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歷史上並沒有“一字並肩王”這麼一個封號,這種個說法只是戲劇和小說中中二化的演繹,相當於網絡小說中懟天懟地的龍傲天設定。但是到了其他名不見經傳的兒子,封號都是兩個字,比如楚哀王、江安王之類。

“一字並肩王”這個稱呼聽起來牛氣十足,大抵意思是,只要被封爲一字並肩王,那就相當於和皇帝共享天下。最著名的一字並肩王就是小說和電視劇中的薛仁貴,還有《隋唐演義》中的羅成。然而如果現實中有人被封爲一字並肩王,那他離掉腦袋也不遠了。

被調侃爲“篡權預備役”的一字並肩王到底是個什麼職位?

其實歷史上並沒有“一字並肩王”這麼一個封號,這種個說法只是戲劇和小說中中二化的演繹,相當於網絡小說中懟天懟地的龍傲天設定。簡單解釋一下,“一字並肩王”就是封號是一個字、權勢極大的王。

就拿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兒子們來說,李世民的封號是秦王,李元吉的封號是齊王;但是到了其他名不見經傳的兒子,封號都是兩個字,比如楚哀王、江安王之類。這並不是因爲單字封號不夠用了,而完全是看菜下碟。

貴族封王的傳統大致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的封號大多是按照封地名稱起的。但是由於各封地強弱不同,這些封號漸漸就有了高低貴賤之分。

最強悍的要數晉王、秦王、齊王和楚王,當時的霸主基本成了這四家的流動紅旗。而燕、宋、越等封號就明顯要弱得多。

而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的封號也是受到了這種傳統的影響。李世民和李元吉在唐朝建國時軍功顯赫,所以這兩個代表硬實力的稱號自然就歸他們所有。其他沒有軍功或者出生晚、沒有趕上好時候的兒子,封號就比較隨便了。

但同樣封的是王,封號字數也代表着品級。一般封號是一個字的,是親王和國王級別;兩個字就次一等,爲郡王;再往下就是公、侯、伯、子、男。皇帝的兒子近水樓臺先得月,除了皇帝兒子特別多或者皇子表現特別差,最次也能混個郡王。

將軍大臣們想要像小說裏那樣混到異姓王的位置,是相當不容易的。皇族以外混到伯、侯都算燒高香了,而“批發”國公一般都是安撫開國功臣的時候。比如唐朝正史記載的國公約60個,一大半都是李淵、李世民封的。

所以可想而知,朝臣和將軍想要被封爲一字的親王有多不容易。最早封賞功臣一字王的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韓信就曾被封爲齊王。但是劉邦寶座坐穩了就後悔了,開始大規模剪除異姓王。而後世除了皇帝昏庸、奸佞橫行,很少再有異姓一字王出現,就連兩個字的郡王也大多是死後追封的。

一字王、二字王之所以被稱爲篡權預備役,也是歷朝皇帝血的教訓。西漢有皇族親王們的七王之亂,西晉有司馬皇室內鬥的八王之亂。

被康熙平定的三藩之亂,其實也是藩王造反,吳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當時分別被封爲平西王、平南王和靖南王。

正史中並沒有出現“一字並肩王”這樣的稱號。唐昭宗爲了安撫安史之亂中的功臣,討好各方勢力加封了不少異姓王,直接導致唐朝後期軍閥壯大。而明末朝政昏聵,雖然異姓王遍地走,但是這些封號都並不被認可。

事實上具有“一字並肩王”實力的,比如魏末司馬昭和東晉王導,他們卻並沒有封王。司馬昭在魏國時官至大將軍,後來他殺死魏帝曹髦篡位登基。

王導雖然沒有竊國,但是也在歷史上留下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典故,有了與東晉皇帝“並肩”的實力。而王導自始至終在侍中、司空、太保等官職上徘徊,也並沒有封王拜侯。

相關文章