只是想法而已,不要把它当成命令来遵守,对待不舒服的内心感觉像对待客人一样,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为了健康,愿意戒烟,愿意忍受戒烟带来的不适感。用在戒烟中,则是减少烟民通过吸烟来回避不想要的内心情绪、想法、感受、戒断症状,体验到这些不舒服的感受其实像波浪一样有涨有落,一直在变化,我们不必听从“想吸烟”的想法,而是以一种更灵活的反应方式朝着自己看重的方向行动,丰富自己的生活。

吸烟的危害很多人都认识到,但烟瘾又让很多人离不开烟。当难以克制的吸烟欲望降临时该怎么破?一项心理学研究告诉你一个不伤身又健康的解决办法。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何吸烟如此普遍?

研究表明,吸烟者吸烟行为的主要动机中,社交的需求占据排行榜首位。其次是镇静的需求,吸烟者把吸烟当做减少负性情绪(如焦虑、紧张)的手段。再次是享乐的需求,吸烟者把吸烟作为增加正性情绪的手段,认为吸烟是一件舒服、悠然自得的事情。还有很多人因刺激的需要而吸烟,希望通过一支烟来缓解疲劳,集中注意力。当面临社交需求这种外在的环境压力时,你可以拿“史上最严控烟条例”作为自己的保护伞,但是,当吸烟行为是由内在的动机(如缓解焦虑、镇静提神)激发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接纳承诺助你戒烟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是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中最有代表性的疗法之一,通过“正念与接纳过程”来帮助我们减少回避、活在当下,通过“承诺与行为改变过程”来帮助我们明确价值,朝向目标迈进,过一种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生。用在戒烟中,则是减少烟民通过吸烟来回避不想要的内心情绪、想法、感受、戒断症状,体验到这些不舒服的感受其实像波浪一样有涨有落,一直在变化,我们不必听从“想吸烟”的想法,而是以一种更灵活的反应方式朝着自己看重的方向行动,丰富自己的生活。

2004年美国内华达大学Gif⁃ford等人用接纳承诺疗法戒烟的研究表明,接纳承诺疗法治疗组的吸烟者(33人)与尼古丁取代治疗(Nicotine Replacement Treatment,NRT)组(43人)的吸烟者相比,前者在治疗1年后戒掉烟的百分比是后者的2.3倍。在他们的治疗过程中,大致有6个步骤,你也可以逐步尝试下,看这次是否是你最后一次戒烟。

1、了解内心的冲动。

吸烟者需要了解“难受了来支烟”、“焦虑了来支烟”、“犯困了来支烟”这样的想法、情绪、生理感觉在吸烟和戒烟过程中对自己的“指使”。当冲动想法产生,要觉察这些冲动想法来了,看清想法是什么,知道想法只是想法,不要受制于这些想法。

2、看清回避的代价。

吸烟者需要看清自己为了控制或回避难受、焦虑、紧张等感觉,都做出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有效吗?付出了哪些代价?吸烟会导致肺癌、冠心病、呼吸道疾病等,还会影响其他人的健康,觉察抽烟所付出的这些代价,提醒自己是否换一下策略来应对焦虑、压力等。

3、明确价值和障碍。

吸烟者需要明确自己真正看重的是什么,如健康的身体、和谐的人际,在朝向价值的路上,可以设定哪些具体可实现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有哪些障碍?有哪些办法可以克服这些障碍?如果吸烟者把健康看成是“1”,财富、地位、名声等都是后面的“0”,就知道生活中什么最重要。

4、全然接纳和愿意。

通过接纳承诺疗法里的练习和隐喻,吸烟者可以明白“想吸烟”只是想法而已,不要把它当成命令来遵守,对待不舒服的内心感觉像对待客人一样,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为了健康,愿意戒烟,愿意忍受戒烟带来的不适感。

5、进行正念的练习。

吸烟者以专注、不评价、不判断的正念态度来观察内心体验的变化过程,增加对想法、情绪、感受等的觉察,摆脱其控制。正念训练可以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增强自控力,更好地关怀自己和他人。

6、付出承诺的行动。

吸烟者用语言对自己或他人承诺要戒烟,就可以促进吸烟者更好地忍受内心不舒服的体验,帮助其按照既定的目标,朝向价值方向付诸行动。所以,ACT比尼古丁替代疗法的效果更加持久。

经过以上六步训练,便能帮助烟民过上“烟”消云散的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