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里,2019爱心校服专车车队马不停蹄一路向南。

整整40多个小时,除了加油站、服务区的短暂补给和歇脚,专车没有作一刻停留。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直通990》联合市文明办、市邮政管理局等发起“2019爱心校服漂流”项目,已进入到运输阶段。

10月8日下午1点多,两辆大货车在一辆小车的押运下,满载着上海大小志愿者的对云南学生的捐赠物资和爱心,前往云南麻栗坡、石屏等地。

“上海——云南”航程开启。2天2夜,近48小时的奋战,穿越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广西,行驶了2700公里后,于10月10日下午进入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把第一批物资送达大坪镇的大坪小学。

爱心专车车队共有三辆车,两辆装载爱心校服和物资的大货车,每辆货车上两名驾驶员轮流开车运输,张志勇老师和他的两位战友开小车押运。

虽然记者一再请求张老师住宿后再赶路,但为了能让校服尽快抵达云南,张老师和车队还是坚持把专车开成了“爱心校服直达车”。他说:“请放心,这次行程,和我同车的两位志愿者是我的战友,都是有着30年驾龄的资深驾驶员。我们会注意安全,到了石屏再好好休整。”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

终于,在10月9日下午3点,我们收到张老师的微信,车队已经抵达广西南宁,距离云南首站麻栗坡还有700公里。不远了!

10月9日下午3:32

张志勇老师发来微信:

“前面就是南宁了,今晚12点预计可以到麻栗坡,目前距离麻栗坡还有700公里。到了之后,明天卸下第一批爱心物资,然后赶往石屏。”行驶在**高速路上**段,两旁已经从上海的高楼,浙江清秀的山水,转变为祖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喀斯特地貌,一座座峰林在高速路两边错落排开,不断飞向后方。

10月9日傍晚7:08

“我们一个开车,一个看前方,一个领航看导航指挥,配合默契的三人作战小分队。”夜色中,张志勇老师还保持着幽默。他们仍旧在高速上飞驰,距离麻栗坡越来越近。

10月9日夜里10:26

“我们还有100公里,就要到麻栗坡了。”

100公里,货车走高速,通常需要一个半小时。但是下了高速,进入麻栗坡,路不容易开。只是,我们谁都没有想到,会那么难开。

10月9日夜里11:28

“我们最多一个小时可以到,到了以后,会找个地方吃点东西,然后休息,明天白天卸货。刹车坏了?……”

听到张老师最后一句话是对同伴说的,记者非常着急,询问后,隔了几分钟,张老师发来信息:“虚惊一场,刹车没有坏,因为路太难走,刚才遇到一个大坑,我们以为刹车失灵了。”

这100多公里,整整开了将近5个小时,泥泞小道速度上不去,大货车根本没法开,只能掉头重新回到高速路上,再往前行驶到文山县的出口,绕道而行。

10月10日凌晨3:21

“总算到了。这路确实难开。我们到了麻粟坡,然后转山镇到海拔1600米高度的乡镇小学,从县城到学校的三十来公里路程,全程爬坡,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又开了1个多小时。”

看到这条信息,真是欣喜又感动,张志勇老师这一行9位志愿者,就像战士一样排除万难,只为能把上海大小志愿者们的爱心在第一时间送达云南的孩子们手中。在他们眼里,每一件校服背后,就是一个上海孩子的纯真爱心,每一箱的物资,代表着许多志愿者的真诚祝福。“大家捐赠热情那么高,我们运送不能有片刻停留,要把这份爱心热乎乎地传递到云南有需要的孩子们手中。”张老师的话让人动容。

到了麻栗坡,终于能吃上一顿安心饭,睡个安稳觉了,下午1点多,文山州麻栗坡县大坪镇大坪小学的操场上,开始第一批爱心校服和爱心物资的卸货。

由于大坪小学位于山上,大车无法进入,物资就卸在麻栗坡县城公路边的空地上,由学校老师用小型交通工具运上山。

10月10日下午5点多,车队继续向西向南,前往红河州石屏县、普洱市澜沧县糯福乡等地,那里有多所乡村小学等待着这一批物资。

上海广播记者将在石屏和张志勇老师团队会合,并跟踪报道捐赠情况。

来源:直通990

编辑:肖波 燕琪

责编:赵路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