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消費內參第528期文章

新消費導讀

實話說,這是一篇臨時興起寫的文章,原因是我今天原定寫到一半的一篇文章,我突然就不想寫該篇文章了。

我自己有一種很強烈的知覺,我自己寫的不暢快,不開心,不下筆如有神的文章,一般來說,都沒什麼閱讀量,也沒有什麼有價值的內容,與此這樣,那我就還不如不寫了。

我雖然平時看起來非常的懶惰,但是對於寫文章的自律性還是非常高的,無論多麼忙碌,我都要求一週最低有兩到三篇原創文章的產出。

所以前一段時間,有一位朋友問我,你是怎麼保證這麼高原創產出的。

我說是因爲貧窮,確實是內心實話,但凡我已經比較富有了,身價幾個億了,我是不太願意再去寫文的,畢竟那個時候調動資源的方式肯定比寫文這種方式要多。

這大概就是我寫文章的題外話了。我之所以要寫這篇文章動機是,總有人說我消費研究的比較深,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尤其是我最近兩年寫了近100萬字消費研究的文章,肯定是有什麼研究消費的方法論的。

而且經常有大量的人要來約我聊一聊,主要是聊我對行業的趨勢(當然從來沒人付給我諮詢費,不像定位那幫兄弟,諮詢一次就收費千萬,實話說我很眼饞)。

我一般回答就是我寫文章沒有什麼神奇的,研究行業趨勢也沒有神奇的,既然你們天天來問我,我不如把我平時哪篇一丁點的小感想,研究方法都公開出來,保證毫無保留。以下是最有價值的正文部分!文章保證不囉嗦,直接上方法論。

本文大約需要25分鐘閱讀,讀完以後你將感覺賺到了10萬塊錢!

01

我是怎麼認識那麼多消費品牌的?

我每次說我比較笨,很多人都不信,沒有謙虛的說,我屬於又笨還不勤奮的類型。

很多時候我動手能力其實都比較差,所有老經常說要去自己開個店,自己去實踐下,結果都會發現無疾而終,因爲比較懶。

所以既然動手能力比較差,我要不就去寫文章,這樣就不用讓我自己去實踐中開個餐廳了,加上我確實對這些比較感興趣,所以這讓我走上了寫字這條不歸之路,從此不能自拔。

好的,前面都是廢話。下面只說一個大家經常問我的問題,我是怎麼了解到有這麼多品牌的?我一般有以下幾種有效的方法:

1 地推尋找。

我以前在美團做過地推銷售,最開始找不到客戶的時候,我特別慘,第一個月做銷售只做了兩萬多塊錢的業績,唯一一個單子還是美團兄弟怕我業績不達標被開掉從後臺系統給我的,我清楚記得是一個烤肉客戶。

後來我特別害怕無法做一個好銷售,所以美團的銷售們告訴我想要有好業績,就需要多拜訪,多找客戶,然後我就在大衆點評庫裏,拉出名單,從每個品類排名第一的客戶開始打起,我沒吹牛的說,我一直打電話打到我可以知道大衆點評餐飲商家每個品類排名前100的客戶,多犄角嘎達商家我都去過。

我現在做夢都還能記得蜀九香,皇城老媽這些商家,做印度菜的印度菜菜,棒約翰,四海一家,這些餐飲商家的名字以及品類特性可以說倒背如流,所以這讓我進入到行業養成了一個地推的習慣。

我每次想了解一個行業,首先第一件事是拉一個清單,拉出來清單以後沒有別的辦法,依次每個都去拜訪一圈,所以大家會發現我經常一個行業一口氣找朋友介紹幾十個品牌,介紹完了,挨個排在自己日程表去拜訪請教交流,一段時間下來,你累積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同時我會保留一個習慣,我每次拜訪一個聊的不錯的人,都會讓他介紹他的投資人,或者頭部客戶給我認識,這樣一次拜訪,你其實至少可以認識三個人,這樣你認識的人會越來越多。

