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陰元君又叫太陰星君,在民間俗稱爲月神、月光娘娘、月姑等,道教的神仙體系裏全稱爲“太陰元君孝道明王靈寶淨明黃素天尊”。根據道教典籍《洞淵集》記載,太陰星君是月宮的太陰之精,下管五嶽、四瀆、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並酆都羅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詣陰宮死籍,月魄常泛十華之彩,光瑩萬國,月名結璘。

中秋節逐漸臨近了,它是一個團圓的日子,在此期間人們談論最多的可能都是與月亮有關的事情,人們對月亮的崇拜由來已久,在原始社會時,每到夜裏四處一片漆黑,是月亮給予大地的光明,又因爲月光的陰柔和朦朧,這也是一種女性的象徵。

《說文解字》中對月亮是這麼解釋的:“月,闕也。太陰之精。象形。凡月之屬皆從月。”由於古人對自然萬物的崇拜,因此也將月亮神化爲一個仙居之地,更有像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神話傳說故事。而道教則是在原始神仙信仰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裏也有山川河嶽、日月星辰等神格化的神明,那麼誰纔是掌管月宮的神仙呢?

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在民間婦孺皆知,后羿天生神力,曾經爲了民間百姓的疾苦射落了天上的九個太陽。一次後羿在山中狩獵時,在一顆月桂樹下邂逅了嫦娥,嫦娥長得美貌無比,乃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嚳的女兒,后羿對她一見傾心,之後二人結爲夫妻。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後集》有姮娥的記載:“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妻嫦娥竊而服之,奔月宮。”后羿在西方崑崙山的女神西王母那裏得到了一顆不死靈藥,這位西王母不簡單,她是道教的女仙之首,民間證道成仙的女子在升入天庭時首先要到西王母這裏拜謁,她也被道教賦予了長壽之神的尊稱,並且還有賜福、賜子、化險消災等神職。因此這顆不死藥非常珍貴,后羿將它交於嫦娥保管,有位叫做逢蒙的弟子聽聞此事,想把仙藥據爲己有,便去搶奪,嫦娥萬般無奈之下只有服下它,喫了仙藥的嫦娥身體變輕,飛到了月宮,變成了月宮仙子。

在道教的神話傳說裏,月宮中的女神仙不僅僅只有嫦娥仙子,還有一位在道教神仙體系中地位崇高的太陰星君。太陰元君又叫太陰星君,在民間俗稱爲月神、月光娘娘、月姑等,道教的神仙體系裏全稱爲“太陰元君孝道明王靈寶淨明黃素天尊”。屬於道教神仙天團九曜星君之一,九曜星君分別指的是在古代漢民族神話傳說的七曜(即太陽星君、太陰星君、水德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金德星君、土德星君)基礎上加上唐朝開元年間自印度傳入我國的計都星君和羅睺星君構成的九曜。

根據道教典籍《洞淵集》記載,太陰星君是月宮的太陰之精,下管五嶽、四瀆、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並酆都羅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詣陰宮死籍,月魄常泛十華之彩,光瑩萬國,月名結璘。從這裏我們發現,太陰元君不僅僅是掌管月宮,同時還管轄世間的山川河嶽,同時還管理着冥界的官吏,由此可見其地位相當之高。

嫦娥仙女只是從凡間飛昇到月宮的“仙”,而太陰元君則是有神職的先天神,道教的“神”與“仙”是兩種不同的神明,“神”一般都有神職在身,所以太陰元君纔是月宮中的“女主人”。

本期就爲大家介紹到這裏,瞭解更多的道教文化知識,歡迎大家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