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漢學實踐局YOYO說節目。今天想和你聊的話題是:日本人眼中的中國和日本的區別。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日本人來到中國工作、旅遊、生活,他們中有些人長期留在了中國。中國不僅和日本的距離很近,而且曾經日本的都城京都也是仿造中國的西安而建的,日本的語言文字也是源於中國的漢字。雖然有諸多相似的地方,但從文化層面講,中國和日本還是有很多區別的。這一點對於來過中國的日本人和去過日本的中國人來說感觸應該很深吧。今天我們來看看在日本人眼中,中國和日本有哪些差異。

競爭激烈

中國有13.75億人口(2015年數據),而日本人口爲1.27億(2016年數據),單從人口數量上看,在十幾億人的環境下生存,壓力自然小不了,競爭也就可想而知的激烈了。這樣的競爭環境對於日本人來講是“難以想象”的。比如中國的小孩子,從小就要競爭,無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在課外的興趣愛好班,都要比“別人家的孩子”強。雖然日本的學生也會有升學的壓力、找工作的壓力,但比起每天除了學習就沒有其他任務的中國學生,他們的競爭壓力和緊迫感就小得多了。

閒暇時間外出的人多

閒暇時間指,早上上班之前的清晨,以及晚上下班之後的黃昏至深夜的時間。在中國,很多人會利用這段時間到戶外活動,比如早起晨練、晚上夜跑、跳廣場舞、公園散步等。這點和日本不同,在日本除了特別喜歡散步的大爺大媽或者是正在減肥的人之外,很少有人在閒暇時間出門,大多都喜歡宅在家裏看電視、看書。尤其到了冬天,天氣寒冷,出門的人就更少了。可中國不同,即便是嚴寒的冬天也凍不住人們外出散步的熱情。

多喝熱水

“多喝熱水”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好用,生病、心情不好、女孩子生理期、養生,各個方面都用得到。即便是夏天也喜歡喝熱水。這一點,日本人和中國人的習慣就截然相反,日本人喜歡喝冰水。在日本可以直接飲用自來水,而且日本人覺得要在自來水裏加入冰塊之後纔好喝。雖然在飯店喫飯時如果提出想喝熱茶是可以被滿足的,但還是有不少飯店即便在冬天,也只供應冰水,而且是加了冰塊的哦!

喜歡嘗試新科技

可能是因爲人口基數大的原因,也可能是中國人對於新生事物天然的好奇心,新科技在中國往往有着很好的發展空間,至少,很多人願意做第一個喫螃蟹的人。比如平衡車就是尤其讓日本人感到驚訝的。雖然平衡車的技術在日本也有,但在街道上幾乎看不到有人操作平衡車上路的身影。在中國則不同,平衡車剛剛問世時就有不少人嚐了鮮。現在上下班的路上依然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平衡車穿梭。而日本就比較慢熱,對於新科技,人們大都抱着觀望的態度,接受起來很需要時間。

有很多半裸的大叔

今年的夏天特別熱,上海在7月一整月幾乎持續高溫不下,很多人窩在空調房間不願出門。在如此炎熱的季節,傍晚散步會經常能見到上半身一絲不掛的大叔們。在日本的市區,基本不會出現半裸出街的大叔(鄉村或許會有)。就算天氣再炎熱,上班族也依然西裝革履、一絲不苟。下班後也會換上日常的休閒服飾,不會光着上身出門的。說到西裝,不得不提兩國的又一區別。

西裝革履的人不多

除非是參加重要場合、重要會議,在平時,無論男女,上班族穿西裝的概率都不高。雖說是有些企業中沒有特別的規定上班必須穿什麼樣的服裝,就上班族本身來說也沒有必須穿正式服裝上班的意識。原則上講只要着裝整潔、不過分暴露就可以了。而在日本,大多數上班族都是深色西裝,女士是OL風的裝束。不妨感受一下中國和日本上下班的高峯時刻,對這一點的體會特別深。

黃色笑話NG

中國人普遍是保守的個性,在日常交流中很少涉及黃色笑話,尤其是和相處不久,相互不太瞭解的朋友之間更是會避免這種容易陷入尷尬的話題。而在日本,黃色笑話並不是談話的禁區,即便自己不講,聽朋友們講也不是一件很尷尬的事。尤其是年輕人之間開玩笑時會出現黃色笑話。這點也是中國和日本文化上的不同之處。

行李安檢

在中國乘坐火車、地鐵、參觀展覽、遊覽景點時都要對行李做安全檢查。這點和日本不同,在日本的地鐵站是沒有安檢的,乘坐新幹線也不需要安檢。只有坐飛機時是必須安檢的,其他場合則極少需要安檢。

這些是在中國生活的日本人感受到的中日兩國文化上的差異,你去其他國家的時候感受到了哪些和本國文化上的不同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