2 看廣告

我有個奇葩的職業習慣,別人都愛在地鐵裏刷手機,我特別愛在地鐵裏看廣告,我不光看地鐵裏看廣告,我還喜歡看分衆廣告,看所有的廣告。

其實很多人都不會刻意訓練自己去看廣告,但對於我而言,看廣告是一種職業慣性和一種很爽的信息獲取方式,通過看最近哪些拼皮在打廣告,你其實可以掌握第一手行業趨勢動向,所以地鐵上刷的廣告。

還是一般廣告牌廣告,還是各種招牌廣告,還是分衆最近最熱最火的廣告,我都會去看,一旦是我沒聽過的廣告和公司,我回來以後就會去百度,同時找各種渠道去認識創始人。

3 掃大街

請不要誤會,這個掃大街不是真的去掃大街,而是通過走路逛街的方式去尋找各種品牌。

我經常去上海,杭州這些城市,每次我給自己訂酒店,我都會選擇當地最繁華靠近商業中心市中心。

然後就開始步行,沿着一條街走去把所有視線內能看到的品牌,覺得不錯的品牌都通過拍照的方式記下來,這樣就有了一個基礎品牌數據庫。

與掃大街類似,我感覺是男生裏少有熱愛去逛街的人,北京幾乎每個商業地產我都去過,,我會把商業地產裏的品牌都全部看光。

受限於經費緊張,還沒有能做到把中國主流商業城市商業地產裏的品牌全部去看一遍,如果有足夠的金錢和時間我是很樂意去做這件事的。

4 看融資快報。

我的手機裏訂閱了很多媒體融資數據信息,每當有新的融資消息批露出來,我就立刻找到投資機構,馬上聯繫跟消費品牌相關的創始人,拉羣去做採訪或者去聊一聊。

5 關注垂直行業媒體,訂閱專業垂直媒體

每一個細分行業都有行業會議和垂直行業媒體,我到今天都有一個習慣,每個行業的人辦的行業會議,邀請的嘉賓,我都會整理到我的列表名單裏,然後就變成我的資源數據庫。

每一個垂直行業媒體採訪對象也是我的數據資源庫,我會翻遍對方曾經採訪到的所有的人,然後依次採用公衆號留言採用朋友介紹,朋友圈搜索去找到這些人。

6 把中國、美國、日本消費類上市公司都整理出來

整理出來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尋找到該公司報道案例以及該公司的上市招股書,我電腦裏下了幾乎中國所有上市消費品公司的招股書,裏面大部分我都看過。

7 每隔一段時間問問朋友和投資機構有沒有什麼見過的人

由於前面你已經建立了很多關鍵人的節點,所以每個月又可以新增認識不少朋友。

8 看大衆點評和天貓、京東以及各種公衆號電商推廣的品牌

這個就不認真仔細的介紹了。

9 逛行業展會挨個找人換名片

這也是一個放下自尊心,不面子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帶着名片去會場就可以完成的工作。

02

如何跟行業裏面的人聊天以及找到關鍵人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分爲兩個部分。我先講第一個部分,我是如何認識這麼多行業裏的人的。

1 帶給對方價值感

實話說,我是一個社交恐懼症患者,其實天然是不適合幹社交類型工作的,因爲不太喜歡認識太多人,有時候別人加我了,我還不太樂意跟人講話,因爲有時候感覺信息交流密度和價值感很低,尤其是反感加了我就想說交流交流的。

我爲什麼會說到這一點呢,是因爲如果你想真的跟別人之間形成強有力的連接,你這麼說會顯得自己很幼稚。

因爲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有義務要跟你交流的,第一他人的時間非常寶貴,你一個陌生人要跟別人交流,實際是在佔便宜,別人通過努力得來的行業認知,爲什麼要告訴給你一個陌生人?

其次,大家都很忙碌,你想交流是你的需求,並不是別人的需求,所以,經常有人加我說交流,我就都很奇怪,我爲什麼要跟你交流,你能帶給我什麼,我的知識和趨勢理解爲什麼要告訴你?

