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段时间,雷雨频繁现身,尤其是午后,一场大雨常常来得突如其来,让人措手不及,这和近期申城近地面风向以偏东为主、带来海上湿润空气有关,上海西部和南部地区午后容易有弱的对流产生,出现短时阵雨天气。今年7月12日入伏至今,上海共出现9个高温日,极端最高气温37.9℃。

今天,上海正式“出伏”!这意味着,今年长达40天的“伏期”就此终结。不过,“出伏”并不意味着夏天已经过去。对上海而言,8月下旬到9月下旬,大多数情况仍属于夏季,有些年份还会出现35℃的高温和秋老虎的天气。

今夏高温日明显偏少

今年7月12日入伏至今,上海共出现9个高温日,极端最高气温37.9℃。

1981年至2017年的数据统计显示,上海年均35℃以上高温日的个数为17个。去年出伏之时,申城已经迎来了18个高温日。2017年出伏时,申城更是有26个高温日。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上海高温日数偏少,是近10年同期的一半。

本周阵雨常在

未来几天,上海主要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以多云天气为主,气温基本保持在26~33℃之间。双休日云系增多,最高气温会稍有“下探”,跌至30℃左右,体感“清凉”不少。

最近一段时间,雷雨频繁现身,尤其是午后,一场大雨常常来得突如其来,让人措手不及,这和近期申城近地面风向以偏东为主、带来海上湿润空气有关,上海西部和南部地区午后容易有弱的对流产生,出现短时阵雨天气。由于雷阵雨局地性强、较为零散、突发,短时雨势较大,市民午后外出请及时关注最新的预报、预警信息。

入秋还需再等等

对于长江流域而言,真正的秋季要等到秋分以后。

气象资料显示,上海要到9月下旬或10月初迎来秋天,常年平均的入秋时间在10月2日,近10年来的平均入秋时间为10月5日。与此同时,过去10年间,上海的夏季正变得越来越长,秋季正在被压缩,夏季时间最短的是2010年108天,最长为2013年157天。

来源:新民晚报、话匣子、劳动报、上海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