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别人家的孩子”、“别班的同学”这些学霸级的专属称呼,可以说是很多人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恶梦”之一。大到工作事业,小到一次测验,你若没考好或是没达到理想的分数,父母和老师总会拿“别人家的孩子”来进行教育,期望你能像别人一样的出色和优秀。

其实,从“榜样力量”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对比并没有错,因为在和优秀的人比较过程中,你会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对方的长处,查漏补缺,吸收榜样优秀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转为己用,这样就可以帮助大家取得进步,让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

不过,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讨厌被比较,越比越讨厌学习。即使有些学生遵从父母和老师的意见向榜样学习,尽力向榜样靠近,但学习效果却一直都不太理想,甚至出现下落的情况。

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忽视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

人在什么阶段最敏感?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刚好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孩子是最敏感。因为他们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等都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对周边生活的人和事物充满了兴趣、期待和紧张,同时这些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又特别的脆弱。

一个人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这期间要面对许多次考试,偶尔出现一些考砸现象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甚至有些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时期一直是学渣,到了高中之后才“脑子开窍”变成学霸。

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一些家长或老师并没有选择循序渐进和查找问题根源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直接质问孩子:看看XX每回考那么好,你为什么考这么差?你为什么就不能向别人学习学习?你要是能有XX的一半,就谢天谢地了等等。

这样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久而久之会让一些孩子产生自卑或叛逆的心理,片面的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再怎么努力都比不上人家,越学越没有信心,严重者甚至放弃学习,自暴自弃,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二是照搬学霸的“苦学”,丢了“巧学”

有些学生一直把学霸当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超越对象,无论是时间安排还是学习任务的实施,都紧跟学霸的步伐,甚至一些学生比学霸还拼,但学习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学生学到的只是学霸的努力态度,但在方法技巧上面却学到很少,有些学生单方面认为学霸就是靠“刷题”刷出来,逼迫自己也加入“刷题”的行列,忽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方法技巧上的积累,这样怎么可能学得好呢?

一名学生能成为学霸,并且长期占据学霸的位置,并不只是靠单纯“刷题”那么简单。真正的学霸,对待基础知识的态度比一般人更加认真,注重错题的收集整理和查漏补缺,会进行解题反思和方法的提炼,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等。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现如今一般拿来提醒大家客观环境的重要性,一个人工作生活的客观环境对人的成长会有很大影响。

像“别人家的孩子”这些特有名词的出现,也带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色彩。家长和老师期望以举“榜样”这样的例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斗志,成为一样优秀的人,只不过很多时候都用力过猛,得不偿失。

向别人学习,向优秀的人靠近,你要试着学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学会找差距

你差在哪?

别人好在哪?

你为什么会差?

别人为什么好?

只有知道差距,你才知道进步的空间有多大,努力的方向在哪,并不只是蒙头苦学。就像走路一样,不能老是低着头,也要抬头看看走路的方向,这样不至于走错方向。

如数学学习,对于150分的试卷,学霸能考140分以上,而你只能考100分左右,甚至更低的分数,造成这样的差距,是因为自身基础知识不扎实吗?还是学习能力有所欠缺?或是对综合题的解法不够熟练?会是考试技巧不过关吗?

总有一个原因,让你输给别人家的孩子,找出差距,找出自身问题的关键所在,你才能知道自己的进步空间和方向在哪。

二是要学会方法和技巧

学习固然要刻苦努力,但更重要的是掌握好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巧学永远比苦学跑的更快。

这里的巧学并不是指投机取巧,而是讲究方法技巧的刻苦努力,如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形成知识脉络;重视解题方法的提炼,学会“解一题会一类”;重视解题步骤的规范,克服粗心等毛病,提高考试技巧;重视错题的收集和整理,查漏补缺;重视总结反思,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三是要学会合作学习与勤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特别是那些已成为学霸的人,身上肯定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只有善于向他人学习优点,改掉自身的缺点,你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从别人身上学到优点呢?那就是要多加勤问,多去和别人探讨,在讨论问题过程中,发现和学习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参考和学习别人看待问题的态度,掌握和学习别人如何锻炼思维能力等。

学习最怕的是已经技不如人,还死要面子,固步自封。有问题多去探讨,不耻下问,多去反思,在“问”中学到方法和技巧,运用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这样你才能稳固提高学习成绩。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成为被比较的对象,要学会平常心对待,把这些对比当成是向优秀学习的机会,当成是锻炼心智的机会,没有竞争哪来的优胜。

读书学习,你再怎么逃避,都逃避不了对比和竞争,即使将来参加工作,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竞争和挑战。学会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接受对比和竞争,你才能发现自身的缺点和接受别人的优点,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取得进步,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收获优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