所以,我講這麼大一段,只是想說出認識行業裏的人第一個準則就是,首先想想我可以給別人帶來什麼價值,如果我想不到,我一般不會輕易打擾別人,我希望我有價值理解他人需求和立場以後再去與別人連接。

所以你自身認知不夠,沒有價值觀,別人是不願意跟你認識的,所以我寫文章有個好處,跟我聊聊,最差我的認知也可以交換一點別人的認知。

想要認識更多人,第一件事就是要帶給對方更多價值感,花心思去了解對方。知道你有什麼可以給對方交換的價值,再去找別人聊聊。

2 善於利用搜索工具

我的朋友圈基本是我找人的寶庫,我現在找人都是在朋友圈裏找。每次我想找一個人或者一個品牌名字,我都在朋友圈裏去找人,我通過朋友圈檢索,都能找到與這個人有關聯的人。

當然,設置主題去找人是很重要的,比如我最近一段時間要去找美業的人,我就會以做一個會議的方式,讓大家在朋友圈給我推薦人,每次一個主題,一個主題去攻克,我就集少成多了。

3 認識節點

我經常最喜歡提到的一個詞彙,就是節點理論,你想認識別人,就要用好節點理論。這個世界上從事節點工作的就幾大類別:

A 行業媒體記者以及行業協會

找到這一個類別的人,只需要認識行業的媒體以及行業協會里的人,我每次新進入一個領域就先結交這個行業裏的老大哥

B 某些to B服務商

一般一些to B服務商也積累了大量的行業人脈和客戶,特別典型的是公關公司,設計諮詢公司,投資公司,展會公司

C 小圈子裏的KOL

對某個細分領域有獨特見解,獨特研究的人,他們作爲行業專家一般都認識大量行業裏的人

接下來會講怎麼跟行業裏的人聊天。這也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很多人其實根本不知道怎麼跟行業裏的人聊天,問不到核心問題。

早年我做記者的時候,不太喜歡跟一些其他媒體記者朋友一起交流,因爲總有媒體記者會問BAT抄襲你這種大而全的問題,而我交流問問題總是把握幾個原則:

1 空杯未知小白心態

事前我可能其實瞭解過一些行業的背景,以及創始人的簡單經歷,但是我每次還是會像小白一樣,好奇心驅使去聊話題。

千萬不要有一種所有媒體都寫過了,沒什麼可以聊的心理,你不是爲了寫作而聊天,而是你要新認識一個朋友,既然你是新認識一個朋友,你最關心的是什麼?當然是他全部好奇的地方。

2 創始人視角看待問題

有時候跟行業裏的人交流不深入,很多時候都是因爲不站在一個創始人視角去關心問題,所以這麼多年來,我每次見到一些創始人,都會問他們一些問題就是他們到底真正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站在他們關心的立場去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往往能問出一些真問題。

3 多問爲什麼

很多人會很覺得我寫了一句廢話,其實不盡然,我以前答高考歷史題的時候,有一個方法,寫一個答案,一般寫是什麼,爲什麼,怎麼做。

所以我跟創始人聊天,大部分都會問,你是誰,這裏麪包含過去的經歷,經驗,方法論。接着會問爲什麼是你,以及你到底上怎麼做的,反而是一些熱門的談論的話題我不會去聊

4 聊天要學會驗證他人說法

每次交流以後,我都會整理成文字,文章,其中一些有意思的框架和結論,我會等到下次碰到另外一個創始人以後去求證論點,然後通過反覆思辨,最終得到一個相對靠譜的結論。

5 在聊天中快速幫助他人匹配資源

這也是一個聊天重要方式,也是打開局面拉近距離的方式。曾經我還在美團做銷售的時候,我做過兩件事來幫助我快速打開局面:

有一次,我去見一個傳統的火鍋店老闆,這個老闆不想給我談生意,我進店的時候看到他的門頭有一個加盟電話,我大概猜測老闆想要放更多加盟店,所以我進去說明來意,老闆不太理我,我就跟老闆說,你們是不是想要放加盟店,老闆說是的。我說我懂加盟要怎麼做,首先要做標準加盟手冊,你們需要做加盟手冊。

老闆一下子來精神了,我回去以後,就着手給老闆做加盟標準體系,我上網查資料,後來這個老闆成爲了我很好的朋友。

我當時還有一個客戶,也是一直不理我,不想跟我做生意,我後來瞭解到他們服務員人手不夠,我就自己去校園裏給他們去發傳單招聘兼職,後來老闆知道我這麼幫他,就跟我做了生意。

我舉上面兩個例子都是想說明,當你想跟別人深入聊天的時候,時時刻刻應該在心裏想着有什麼可以幫助他人的。這些方法都可以幫助你,跟別人更好的聊天交流

03

常用的幾種行業研究法

好了前面都是講的是,你怎麼認識人,以及跟人聊天獲得信息,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幾種我研究產業裏常用的一些方法:

1 產業鏈研究法

這是我最推崇的研究方法之一。每次有人來跟我請教怎麼研究消費行業,我讓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一個細分行業。

比如以養豬行業來說,養豬會分爲產業鏈上游,中游,下游,你找到一個產業鏈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去畫產業圖譜,以及整理資本重點投資的領域,以及有沒有上市公司。

先把這些找到以後,下一步就是把結構圖仔細認真的畫出來,然後分別去用百度查找每個環節相關的知識,這樣看下李一遍,基本就對行業有了比較粗略的瞭解。

如果做的更認真詳細,還可以做實地調查研究,比如去圈出產業鏈最重要的人,去約訪談聊天,幾個環節下來基本就能對行業有非常深刻的認知了。

需要注意的是,一段時間最好只研究一個細分領域就好,某幾個月專注聚焦在小的細分領域突破它,你突破一個之後再去突破第二個細分領域。

2 上市公司研究法

一個國家的上市公司,都是產業裏的絕對龍頭,其上市招股書,更是產業研究的至尊寶典。

我一般會把中美上市公司招股書找到,打印出來,有時候會隨身攜帶,然後有時間就做筆記看看他的財務結構,商業模式介紹。

證監會經常有新上市公司,我都是第一時間下載招股書收藏觀看,裏面真是有大量行業祕密和精華,基本看幾本就對產業研究有了深刻的認識。

3 明星公司案例研究法

我會經常看美國新崛起的一些消費類明星公司,看看這些模式到底是怎麼運作的以及獨特的地方在哪裏。

反覆看創始人深度方法對這件事的闡述理解。

4 讀書研究法

還有就是讀消費品類知名公司傳記,比如寶潔、可口可樂、711、優衣庫都有大量研究書籍和傳記,有些寫的比較好,有些寫的比較一般,需要自己有火眼去篩選,這裏爲了防止大家說我打廣告,我就不一一推薦書單了。

另外就是讀營銷類書籍,我首先推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的營銷管理一書,值得反覆看很多遍的優秀書籍。

5 實地考察研究法

這個是我最爲推薦的,沒有什麼比自己去體驗考察最好了,所以我一有時間就去明星公司的門店裏去觀察他們的陳列,擺設,數人頭,看人流,觀察目標客戶。

我曾經連續去過某公司一個月,天天跟服務員客人聊天,這樣的方法是最有效快速瞭解行業的最好方法。

這裏的很多訣竅我可以以後再慢慢跟大家交流。

6 寫作研究法

別笑,這是真的有效的一種方法,當你花了大量時間研究探索,你還要學會寫下來,只有通過寫才能知道你自己知識盲點。

每次設定一個主題,以寫作輸出作爲一種目的,然後建立寫作知識的框架,以寫爲倒推,來去看看自己知識研究的盲點到底在哪裏。

好了,以上就是龍貓君分享的我研究消費的一些基礎方法,由於龍貓君希望能繼續有更多資本去考察,也爲了滿足更多與龍貓君交流的機會,但又不讓我覺得毫無價值獲得感,龍貓君決定推出一個付費交流服務:

1 與龍貓君面對面交流行業以及商業機會1小時。 5000元每小時每人(我會挑選交流對象和時間)

2 想請龍貓君給你的企業講授品牌、營銷、媒體傳播。消費升級重做法則,1000個行業商業研究案例 50000元每場(不還價,不接受試講)

3 想請龍貓君給你的企業開診斷會,提供戰略諮詢與顧問。品牌起名、融資與行業大咖資源介紹服務 25萬-50萬每年。

——— e n 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